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协议合作开发某产品的生产新技术,共享利益。但当乙公司主张申请专利时,甲认为技术还不成熟,一旦公开将丧失其秘密性,故不同意申请。乙公司见此状况遂独自申报专利,但被专利局驳回。
后乙公司与甲公司几经协商,甲公司声明放弃其共有的专利申请权。乙公司再次向专利局申报专利,获得了批准。
乙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约定将该专利由丙公司独家实施,丙公司支付使用费。3个月后,丙公司拒绝向乙公司支付使用费,理由是甲公司也在使用该专利技术。后经调查,丙公司将该专利技术秘密许可丁公司使用。
要求;根据上述事实,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公司不同意申请专利的情况下,乙公司能否独自申请专利权?
(2)在甲公司放弃专利申请权的情况下,乙公司能否独自申请专利权?
(3)乙公司取得专利权后,甲公司能否实施该项专利?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许可合同,许可乙公司独占使用甲公司的“木禾”注册商标,但该合同未进行备案。后乙公司发现丙公司未经许可在相同商品上使用“禾木”商标。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第6题:
案情:甲公司指派员工唐某从事新型灯具的研制开发,唐某于1999年3月完成了一种新型灯具的开发。甲公司对该灯具的技术采取了保密措施,并于2000年5月19日申请发明专利。2001年12月1日,国家专利局公布该发明专利申请,并于2002年8月9日授予甲公司专利权。此前,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00年7月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约定乙公司使用该灯具专利技术4年,每年许可使用费10万元。 2004年3月,甲公司欲以80万元将该专利技术转让给丙公司。唐某、乙公司也想以同等条件购买该专利技术。最终甲公司将该专利出让给了唐某。唐某购得专利后,拟以该灯具专利作价80万元作为出资,设立一家注册资本为300万元的有限责任公司。 2004年12月,有人向专利复审委员会申请宣告该专利无效,理由是丁公司已于1999年12月20日开始生产相同的灯具并在市场上销售,该发明不具有新颖性。经查,丁公司在获悉甲公司开发出新型灯具后,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了甲公司的有关技术资料并一直在生产、销售该新型灯具。 甲公司为何将专利技术出让给唐某?该专利技术转让合同成立后,对甲公司和乙公司之间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效力有何影响?
第7题:
乙认为,大家都是某公司的股东,既然丙可以继续使用,则自己和甲也可以随意使用该专利技术
甲认为,丙无权继续使用该专利技术,如果丙要继续使用该专利则需经公司同意并向公司支付使用费
丙认为,该专利技术本来就是自己的,自己当然可以不经公司同意继续使用
丙认为,甲和乙若要使用该项专利技术,应征得自己的书面同意
第8题:
甲公司有权自己实施该专利技术
甲公司无权要求分享改进的技术
乙公司改进技术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
乙公司改进技术属于违约行为
第9题:
甲公司与专利权人签订独占实施许可合同后,许可其子公司乙公司实施该专利技术
获得强制许可实施权的甲公司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技术
甲公司销售不知道是侵犯他人专利的产品并能证明该产品来源合法
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甲公司未经专利权人的同意而制造其专利药品
第10题:
如甲公司的专利有效,则丙公司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使用甲公司的发明构成侵权
如乙公司在答辩期内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甲公司的专利权无效,则法院应中止诉讼
乙公司如能证明自己在甲公司的专利申请日之前就已制造相同的洗衣机、且仅在原有制造能力范围内继续制造,则不构成侵权
丙公司如能证明自己制造销售的洗衣机在技术上与乙公司于2013年5月开始销售的洗衣机完全相同,法院应认定丙公司的行为不侵权
第11题:
甲侵犯了乙的专利权
丙也侵犯了乙的专利权
丙要继续使用该技术,须向乙支付使用费
甲要为违反权利瑕疵担保责任的行为向乙负赔偿责任
第12题:
因未进行备案,该许可合同不发生效力
乙公司无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丙公司侵权
乙公司可以与甲公司作为共同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丙公司侵权
乙公司可以单独向人民法院起诉丙公司侵权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广州某公司(甲公司)于1999年5月1日向中国专利局提起了“简便快速检测仪”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001年2月10日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权。获得专利权后,甲公司即投入生产,产品上市后受到欢迎。广州另一公司(乙公司)和甲公司有长期的业务关系。2002年1月,乙公司找到甲公司商议有关专利实施许可事宜,甲公司表示同意。随后甲乙两公司就有关专利技术的指导及专利使用费等诸事项达成了口头协议:甲公司只允许乙公司生产其专利产品,乙公司拥有独家生产“简便快速检测仪”的权利,甲公司不能再允许其他方生产其专利产品,乙公司一次性付给甲方专利使用费20万元。2002年2月,甲公司瞒着乙公司又与丙公司签订了书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并向专利局备案。乙公司以甲公司违约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甲公司与丙公司之间签订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是否有效()
第17题:
某公司由甲、乙、丙三个股东共同出资设立,股东丙以一项专利技术出资。丙以专利出资后,自己仍继续使用该专利技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第18题:
乙公司获得的专利使用权是债权,在不通知甲公司的情况下不能直接起诉丙公司
专利无效宣告前,丙公司侵犯了专利实施权中的销售权
如专利无效,则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无效,甲公司应返还专利使用费
法院应中止专利侵权案件的审理
第19题:
甲公司就某项技术获得了发明专利,权利要求书载明的技术特征为A+B+C,A和B为主要技术特征,乙公司生产的产品技术特征为A+B+D,乙公司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
甲公司就某项技术获得了发明专利,与乙公司签订了独占实施许可合同,后丙公司未经许可利用该发明专利制造产品,乙公司有权以自己名义对丙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甲公司未经许可实施乙公司的发明专利,甲公司的赔偿数额应当根据该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
甲公司就某项技术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乙公司未经许可制造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丙公司从乙公司购买该产品并予使用,丙公司构成专利侵权行为
第20题:
驳回丙公司的诉讼请求
判令甲公司支付专利许可使用费
判令甲公司与乙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判令先由甲公司支付专利许可使用费,再由乙公司赔偿甲损失
第21题:
乙公司和丙公司的行为构成了假冒专利行为
乙公司和丙公司的行为构成了专利侵权行为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查封、扣押乙公司和丙公司产品的,应当经人民法院批准
丙公司若能证明其不知道所销售产品为侵权产品,并且是通过合法途径、以合理价格采购了该产品,则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应停止销售
第22题:
甲公司在专利权被授予后应当给予孙某奖励
甲公司自行实施其专利后应当给予孙某报酬
甲公司将专利许可给乙公司后,甲公司应当给予孙某报酬
甲公司将专利许可给乙公司后,乙公司应当给予孙某报酬
第23题:
因该发明为甲入职丙公司后完成,故丙公司享有专利申请权
若丁公司不知道该技术已由丙公司申请专利,无须承担赔偿责任
若丁公司认为该技术属于现有技术,应向人民法院提起专利权无效的反诉
若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对人民法院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不具有溯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