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某因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禁不住朋友的再三请求,帮助朋友贩卖了30克毒品。纪某的行为( )。A.属于毒品犯罪的累犯,应当从重处罚B.属于毒犯罪的惯犯,应当从重处罚C.属于毒品犯罪的再犯,应当从重处罚D.定贩卖毒品罪,加重处罚

题目

纪某因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禁不住朋友的再三请求,帮助朋友贩卖了30克毒品。纪某的行为( )。

A.属于毒品犯罪的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B.属于毒犯罪的惯犯,应当从重处罚

C.属于毒品犯罪的再犯,应当从重处罚

D.定贩卖毒品罪,加重处罚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刑法第356条的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刑法第七章第七节的毒品犯罪的,从重处罚。因此,纪某犯有运输毒品罪之后再次帮助他人贩卖毒品,成立贩卖毒品罪,还应该从重处罚。
更多“纪某因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禁不住朋友的再三请求,帮助朋友贩卖了30克毒品。纪某的行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黎某于某日在一邮电所内,采取全球特快专递方式向某市的朋友邮寄海洛因10克,被人发现举报。当日下午,黎某在其租住的饭店房间内被公安人员抓获,当场又从黎某身上搜出海洛因31克。黎某说该毒品是从广州购得。黎某构成()

    A.非法持有毒品罪

    B.运输毒品罪

    C.贩卖毒品罪

    D.走私毒品罪

    E.转移诈骗罪


    参考答案:A, B

  • 第2题:

    纪某因为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刑满释放7年后,禁不住朋友的再三恳求,帮助朋友贩卖了30克毒品。关于纪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毒品犯罪的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B、毒品犯罪的惯犯,应当从重处罚

    C、毒品犯罪的再犯,应当从重处罚

    D、定贩卖毒品罪,加重处罚


    答案:ABD

  • 第3题:

    纪某因为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刑满释放后7年,在朋友的再三恳求下,帮助朋友贩卖了30克毒品。纪某的行为(  )。
    A.属于毒品犯罪的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B.属于毒品犯罪的惯犯,应当从重处罚
    C.属于毒品犯罪的再犯,应当从重处罚
    D.定贩卖毒品罪,加重处罚


    答案:C
    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显然,纪某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7年后又犯新罪,不符合累犯的成立条件,因此不可能成立累犯,排除A项。惯犯具有法定性的特点,只有刑法明确规定某种犯罪的惯犯形态,这个犯罪才存在惯犯。而我国刑法没有规定毒品犯罪的惯犯形态,排除B项。我国刑法总则中没有加重处罚的规定,在刑法分则中规定了加重构成。但是根据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加重构成必须以有法律的明确规定为前提,而我国刑法没有对毒品犯罪规定加重构成,所以不能加重处罚。排除D项。根据我国《刑法》第356条的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故选C项。

  • 第4题:

    纪某因为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刑满释放后7年,禁不住朋友的再三恳求,帮助朋友贩卖了30克毒品。纪某的行为()

    • A、属于毒品犯罪的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 B、属于毒品犯罪的惯犯,应当从重处罚
    • C、属于毒品犯罪的再犯,应当从重处罚
    • D、定贩卖毒品罪,加重处罚

    正确答案:A,C

  • 第5题:

    李某明知其朋友贩卖毒品,仍为其朋友作假证明意图使其逃避法律追究。李某行为构成()

    • A、包庇罪
    • B、窝藏罪
    • C、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 D、贩卖毒品罪的共犯

    正确答案:C

  • 第6题:

    甲某在一邮局内,采取特快专递的方式向M国乙某邮寄海洛因50克,被人发现举报。当日下午,甲某在其租住的宾馆内被公安机关抓获,当场又从其身上搜出海洛因150克。甲某说该毒品是朋友丙给的,用于自己吸食。后因无法找到丙某,甲某的供述不能得到证实。甲某的行为构成()

    • A、非法持有毒品罪
    • B、运输毒品罪
    • C、贩卖毒品罪
    • D、走私毒品罪

    正确答案:A,D

  • 第7题:

    陈某向王某声称要购买80克海洛因,王某便从外地购买了80克海洛因。到达约定交货地点后,陈某掏出仿真手枪威胁王某,从王某手中夺取了80克海洛因。此后半年内,因没有找到买主,陈某一直持有80克海洛因。半年后,陈某将80克海洛因送给其毒瘾很大的朋友刘某,刘某因过量吸食海洛因而死亡。关于本案,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王某虽然是陈某抢劫的被害人,但其行为仍成立贩卖毒品罪
    • B、陈某持仿真手枪取得毒品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但不属于持枪抢劫
    • C、陈某抢劫毒品后持有该毒品的行为,被抢劫罪吸收,不另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
    • D、陈某将毒品送给刘某导致其过量吸食进而死亡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D

  • 第8题:

    韩某因走私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刑满释放两年后禁不住朋友的再三请求,帮助朋友贩卖了30克毒品。韩某的行为()。

    • A、属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 B、属于毒品犯罪的惯犯,应当从重处罚
    • C、属于毒品犯罪的再犯,应当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A,C

  • 第9题:

    下列行为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的是()。

    • A、彭某到宾馆开房,邀请5名朋友一起在房间里吸食毒品
    • B、陈某经营的KTV房间里设置了暗房,供叶某吸食毒品,每次使用暗房收费100元
    • C、任某去年3月因容留他人吸食毒品被处行政拘留5日;今年5月又容留他人吸食毒品
    • D、唐某容留初中生徐某吸食毒品

    正确答案:A,B,C,D

  • 第10题:

    吕某用汽车从广西运输水果到江西,被公安机关在车上查获5公斤海洛因。经查,吕某帮杜某运输,运输费用比市场价高20万元。后公安机关抓获杜某,还发现其购买国家定点生产企业按照标准生产的精神药品用于制造毒品,并查明杜某10年前曾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没有证据证明吕某被蒙骗,可以认定吕某明知其实施的是运输毒品行为
    • B、杜某构成运输、制造毒品罪
    • C、对杜某应当从重处罚
    • D、杜某涉及制造毒品犯罪的数量应当根据精神药品中成分的含量予以认定

    正确答案:A,B,C,D

  • 第11题:

    多选题
    纪某因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经不住朋友的再三请求,帮助朋友贩卖了30克毒品。纪某的行为:()
    A

    属于毒品犯罪的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B

    属于毒品犯罪的惯犯,应当从重处罚

    C

    属于毒品犯罪的再犯,应当从重处罚

    D

    定贩卖毒品罪,加重处罚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本题考查毒品犯罪的再犯。根据《刑法》第356条的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因此,纪某犯有运输毒品罪之后再次帮助他人贩卖毒品,成立贩卖毒品罪,还应该从重处罚。

  • 第12题:

    朱某将从边境买来的毒品运输到内地卖给周某,朱某构成( )。

    A.购买毒品罪

    B.贩卖毒品罪

    C.运输毒品罪和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

    D.运输毒品罪和贩卖毒品罪,不实行数罪并罚


    答案:D

  • 第13题:

    纪某因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刑满释放后的第7年,经不住朋友的再三恳求,帮助朋友贩卖了30克毒品。纪某的行为( )。

    A.属于毒品犯罪的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B.属于毒品犯罪的惯犯,应当从重处罚

    C.属于毒品犯罪的再犯,应当从重处罚

    D.定贩卖毒品罪,加重处罚


    正确答案:D
    解析:参见《刑法》第356条的规定。根据《刑法》第65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纪某前后两罪的间隔时间已经超过5年,因此,不成立累犯。选项B、C中的“惯犯”和“再犯”均不是刑法典中界定的法律术语,惯犯在罪数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以某种犯罪为常业,或者以犯罪所得为主要生活来源或者挥霍来源,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实施同一种或者几种犯罪的罪数形态。

  • 第14题:

    按照刑法的规定,不得假释的犯罪分子包括(  )。
    A.因抢劫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的某甲
    B.因受贿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同时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的某乙
    C.因贩卖毒品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某丙
    D.因构成累犯而被从重处罚,判处有期徒刑7年的某丁


    答案:A,D
    解析:
    假释的排除对象(限于1997年10月1日后服刑的犯人)是1997年刑法新增的内容,因此,在各类考试中均反复涉及这部分内容。
    根据《刑法》第81条第2款的规定,下列两类人不得假释:
    (1)累犯;
    (2)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 第15题:

    纪某因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经不住朋友的再三请求,帮助朋友贩卖了30克毒品。纪某的行为:()

    • A、属于毒品犯罪的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 B、属于毒品犯罪的惯犯,应当从重处罚
    • C、属于毒品犯罪的再犯,应当从重处罚
    • D、定贩卖毒品罪,加重处罚

    正确答案:A,B,D

  • 第16题:

    张某将其贩卖的一包200克毒品和抢来的5千元人民币交给其朋友李某保管,李某得知真相后开始不愿意。张某就答应给其报酬,李某就收下毒品和5千元藏了起来。李某的行为构成()

    • A、窝藏赃物罪
    • B、窝藏毒品罪
    • C、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 D、非法持有毒品罪

    正确答案:A,B

  • 第17题:

    甲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第4年,在朋友的再三恳求下,帮助朋友贩卖了30克毒品。对甲以贩卖毒品罪定罪处罚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甲只能按毒品犯罪的累犯,从重处罚
    • B、对甲只能按毒品犯罪的惯犯,从重处罚
    • C、对甲只能按毒品犯罪的再犯,从重处罚
    • D、对甲同时适用毒品犯罪的累犯和再犯的刑法规定,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陈某向王某声称要购买80克毒品,王某便从外地购买了80克毒品。到达约定交货地点后,陈某掏出仿真手枪威胁王某,从王某手中夺取了80克毒品。此后半年内,因没有找到买主,陈某一直持有80克毒品。半年后,陈某将80克毒品送给其毒瘾很大的朋友刘某,刘某因过量吸食毒品而死亡。关于本案,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王某虽然是陈某抢劫的被害人,但其行为仍成立贩卖毒品罪
    • B、陈某持仿真手枪取得毒品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但不属于持枪抢劫
    • C、陈某抢劫毒品后持有该毒品的行为,被抢劫罪吸收,不另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
    • D、陈某将毒品送给刘某导致其过量吸食进而死亡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陈某向王某声称要购买80克**,王某便从外地购买了80克**。到达约定交货地点后,陈某掏出仿真手**威胁王某,从王某手中夺取了80克**。此后半年内,因没有找到买主,陈某一直持有80克**。半年后,陈某将80克**送给其毒瘾很大的朋友刘某,刘某因过量吸食**而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王某虽然是陈某抢劫的被害人,但其行为仍成立贩卖毒品罪
    • B、陈某持仿真手**取得毒品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 C、陈某抢劫毒品后持有该毒品的行为,被抢劫罪吸收,不另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
    • D、陈某将毒品送给刘某导致其过量吸食进而死亡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郑某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4年前刑满释放。后来由于经商不利,开始多次运输毒品,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郑某不构成累犯
    • B、对郑某可以适用减刑
    • C、对郑某可以适用假释
    • D、对郑某可以适用缓刑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章某受人委托从A市携带一包毒品到B市,乘坐长途汽车的途中看到前面有交警在拦截过往车辆,章某非常害怕,怕万一交警上车搜查,自己就免不了要坐牢。于是,章某将那包毒品扔出窗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哪几项?

    • A、章某的行为成立运输毒品罪中止
    • B、章某的行为成立运输毒品罪未遂
    • C、章某的行为成立运输毒品罪既遂
    • D、章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正确答案:A,B,D

  • 第22题:

    单选题
    李某明知其朋友贩卖毒品,仍为其朋友作假证明意图使其逃避法律追究。李某行为构成()
    A

    包庇罪

    B

    窝藏罪

    C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D

    贩卖毒品罪的共犯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