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甲国公司(卖方)与乙国公司订立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FOB价格条件,采用海上运输方式。甲乙两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简称《公约》)缔约国,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货物的风险应自货物交第一承运人时转移
B.因当事人已选择了贸易术语,《公约》整体不再适用该合同
C.甲国公司应在装运港于约定日期或期限内将货物交至船上
D.甲国公司在订立运输合同并装船后应及时通知乙国公司办理保险
第2题:
A.货物的风险应自货物交第一承运人时转移
B.甲国公司应在装运港于约定日期或期限内将货物交至船上
C.甲国公司在订立运输合同并装船后应及时通知乙国公司办理保险
D.因当事人已选择了贸易术语,《公约》整体不再适用该合同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2012年6月2日,中国甲公司与德国乙公司依CIF(汉堡)的价格条件订立了出口一批药品的合同。合同约定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2年6月10日,甲公司将货物交给承运人装船,承运人签发了清洁提单。6月20日,乙公司将尚处于运输途中的货物专卖给意大利丙公司。7月16日,丙公司收货时发现部分货物湿损。经查:该湿损是因船舶在海上与一渔船相撞导致货舱少量进水引起的。中国、德国、和意大利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下列关于本案中货物风险转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第10题:
2011年5月和10月中国甲公司与意大利乙公司分别签订了两份合同,由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售一批食品。合同订立后,甲公司即分别发运了第一批货物的全部及第二批合同项下的部分货物。货物发运后,乙公司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要求变更付款条件为汇付。甲公司表示同意,而乙公司在收货后却借故不支付应付货款。甲公司为避免损失的扩大,在未通知对方的情况下,未发运第二批项下的其他货物。乙公司于是起诉甲公司违约,并提出索赔。依《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哪些?()
第11题:
某国甲公司向中国乙公司出售一批礼品,合同并未规定包装的方式,FOB价格条件,适用2010年《术语解释通则》,后礼品运至中国。依《术语解释通则》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第12题:
营业地在甲国的甲国A公司和营业地在甲国的乙国B公司之间的机电产品买卖合同
营业地在甲国的甲国A公司和营业地在乙国的乙国B公司之间的农产品买卖合同
甲国A公司与乙国B公司关于船舶的买卖合同
甲国A公司与乙国B公司关于货币的买卖合同
第13题:
A、营业地位于甲国的甲国A公司与营业地位于乙国的甲国B公司订立的家用电器的买卖合同
B、甲国A公司与乙国B公司关于股票买卖的合同
C、甲国A公司与乙国B公司关于飞机买卖的合同
D、甲国A公司与乙国B公司关于气垫船买卖的合同
第14题:
营业地在中国的甲公司向营业地在法国的乙公司出口一批货物。乙公司本拟向西班牙转卖该批 货物,但却转售到意大利,且未通知甲公司。意大利丙公司指控该批货物侵犯其专利权。关于甲公司的权利担保责任,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公司应承担依意大利法提出的知识产权主张产生的赔偿责任
B.甲公司应承担依法国法提出的知识产权主张产生的赔偿责任
C.甲公司应担保在全球范围内该批货物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D.甲公司的知识产权担保义务不适用于该批货物依乙公司提供的技术图样生产的情形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中国甲公司与法国乙公司商谈进口特种钢材,乙公司提供了买卖该种钢材的格式合同,两国均为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缔约国。根据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第22题:
甲国和中国均加入了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甲国A公司与中国B公司在双方的一国际贸易买卖合同中选择了2010年通则的FOB术语。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第23题:
甲公司负责签订货物运输合同并支付运费
甲、乙公司的风险承担以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界
如该批设备因未按照同类货物通用方式包装造成损失,应由甲公司承担责任
如该批设备侵犯了第三方在中国的专利权,甲公司对乙公司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