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意图杀害张三,在实行犯罪时误把李四认作张三而杀死,张三未遇害。对甲的行为应当( )。A.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B.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C.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定罪处罚D.以故意杀人罪(既遂)定罪处罚

题目

甲意图杀害张三,在实行犯罪时误把李四认作张三而杀死,张三未遇害。对甲的行为应当( )。

A.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B.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

C.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定罪处罚

D.以故意杀人罪(既遂)定罪处罚


相似考题
更多“甲意图杀害张三,在实行犯罪时误把李四认作张三而杀死,张三未遇害。对甲的行为应当( )。A.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B.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C.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定罪处罚D.以故意杀人罪(既遂)定罪处罚”相关问题
  • 第1题:

    保险受益人甲故意杀害被保险人乙,造成乙死亡,骗取了20万元保险金。对甲应当( )。

    A.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B.以保险诈骗罪定罪处罚

    C.以保险诈骗罪和故意杀人罪的牵连犯择一重罪处罚

    D.以故意杀人罪和保险诈骗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D
    解析:实施保险诈骗活动,故意以纵火、杀人、伤害、传播传染病、虐待、遗弃等行为方式制造财产损失、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的结果,骗取保险金的,依照刑法第198条第2款规定,按数罪并罚处罚,如放火罪与保险诈骗罪并罚,故意杀人罪与保险诈骗罪并罚,故意伤害罪与保险诈骗罪并罚,等等。故本题选D。

  • 第2题:

    甲开枪射杀洪某,子弹斜穿过洪某的左眼后射中路人黄某头部,致洪某左眼失明,黄某死亡。对甲的行为( )。

    A.应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并罚
    B.应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C.应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定罪处罚
    D.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答案:D
    解析:
    按照法定符合说,甲成立对洪某的故意杀人罪未遂与对黄某的故意杀人罪既遂的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即按照一个故意杀人罪既遂处罚即可。

  • 第3题:

    甲为了杀死乙,用棒子猛击乙脑袋致乙昏迷,但误以为乙已死,便将乙扔到池塘,结果使乙溺水而亡。对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未遂
    B.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既遂
    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既遂
    D.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既遂

    答案:B
    解析:
    《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本题中,甲打晕乙的行为属于主观故意犯罪,虽然乙并未因甲的“打击行为”死亡,但却因甲的“毁尸灭迹”的行为而死亡。整件事情中,甲通过自己的行为追求乙的死亡结果的出现,而客观上乙也确因甲的行为而死亡,主观故意与客观结果均已出现,因此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既遂。

  • 第4题:

    (2006年真题)保险受益人甲故意杀害被保险人乙,造成乙死亡,骗取了20万元保险金.对甲应当(  ).
    A.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B.以保险诈骗罪定罪处罚
    C.以保险诈骗罪和故意杀人罪的牵连犯择一重罪处罚
    D.以故意杀人罪和保险诈骗罪数罪并罚


    答案: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保险诈骗罪.实施保险诈骗活动,故意以纵火、杀人、伤害、传播传染病、虐待、遗弃等行为方式造成财产损失,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的后果,骗取保险金的,依照《刑法》第198条第2款的规定数罪并罚.本题甲杀死被保险人乙,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符合保险诈骗罪和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应数罪并罚.本题中所考的情形,手段行为又引起其他犯罪,能否按数罪并罚的问题在刑法中也较常见,解决的办法是熟悉分贝相关法条规定.凡需要数罪并罚的,必有条文规定.

  • 第5题:

    被关押的罪犯在脱逃中使用暴力致使狱警死亡的行为,应当以

    A.脱逃罪定罪处罚
    B.脱逃罪、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C.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D.暴动越狱罪定罪处罚

    答案:C
    解析:
    脱逃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司法机关的羁押和监管的行为:行为人在脱逃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重伤、死亡的,是牵连犯,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 第6题:

    张三欲杀死同事李四,将毒酒放在自己办公桌,准备晚上给李四喝,然后外出。李四来到张三办公室,看到桌子上摆的陈年老酒,便喝下遂中毒身亡一关于张三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故意杀人罪(既遂)
    B.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择一重罪论处
    C.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D.故意杀人罪(预备)与过失致人死亡罪,择一重罪论处

    答案:D
    解析:
    张三的杀人行为并未着手,仅是预备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而构成故意杀人罪犯罪预备=同时触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张三只有一个行为,属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论处。

  • 第7题:

    李某准备好毒药后放在自己的书架上,打算在张三到访时给张三喝。但在张三到访前,李某的女儿误当饮料喝了毒药。关于李某的正确说法是( )

    • A、成立故意杀人预备与过失致人死亡的想象竞合,择一重罪处罚
    • B、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的想象竞合
    • C、故意杀人罪既遂
    • D、故意杀人罪的预备与意外事件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

    • A、构成故意伤害罪
    • B、构成故意杀人罪
    • C、应当以刑讯逼供罪从重处罚
    • D、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C

  • 第9题:

    甲欲开枪杀乙时,发现丙也在乙身边,其不管不顾向乙射击,结果致乙重伤,同时导致乙身边的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 B、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
    • C、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定罪处罚
    • D、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和故意杀人罪(未遂)实行并罚

    正确答案:B,C,D

  • 第10题:

    保险受益人甲故意杀害被保险人乙,造成乙死亡,骗取了20万元保险金。对甲应当:()

    • A、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 B、以保险诈骗罪定罪处罚
    • C、以保险诈骗罪和故意杀人罪的牵连犯择一重罪处罚
    • D、以故意杀人罪和保险诈骗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多选题
    利用邪教组织、策划、煽动、教唆、帮助其成员自杀、自残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
    A

    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B

    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C

    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

    D

    以过失伤害罪定罪处罚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保险受益人甲故意杀害被保险人乙,造成乙死亡,骗取了20万元保险金。对甲应当:()
    A

    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B

    以保险诈骗罪定罪处罚

    C

    以保险诈骗罪和故意杀人罪的牵连犯择一重罪处罚

    D

    以故意杀人罪和保险诈骗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保险诈骗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竞合问题。实施保险诈骗活动,故意以纵火、杀人、伤害、传播传染病、虐待、遗弃等行为方式制造财产损失、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的结果,骗取保险金的,依照《刑法》第198条第2款规定,按数罪并罚处罚,如放火罪与保险诈骗罪并罚,故意杀人罪与保险诈骗罪并罚,故意伤害罪与保险诈骗罪并罚,等等。故本题选D。

  • 第13题:

    第 33 题 甲准备杀死自己患精神病的妻子乙。甲打算先给乙吃安眠药,等乙熟睡后,将乙用绳子勒死。但还未等甲实施绞杀行为,乙就因吃了过量的安眠药而死亡。关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C.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

    D.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B
    [考点] 因果关系认识错误中的犯罪构成的提前实现
    [答案及解析] B。行为人本来想实施两个行为,来达到犯罪目的,但当其实施第一个行为后,就提前实现了自己所预想的犯罪结果。要认定这种行为是否成立故意犯罪既遂,关键在于行为人在实施第一行为时,是否已经着手实行,如果能得出肯定结论,则应认定为故意犯罪既遂。在本题中,对于故意杀人行为而言,甲给乙吃药的行为,显然已经是着手,故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既遂。

  • 第14题:

    保险受益人甲故意杀害被保险人乙,造成乙死亡,骗取了20万元保险金。对甲的行为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B.以保险诈骗罪定罪处罚
    C.以保险诈骗罪和故意杀人罪的牵连犯择一重罪处罚
    D.以故意杀人罪和保险诈骗罪数罪并罚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保险诈骗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竞合问题。实施保险诈骗活动,故意以纵火、杀人、伤害、传播传染病、虐待、遗弃等行为方式制造财产损失、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的结果,骗取保险金的,依照《刑法》第198条第2款规定,按数罪并罚处罚,如放火罪与保险诈骗罪并罚,故意杀人罪与保险诈骗罪并罚,故意伤害罪与保险诈骗罪并罚,等等。故本题选D。

  • 第15题:

    甲准备好毒药后放在自己的书架上,打算在张三到访时给张三喝。但在张三到访前,甲的女儿乙误把毒药当饮料喝了。关于甲的行为的定性,说法正确的是:( )
    A.成立故意杀人罪预备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择一重罪处罚
    B.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
    C.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
    D.成立故意杀人罪预备和意外事件


    答案:A
    解析:
    考点:犯罪的实行行为和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讲解:实行行为的着手,应以行为产生了侵害法益的具体的危险状态为标准。在隔离犯的场合,例如,甲趁乙出差之机,溜进了乙的住宅,在乙的药酒中投放了毒药。虽然甲投放毒药后,其自然的、物理的行为已经终了,但只有在乙将要喝有毒的药酒时,才产生了 杀人的紧迫危险。换言之,在乙将要喝下有毒的药酒之前,甲的行为只是故意杀人罪的预备行为。但甲的行为又过失导致了其女儿的死亡,应另行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甲只实施了一 个行为,触犯了故意杀人罪(预备)和过失致人死亡罪这两个罪名,是想象竞合,应择一 重罪处罚。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 第16题:

    (2007年真题)甲意图杀害张三,在实行犯罪时误把李四认作张三而杀死,张三未遇害。对甲的行为应当(  )。
    A.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B.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
    C.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定罪处罚
    D.以故意杀人罪(既遂)定罪处罚


    答案:D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和刑法上的事实认识错误。犯罪是否得逞是区分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的重要标志。所谓犯罪没有得逞,是指犯罪行为没有完全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犯罪构成全部要件。在结果犯、危险犯和行为犯这三类存在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界限的犯罪中,犯罪没有得逞的具体判断标准有不同的要求:在结果犯中,法定危害结果的出现是犯罪既遂的基本标志,如果没有出现这种法定的危害结果(如故意杀人罪中被害人死亡结果),则认为犯罪没有得逞。在危险犯中,法定的危险状态的形成是犯罪既遂的基本标志,如果犯罪行为还没有造成这样的危险状态(如破坏交通工具罪中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的危险),则认为犯罪没有得逞。在行为犯中,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是犯罪既遂的基本标志,如果行为人尚未完成法定的犯罪行为(如脱逃罪中越狱逃跑并未摆脱监管机关和监管人员的实际监控的行为),则认为犯罪没有得逞。因此,不能将犯罪没有得逞简单地等同于行为人没有达到犯罪目的或者没有发生实际危害结果。在有的案件中,行为人可能尚未达到其犯罪目的或者尚未实际发生危害结果,但犯罪行为已经完全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仍然应当认定为犯罪已经得逞,而不能认定为犯罪没有得逞。
    故意杀人罪是结果犯,既遂的标志是客观上将被害人杀死。同时法律性质相同的对象认识错误不影响犯罪构成的认定。因此本题中甲意图杀害张三,在实行犯罪时误把李四认作张三而杀死,张三未遇害并不影响对甲以故意杀人罪(既遂)定罪处罚。故D正确。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认识到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判断一定要根据刑法分则各具体罪名关于犯罪构成的条件进行,切不可仅凭总则中的一般规定认定。

  • 第17题:

    甲意图杀害张三,在实行犯罪时误把李四认作张三而杀死,张三未遇害。对甲的行为应当

    A.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B.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
    C.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定罪处罚
    D.以故意杀人罪(既遂)定罪处罚

    答案:D
    解析:
    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预想侵犯的对象与行为人实际侵犯的对象在法律性质上是相同的(属于同一犯罪构成要件)。按照法定符合说,行为人预想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若在法律性质上是相同的,则不能阻却行为人对因错误而发生的危害结果承担故意的责任。本题中,甲意图杀害张三,实际杀害了李四,二者都是人,都符合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犯罪客体的性质未发生变化,对象错误对行为人行为的性质没有影响,所以甲仍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D选项说法正确,ABC选项说法错误。

  • 第18题:

    使用暴力非法拘禁致人重伤、死亡的,应(  )。
    A.按照非法拘禁罪从重处罚
    B.按照非法拘禁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实行数罪并罚
    C.按照非法拘禁罪和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
    D.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答案:D
    解析:
    【精解】我国《刑法》第238条规定,在非法拘禁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重伤、死亡的按照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注意:这里有两个条件,首先,必须使用了暴力行为;其次,无论行为人对结果的心理态度是过失还是故意都按照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当然如果行为人没有使用暴力而过失致人死亡,则应当按照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处理,即应当以非法拘禁罪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故选D项。

  • 第19题:

    利用邪教组织、策划、煽动、教唆、帮助其成员自杀、自残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

    • A、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 B、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 C、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
    • D、以过失伤害罪定罪处罚

    正确答案:A,B

  • 第20题:

    甲欲开枪杀乙,射击的结果却是导致乙重伤,同时导致乙身边的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甲的行为应以一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 B、甲的行为应以一个故意杀人罪(未遂)和一个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
    • C、甲的行为应以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过失致人重伤罪定罪处罚
    • D、甲的行为应以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故意杀人罪(未遂)实行并罚

    正确答案:B,C,D

  • 第21题:

    甲欲杀乙,对乙实沲暴力致乙休克后,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为了隐匿罪证,将乙扔至水中,实际上乙是溺水而死。对甲该如何定罪处罚?( )

    • A、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 B、故意杀人罪既遂
    • C、过失致人死亡罪
    • D、故意杀人罪未遂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甲为了杀死乙,用棒子猛击乙脑袋致乙昏迷,但误以为乙已死,便将乙扔到池塘,结果使乙溺水而亡。对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未遂
    • B、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既遂
    • 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既遂
    • D、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既遂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单选题
    甲欲杀乙,对乙实沲暴力致乙休克后,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为了隐匿罪证,将乙扔至水中,实际上乙是溺水而死。对甲该如何定罪处罚?( )
    A

    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B

    故意杀人罪既遂

    C

    过失致人死亡罪

    D

    故意杀人罪未遂


    正确答案: C
    解析: B系统解析:行为人的第一个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未中断,仍应肯定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现实所发生的结果与行为人意欲实现的结果完全一致,故应以故意杀人罪既遂论处。故B项正确。

  • 第24题:

    单选题
    李某准备好毒药后放在自己的书架上,打算在张三到访时给张三喝。但在张三到访前,李某的女儿误当饮料喝了毒药。关于李某的正确说法是( )
    A

    成立故意杀人预备与过失致人死亡的想象竞合,择一重罪处罚

    B

    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的想象竞合

    C

    故意杀人罪既遂

    D

    故意杀人罪的预备与意外事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李某的行为缺乏故意杀人罪的实行行为的类型性,尚未着手。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的实质区别在于侵害法益的危险程度不同,而不是危险的有无不同。故BC项错误。
    意外事件是指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
    对于李某女儿喝毒的结果,李某主观上不存在故意的心态,但李某应当预见到将毒药放在自己的书架上会导致女儿误喝的可能性,从这一意义上看,李某主观上具有过失。李某实施了一个行为,触犯了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殴人死亡罪两个罪名,是想象竞合犯,应择一重罪处罚。故D项错误。本题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