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主要是( )。
A.确立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B.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C.确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D.通过法的创制和实施,推动社会变革与进步
第1题:
社会主义法的本质是()。
A.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证 B.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C.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 D.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
第2题:
下列有关法与社会的说法,错误的是
A.法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是法的基础
B.法对社会的调整,首先是通过调和社会各种冲突的利益,进而保证社会秩序得以确立和维护
C.法对社会的调整还表现为通过法律对社会机制的缺陷进行矫正
D.法律是万能的
法律是万能的
正确答案:D
没有什么是万能的
第3题:
十五大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包括( )
A.社会主义性质
B.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
C.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
D.初级阶段国情
第4题:
文明行为是指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规定,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公序良俗、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行为。
A.对
B.错
第5题:
下列哪些属于宪法的内容与作用?( )
A.宪法确认和规范国家权力
B.确立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
C.宪法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D.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第6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是( )
A.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性质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
第7题:
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改造)的目的是
A.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B.健全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
C.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D.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8题:
第9题:
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包括()。
第10题:
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主要有()。
第11题:
确立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确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推动社会改革和进步
第12题:
确立法律是人民生活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
维护宪法权威
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立执法部门的公信力
第13题:
社会保险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A.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B.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C.增加国民收入
D.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第14题: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 )。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
D.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成
第15题:
A.道德
B.信用
C.法律
D.文化
第16题:
A.确立财产权关系
B.规范社会分工
C.规范着人的纵向人生过程
D.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
第17题:
依法治国首先要确立的理念和原则是
A.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第18题: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是( )。
A.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
B.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问题
C.确立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
D.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刑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原则。
第22题:
下列有关法与社会的说法,错误的是( )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确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