第1题:
某有二子张松、张柏,张某于1996年立下遗嘱将其全部财产留给张松。张某于2004年4月死亡。经查,张某立遗嘱时张松17岁,张柏14岁,现张松、张柏均已工作。张某的遗产应如何处理?()
A.张松、张柏各得二分之一
B.张松得三分之二,张柏得三分之一
C.张松获得全部遗产
D.张柏获得全部遗产
第2题:
张某为其母庆祝过80大寿,其好友著名画家刘某前来恭贺。席间,宾主尽欢,刘某为张某之母即兴创作一幅《松鹤延年》,并作为贺礼赠与张某。张某十分欣赏此画,故将《松鹤延年》装裱后嵌于其院中的影壁中。一日,孙某和陈某路过张某院子看见《松鹤延年》后亦欣赏有加,故用手机拍下。并且,陈某将所拍到的《松鹤延年》收录在自己的《名人画集》中出版发行。据此,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张某有权将《松鹤延年》装裱并嵌在院中的影壁中
B.张某享有《松鹤延年》所有权,但是《松鹤延年》的著作权仍然归属于刘某
C.孙某的行为侵犯了刘某的著作权
D.陈某的行为侵犯了刘某的著作权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刘寡妇于2012年1月12日溘然离去,留下一对玉手镯,其女儿张某作为唯一亲人在13日清理其遗物时才发现这一对手镯。张某于14日将手镯卖给侯某,但暂时借用三天,侯某表示同意。15日,张某又以合理价格将手镯卖给不知情陈某,并交付给陈某。16日,张某又与丁某签订买卖合同,但谎称手镯暂借于陈某,愿将对陈某的返还请求权让与丁某,作为交付,转移所有权,丁某欣然允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第7题:
陈某(19周岁)和黄某(14周岁)合谋对张某实施盗窃。陈某站在张某身边进行掩护,黄某从张某裤兜内窃得2000元。张某发现后将黄某抓住要将其扭送公安派出所。陈某、黄某为脱身,拔刀将张某刺倒,致其死亡。对陈某、黄某二人的认定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8题:
以下情形中,如房产共有人对房产共有方式未经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则默认为“按份共有”()
第9题:
简要案情:张某(男,18岁)要求刘某(男,18岁)为其在盗窃时望风,刘某同意。某日晚,二人按约定前往万某家,刘某在门外望风,张某撬锁进入万某家后,见万某一人在家熟睡,便在客厅内搜寻财物,万某被惊醒后与张某搏斗,张某暴力制服万某后迫使万某交出1万元现金。张某得逞后将万某打昏,出门与望风的刘某逃跑。事后张某分给刘某3000元钱。对张某、刘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张某、刘某二人的行为是否属于共同犯罪?请说明理由。
第10题:
甲公司
张某
刘某和张某
张某、刘某和陈某
第11题:
孙某应分担一半的配种费
张某无权要求分割奶牛
孙某无权要求陈某再向自己支付一半的赔偿款
赵某无权要求孙某赔偿
第12题:
陈某存在过失,应当赔偿
陈某无意为之,属于意外事故
陈某不慎摔坏,不用承担赔偿责任
只要陈某不是故意的就不应该承担责任
第13题:
陈兴夫妇在儿子陈华周岁生日时到红星照相馆为儿子拍照纪念,摄影师刘某翻拍了陈华的底片,后将其卖给个体户张某做挂历用。张某又将该底片卖给兰星香皂厂作婴儿香皂广告之用。问:在本案中,侵害陈华肖像权的侵权人是谁?( )
A.刘某和张某,不包括兰星香皂厂
B.张某和兰星香皂厂,不包括刘某
C.刘某和兰星香皂厂,不包括张某
D.刘某、张某和兰星香皂厂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张某送给刘某一辆汽车,己经办了手续,下列错误的观点有()。
A刘某因紧急避险使张某受重伤,张某可以撤销赠与
B刘某因正当防卫使张某受重伤,张某可以撤销赠与
C刘某揭发张某的犯罪行为,张某锒铛入狱,张某可以撤销赠与
D刘某把张某打成植物人,张某可撤销赠与
第18题:
当“如果张某不是本案罪犯,那么刘某就是本案罪犯”为假时,下列判断中为真的是()。
第19题:
甲公司为攻克某项技术难关,成立了以张某为核心的技术工程小组。在该小组中,刘某负责购买原材料,陈某负责后勤服务工作,张某攻克了该技术难题,并发明了该产品的制造办法。现问:谁为该产品制造办法的发明人?()
第20题:
陈兴夫妇在儿子陈华周岁生日时到红星照相馆为儿子拍照留念,摄影师刘某翻拍了陈华的底片,后将其卖给个体户张某做挂历用。张某又将该底片卖给兰星香皂厂为广告之用。本题中,侵害陈华肖像权的侵权人是()。
第21题:
张某情急之下,思虑不当,陈某不应当真
张某张贴启事的行为属于悬赏广告,具有约束力C陈某可要求张某给付酬金,这是法律赋予陈某的权利
陈某仅可要求张某支付无因管理行为发生所需要的必要费用
第22题:
可以,张某具有返还原物请求权
可以,此种情况的诉讼时效为3年C不可以,诉讼时效为2年,已超过
不可以,刘某为善意取得
第23题:
刘某明知张某丢失了该品牌手表
陈某与刘某认识
刘某与张某是熟识
该品牌手表市场价值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