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1日张某被李某打了一顿,张某当时只觉得疼痛,后来由于疼痛难忍,张某于2003年5月1日到医院检查时发现肋骨骨折。2003年5月10日张某找到李某,要求李某赔偿,李某拒绝赔偿。2003年9月10日张某被人绑架,直至2004年1月8日张某才被解救出来。2004年9月5日张某向法院起诉,要求李某赔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张某请求权的20年诉讼时效期间从2003年5月1日起算 B:2003年5月10日张某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断 C:2003年9月10日张某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D:2004年9月5日

题目
2003年4月1日张某被李某打了一顿,张某当时只觉得疼痛,后来由于疼痛难忍,张某于2003年5月1日到医院检查时发现肋骨骨折。2003年5月10日张某找到李某,要求李某赔偿,李某拒绝赔偿。2003年9月10日张某被人绑架,直至2004年1月8日张某才被解救出来。2004年9月5日张某向法院起诉,要求李某赔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张某请求权的20年诉讼时效期间从2003年5月1日起算
B:2003年5月10日张某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断
C:2003年9月10日张某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D:2004年9月5日张某的请求权已经超出诉讼时效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D
解析:
20年诉讼时效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不是从受害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此张某请求权的20年诉讼时效应从2003年4月1日起算,不应当从5月1日起算,所以A选项不正确。2003年5月10日张某要求李某赔偿,即要求李某履行义务,因此诉讼时效期间中断,所以B选项正确。根据《民法通则》第136条第1项的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张某的1年诉讼时效期间应从2003年5月10日开始计算。2003年9月10日张某被人绑架,不能行使请求权,但是2003年9月10日距离2004年5月10日还有8个月,不是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此2003年9月10日不发生诉讼时效的中止,张某被绑架的事实持续存在,直至2003年11月10日仍持续存在,2003年11月11日开始诉讼时效中止,所以C选项不正确。2003年11月11日诉讼时效中止,2004年1月8日张某被解救,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诉讼时效应继续计算,从2004年1月8日起再继续计算6个月,即截至2004年7月8日,张某于2004年9月5日提起诉讼,已经超出诉讼时效期间,所以D选项正确。
更多“2003年4月1日张某被李某打了一顿,张某当时只觉得疼痛,后来由于疼痛难忍,张某于2003年5月1日到医院检查时发现肋骨骨折。2003年5月10日张某找到李某,要求李某赔偿,李某拒绝赔偿。2003年9月10日张某被人绑架,直至2004年1月8日张某才被解救出来。2004年9月5日张某向法院起诉,要求李某赔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2年3月,张某将他与李某共有的一辆汽车出卖得款2万元。李某在外地得知后即来信要求分得1万元,张某未给。2015年1月,李某回到本地再次向张某索要,张某给了1万元。2月,张某得知诉讼日时效已过于是向李某索回1万元,李某拒绝,张起诉至法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判决李某归还张某1万元
    B:驳回张某的起诉
    C:调解由李某归还张某5000元
    D:判决由李某归还张某5000元

    答案:B
    解析:
    诉讼时效届满,并不消灭实体权利。诉讼时效届满,导致权利人的“胜诉权”消失,人民法院不再予以强制保护。但是,权利人基于民事法律关系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实体权利)仍然存在,所以,义务人在诉讼时效届满之后自愿向权利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人仍然有权接受,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 第2题:

    张某向保险公司投保了意外伤害险,受益人是张某的妻子王某。某日深夜张某回家途中遭到李某抢劫,张某奋起反抗,被李某打死,后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保险公司免除赔偿责任
    B.保险公司向王某支付保险金后,有权向李某追偿
    C.保险公司向王某支付保险金后,王某仍有权要求李某赔偿
    D.王某要求李某赔偿后,保险公司免除支付保险金的责任

    答案:C
    解析:
    。考查人身保险合同与保险代为求偿权。法律依据为《保险法》第46条,被保险人因第三者的行为而发生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等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给付保险金后,不享有向第三者追偿的权利,但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仍有权向第三者请求赔偿。

  • 第3题:

    李某是刘某的朋友,某日李某在帮刘某盖房时,不慎将路过的行人张某砸伤,现张某到法院起诉请求赔偿,本案的被告应该是李某。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王某使用其朋友李某的营业执照经营,售出不合格茶杯,碎片划伤消费者张某。张某可向()要求赔偿。

    • A、只能向王某要求赔偿
    • B、只能向李某要求赔偿
    • C、可向王某或李某要求赔偿
    • D、必须同时向王某和李某要求赔偿

    正确答案:C

  • 第5题:

    李某是刘某的朋友,某日李某在帮刘某盖房时,不慎将过路行人张某砸伤。现张某到法院起诉请求赔偿,本案的被告人应当是()

    • A、李某
    • B、李某和刘某
    • C、刘某
    • D、李某或刘某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张某和李某达成收养协议,约定由李某收养张某6岁的孩子小张;任何一方违反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双方办理了登记手续,张某依约向李某支付了10万元。李某收养小张1年后,因小张殴打他人赔偿了1万元,李某要求解除收养协议并要求张某赔偿该1万元。张某同意解除但要求李某返还10万元。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 A、李某、张某不得解除收养关系 
    • B、李某应对张某承担违约责任 
    • C、张某应赔偿李某1万元 
    • D、李某应返还不当得利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李某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投保了车辆责任险。某日其醉酒驾车,将行人张某撞残。张某起诉李某,要求李某承担赔偿责任,李某败诉。保险公司应支付的款项有哪些?()

    • A、保险赔偿金
    • B、诉讼费
    • C、张某伤残鉴定费
    • D、张某的精神损害赔偿

    正确答案:A,B,C

  • 第8题:

    单选题
    张某和李某达成收养协议,约定由李某收养张某6岁的孩子小张。任何一方违反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双方办理了登记手续,张某依约向李某支付了10万元。李某收养小张1年后,因小张殴打他人赔偿了1万元,李某要求解除收养协议并要求张某赔偿该1万元。张某同意解除但要求李某返还10万元。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2014年真题]
    A

    李某、张某不得解除收养关系

    B

    李某应对张某承担违约责任

    C

    张某应赔偿李某1万元

    D

    李某应返还不当得利


    正确答案: A
    解析:
    D项,收养协议解除后,李某收取的10万元丧失了法律依据,因此构成不当得利,应予返还。
    A项,《收养法》第26条第1款规定,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年满10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因此,李某,张某在小张不满10周岁时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
    B项,违约责任调整的是侵犯财产关系应承担的责任,而收养关系属于身份关系,收养协议不适用《合同法》的规定,故不会产生违约责任。
    C项,《收养法》第23条规定,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2条的规定可知,李某在收养小张期间,应尽到生父母养育子女的监护义务,对养子小张的赔偿行为在其无支付能力的情况下予以赔偿,故不得要求张某赔偿李某。

  • 第9题:

    单选题
    王某使用其朋友李某的营业执照经营,售出不合格茶杯,碎片划伤消费者张某。张某可向()要求赔偿。
    A

    只能向王某要求赔偿

    B

    只能向李某要求赔偿

    C

    可向王某或李某要求赔偿

    D

    必须同时向王某和李某要求赔偿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张某与王某同是世纪公司的股东,张某将世纪公司的资产转移至朋友开设的公司,以逃避履行对公司债权人李某的债务。王某虽然明确表示反对,但因其仅是小股东,故未能阻止张某的行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李某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张某对世纪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B

    李某可以要求张某和王某对世纪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王某承担责任之后,可以向张某追偿

    C

    李某可以向世纪公司请求赔偿,世纪公司赔偿后,王某可以请求张某承担赔偿责任

    D

    李某只能向世纪公司请求赔偿,世纪公司赔偿后可以向张某追偿


    正确答案: B,D
    解析:
    AD两项,《公司法》第20条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本题中,张某的行为构成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B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对象仅限于滥用公司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股东,对滥用公司人格的股东提出过反对意见或反对行为的股东不能成为被告。王某仅表示反对,不属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对象,不承担连带责任。
    C项,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第11题:

    多选题
    李某购置一部新车,并向保险公司办理了财产保险,保险价值20万。在保险期间内,李某的车被张某驾驶的卡车撞坏,经交警现场调查,系张某违反交规造成该起事故。这次的事故造成李某损失2万元。下面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

    李某可以选择向张某索赔,也可以选择要求保险公司赔偿

    B

    若保险公司向李某支付了赔偿费,则李某不得再向张某索赔

    C

    若李某放弃了对张某索赔的权利,则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

    D

    若张某向李某支付了赔偿费,则李某仍有权要求保险公司支付赔偿金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如果张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赔偿李某3万元,但张某没有足够的钱赔偿,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可以由张某的叔叔赔偿

    B

    应当由张某的父母赔偿

    C

    必须以张某本人的财产进行赔偿

    D

    李某可以自愿同意张某出狱后赚钱再赔偿


    正确答案: A,B
    解析:
    ABC三项,根据《刑诉解释》第143条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亲友自愿代为赔偿的,应当准许
    D项,根据《刑诉解释》第153条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双方可以达成调解协议

  • 第13题:

    张某为自己的小汽车投保机动车辆损失险,保险合同有效期内,邻居李某倒车时不小心撞到了张某的车,致使其损失2万元。根据保险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张某应要求李某赔偿,在李某无能力赔偿的情况下才能要求保险公司赔偿
    B.张某可以放弃对李某的赔偿请求权,直接要求保险公司赔偿
    C.如果保险公司赔偿了1万元,张某仍可要求李某赔偿1万元
    D.如果李某已经赔偿给张某2万元,张某仍可要求保险公司赔偿

    答案:C
    解析:
    选项A:张某可以要求李某赔偿也可以要求保险公司赔偿;选项B: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的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未赔偿保险金之前,被保险人放弃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的,保险人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选项D:被保险人所得赔偿,不得超过其因保险事故所遭受的实际损失,被保险人不能因保险关系而取得额外收益,所以李某赔偿了2万元之后就不能再要求保险公司赔偿了。

  • 第14题:

    2003年4月1日张某被李某打了一顿,张某当时只觉得疼痛,后来由于疼痛难忍。张某于2003年5月1日到医院检查时发现肋骨骨折,2003年5月10日张某找到李某,要求李某赔偿,李某拒绝赔偿,2003年9月10日张某被人绑架,直至2004年1月8日张某才被解救出来,2004年9月5日张某向法院起诉,要求李某赔偿,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张某请求权的20年诉讼时效期间从2003年5月1日起算
    B.2003年5月10日,张某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断
    C.2004年3月10日,张某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D.2004年9月5日.张某的请求权已经超出诉讼时效

    答案:B,D
    解析:
    《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张某请求权的20年诉讼时效应从2003年4月1日起算,不应当从5月1日起算.所以A选项不正确。 《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所以B选项正确。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张某的1年诉讼时效期间应从2003年5月10日开始计算,2003年9月10日张某被人绑架,不能行使请求权,但是2003年9月10日距离2004年5月10日还有8个月,不是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此2003年9月10日不发生诉讼时效的中止,张某被绑架的事实持续存在.直至2003年11月10日仍持续存在,2003年11月11日开始诉讼时效中止.所以C选项不正确。
    2003年11月11日诉讼时效中止,2004年1月8日张某被解救,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从2004年1月8日起再继续计算6个月,即截至2004年7月8日,张某于2004年9月5日提起诉讼,已经超出诉讼时效期间.所以D选项正确。

  • 第15题:

    张某向李某借款,以自己所有的房屋作抵押,双方未办理抵押权登记,张某将房产证交给李某。李某与房地产登记机构的登记人员王某串通,将张某的房屋过户给李某。李某遂将房屋卖给赵某,并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张某到期向李某还本付息时,发现房屋已经卖给赵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张某无权要求赵某返还房屋
    • B、张某有权要求李某赔偿
    • C、张某有权要求房地产登记机构赔偿
    • D、张某与李某之间的抵押合同有效

    正确答案:A,B,C,D

  • 第16题:

    张某和李某系为邻居,一日因琐事发生口角,张某当众揭露李某的隐私,李某便到法院控告张某,但在法院审理过程中,张某又与李某重归于好,李某要求撤诉,法院应当()。

    • A、对张某免予起诉
    • B、终止审理
    • C、不起诉张某
    • D、宣告张某无罪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下列争议应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是()。

    • A、张某参加某服务性企业的招聘,企业以不招女职工为由拒绝了张某,张某欲起诉企业
    • B、王某参观某工厂时,被该工厂的一名职工违规操作设备打伤,王某要求工厂赔偿
    • C、某个体餐馆招收李某为服务员,未签订劳动合同,李某也未要求签订,李某怀孕期间餐馆将李某辞退,李某要求餐馆赔偿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张某向保险公司投保了意外伤害险,受益人是张某的妻子王某。某日深夜张某回家途中遭到李某抢劫,张某奋起反抗,被李某打死,后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保险公司免除赔偿责任
    • B、保险公司向王某支付保险金后,有权向李某追偿
    • C、保险公司向王某支付保险金后,王某仍有权要求李某赔偿
    • D、王某要求李某赔偿后,保险公司免除支付保险金的责任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判断题
    李某是刘某的朋友,某日李某在帮刘某盖房时,不慎将路过的行人张某砸伤,现张某到法院起诉请求赔偿,本案的被告应该是李某。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故本题说法不正确。

  • 第20题:

    多选题
    李某与张某为邻居,因李某笑话张某才30岁就掉了大量头发,像个老头,张某便将李某打成重伤,经及时抢救,李某才脱离生命危险,治疗期间共花去医药费、交通费以及误工损失约3万元。公安机关对张某立案侦查,经人民检察院审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关于本案,请回答问题。 如果张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赔偿李某3万元,但张某没有足够的钱赔偿,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可以由张某的叔叔赔偿

    B

    应当由张某的父母赔偿

    C

    必须以张某本人的财产进行赔偿

    D

    李某可以自愿同意张某出狱后赚钱再赔偿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本题考查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责任人、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和解。
    【解析】赔偿责任人应当是刑事被告人。如果被告人是未成年人,则其监护人是赔偿责任人。本案中,张某是成年人,其父母没有赔偿义务。B项错误。另外,对附带民事诉讼的成年被告人,如果其亲属自愿代为承担赔偿责任,人民法院应当准许。故A项正确,C项错误。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可以和被告人和解,所以,李某可以自愿同意张某出狱后再赔偿。

  • 第21题:

    单选题
    旅游大巴司机张某在倒车时操作失误,撞上李某新买的轿车,致其严重受损,李某因处理事故耽误了与女友约会,并因此争吵分手。张某同意赔偿全部的赔偿费用,但是李某要求赔一辆新轿车,并赔偿精神损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张某应当赔偿李某一辆新车

    B

    张某应向李某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

    C

    张某应消除李某与其女友的误会

    D

    法院不应当支持李某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


    正确答案: B
    解析: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因人身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导致严重精神痛苦,受害人因此可以就其精神痛苦要求金钱上的赔偿,以对受害人予以抚慰并制裁不法行为人。《侵权责任法》第22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本题中李某遭受的侵害是财产权而非人格权或身份权,故不得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 第22题:

    多选题
    李某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投保了车辆责任险。某日其醉酒驾车,将行人张某撞残。张某起诉李某,要求李某承担赔偿责任,李某败诉。保险公司应支付的款项有哪些?()
    A

    保险赔偿金

    B

    诉讼费

    C

    张某伤残鉴定费

    D

    张某的精神损害赔偿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张某在某动物园喂食鸵鸟时,因李某挑衅并激怒鸵鸟,造成张某被咬伤。下列关于张某权利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张某可以向动物园请求赔偿,也可以向李某请求赔偿

    B

    张某只能向李某请求赔偿

    C

    张某可以向动物园和李某请求共同赔偿

    D

    张某只能向动物园请求赔偿


    正确答案: 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