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下列犯罪中,处绝对死刑的包括( )。A.情节严重的故意杀人罪B.致人重伤的劫持航空器罪C.杀害被绑架人的绑架罪D.情节特别严重的拐卖妇女,儿童罪”相关问题
  • 第1题:

    第 47 题 下列选项中,对孙某的行为处罚正确的是:(  )

    A.以故意伤害罪论处,并从重处罚

    B.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

    C.以绑架罪、故意伤害罪、抢夺罪实行数罪并罚

    D.以绑架罪、过失致人重伤罪、抢夺罪实行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C
    对孙某应当以绑架罪、故意伤害罪和抢夺罪实行数罪并罚。绑架罪和故意伤害罪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和牵连,彼此相对独立。 

  • 第2题:

    关于犯罪的分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故意杀人罪是即成犯
    B.绑架罪是继续犯
    C.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属于结果加重犯
    D.强奸致人重伤,属于结果加重犯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的分类。考生必须熟知基本犯、结果加重犯、即成犯、状态犯、继续犯等基本概念。ABCD 的论述均正确。

  • 第3题:

    假设曹某在犯罪过程中,杀害了韩某,其行为构成( )。

    A: 绑架罪
    B: 故意杀人罪
    C: 抢劫罪
    D: 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

    答案:A
    解析:
    在绑架犯罪过程中,如果将被绑架人杀害,即俗称的“撕票”,并不再构成故意杀人罪,
    而只定绑架罪一罪。即这时的杀人行为被绑架罪所吸收。故本题答案选A。

  • 第4题:

    甲将乙(6岁)绑架到自己家中,并向乙的父亲勒索财物。由于甲得知乙的父亲已经报案,便打算杀害乙。甲正在琢磨杀害方法时,甲的朋友丙到了甲家,甲将杀乙的想法告诉丙,丙帮助甲杀害了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构成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B.丙构成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C.甲丙构成绑架罪的共犯
    D.甲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承继行为怎样构成共同犯罪,其关键在于承继行为加入的时间必须是在犯罪既遂之前。承继行为成立怎样的共同犯罪,需要具体分析。其中,在结合犯中,后行为人仅参与后一犯罪的,则不构成结合犯,仅成立后一犯罪。 A项错误。我国《刑法》第239条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可以看出,绑架后杀害被绑架人属于刑法规定的结合犯,属于科刑的一罪。本案中,甲绑架乙后,杀害乙的行为只构成绑架罪。 B项错误。如A项所述,甲属于结合犯,丙仅以帮助的故意参与后一甲杀死乙的犯罪的,仅成立后一犯罪。因此,丙不构成绑架罪,只构成故意杀人罪。 C项错误。甲丙不构成绑架罪共犯,因为丙没有绑架乙的意思。同时,绑架罪既遂的标准是带着胁迫第三人的目的实力控制了人质。本案中,甲以向乙父勒索财物的目的将乙绑架到自己家中,已经构成了绑架罪既遂,后来丙参与杀害乙的,不属于承继的共同犯罪。因此,甲丙不构成绑架罪的共犯。 D项正确。根据部分犯罪共同说,甲丙共同实施了杀害乙的行为,并且均是以杀人的故意实施的,由于绑架后杀死被绑架人的属于结合犯,只构成绑架罪,甲的罪名是绑架罪,乙是故意杀人罪。但二人就相同的故意杀人罪部分,成立共同犯罪。

  • 第5题:

    绑架妇女、儿童的,可以构成(  )。
    A.绑架妇女、儿童罪
    B.绑架罪或者拐卖妇女、儿童罪
    C.绑架罪或者偷盗婴幼儿罪
    D.绑架罪


    答案:B
    解析:
    【精解】我国刑法上不存在绑架妇女,儿童罪和偷盗婴幼儿罪,故应当排除A、C项。绑架罪和拐卖妇女、儿童罪的重要区别在于犯罪目的不同。绑架妇女、儿童的,如果行为人是出于出卖为目的,按照拐卖妇女、儿童罪定罪处罚;如果是出于勒索的目的,则按照绑架罪定罪处罚。故选B项。

  • 第6题:

    下列犯罪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有(  )。
    A.抢劫罪
    B.故意杀人罪
    C.劫持航空器罪
    D.绑架罪


    答案:A,B
    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承担刑事责任。除此之外,其他任何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都是16周岁。做好此类题目的唯一办法就是记住《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故选A、B项。

  • 第7题:

    我国刑法中目前存在绝对确定的法定刑的罪名是

    A.绑架罪
    B.劫持航空器罪
    C.故意杀人罪
    D.抢劫罪

    答案:B
    解析:
    《刑法》第239条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刑法修正案(九)》已经将绑架罪加重情节的绝对确定的法定刑修改为相对确定的法定刑。A选项错误。《刑法》第121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劫持航空器罪的结果加重犯,是我国刑法目前唯一一处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选项正确。《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刑。C选项错误。根据《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八种严重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抢劫罪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选项错误。

  • 第8题:

    绑架后杀害被绑架人的,应以()。

    • A、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 B、绑架罪论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 C、故意杀人罪论处,处死刑
    • D、绑架罪论处,处无期徒刑

    正确答案:B

  • 第9题:

    为勒索财物,将绑架的人质杀害的,如何处理()

    • A、绑架罪
    • B、故意杀人罪
    • C、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 D、在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中择一重罪处罚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绑架并杀害人质的行为,应当定故意杀人罪和绑架罪。()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1题:

    多选题
    规定了绝对确定死刑的犯罪有()。
    A

    绑架罪

    B

    拐卖妇女、儿童罪

    C

    暴动越狱罪

    D

    聚众持械劫狱罪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为勒索财物,将绑架的人质杀害的,如何处理()
    A

    绑架罪

    B

    故意杀人罪

    C

    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D

    在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中择一重罪处罚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张某绑架李某,绑架过程中故意伤害李某致其死亡。张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犯罪?

    A.故意杀人罪

    B.过失杀人罪

    C.绑架罪

    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参考答案:C

  • 第14题: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绑架他人又杀害被绑架人的,应按下列哪一选项处理?( )

    A.绑架罪
    B.故意杀人罪
    C.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D.不构成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未成年人实施绑架行为的认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绑架罪是不承担刑事责任的,但是对故意杀人罪则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故选B。

  • 第15题:

    甲男(15周岁)与乙女(16周岁)因缺钱,共同绑架富商之子丙,成功索得50万元赎金。甲担心丙将来可能认出他们,提议杀丙,乙同意。乙给甲一根绳子,甲用绳子勒死丙。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因而对故意杀人罪成立共同犯罪
    B.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对乙应以绑架罪论处
    C.丙系死于甲之手,乙未杀害丙,故对乙虽以绑架罪定罪,但对乙不能适用“杀害被绑架人”的规定
    D.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对乙以绑架罪论处,与二人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并不矛盾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共同犯罪、刑事责任年龄、绑架罪、故意杀人罪。 根据《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15周岁的甲不对绑架罪负责,仅对故意杀人罪负责,甲、乙在故意杀人罪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故A项正确。虽然甲、乙成立故意杀人的共同犯罪,但不能据此否定乙构成绑架罪,因为乙的行为完全符合绑架罪的犯罪构成;按照部分犯罪共同说,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对乙应以绑架罪论处。故B项正确。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对乙以绑架罪论处,与二人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并不矛盾。故D项正确。 “杀害被绑架人”不要求本人亲自杀害被绑架人,包括利用他人杀死被绑架人的情形。从外观上看,乙并未亲自杀害丙,丙系死于甲之手,但是,在剥夺丙的生命这一点上,乙与甲属于共同犯罪,因此,并未亲自杀人的乙也应对甲杀害丙的行为负责。乙属于在绑架犯罪过程中,(在共同故意杀人的限度内)利用其他共犯人杀害被绑架人,故对其应当适用“杀害被绑架人”的规定。故C项错误。

  • 第16题:

    甲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了乙。在获取赎金后,为防罪迹败露,便杀害乙以灭口。甲的行为(  )。
    A.构成绑架罪一罪
    B.构成故意杀人罪一罪
    C.构成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二罪
    D.构成非法拘禁罪、敲诈勒索罪和故意杀人罪三罪


    答案:A
    解析:
    根据《刑法》第239条的规定,杀害被绑架人的,仍以绑架罪定罪处罚。掌握绑架罪应当注意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杀害被绑架人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问题。由于《刑法》第17条第2款中没有列明绑架罪,理论上曾对此出现过不同观点,但是,2002年7月24日全国人大法工委《关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问题的答复意见》指出,《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八种犯罪是具体的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对于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绑架人质后杀害被绑架人,拐卖妇女、儿童而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重伤或死亡的行为,依据刑法是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这是特别要求考生注意的。那么,罪名如何确定?根据2003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有关问题的答复》,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实施了《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其罪名应当根据所触犯的刑法分则的具体条文认定。对于绑架后杀害被绑架人的,其罪名应认定为绑架罪。

  • 第17题:

    我国《刑法》第303条第2款规定:“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甲为勒索赎金绑架乙,在获得赎金后为了灭口而杀害乙。甲的罪行符合绑架罪的

    A.基本的犯罪构成
    B.修正的犯罪构成
    C.加重的犯罪构成
    D.派生的犯罪构成

    答案:A,C,D
    解析:
    基本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分则条文就某一犯罪的基本形态所规定的犯罪构成。修正的犯罪构成,指以基本的犯罪构成为基础并适用刑法总则的规定对之进行补充、扩展所形成的犯罪构成,主要包括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共同犯罪等。甲实施了绑架并杀害被绑架人的行为,符合绑架罪的加重情形,并且犯罪既遂,不存在未完成形态和共同犯罪的情形,因此属于绑架罪的基本的犯罪构成,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标准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对某种犯罪行为的普通社会危害程度进行规定的犯罪构成。派生的犯罪构成,是指因某种行为有较之普通犯罪构成的情形更加严重或相对较轻的法益侵害程度而单独规定的犯罪构成,前者为加重的犯罪构成(主要为结果加重犯),后者为减轻的犯罪构成。甲在实施绑架行为的同时,故意杀害被绑架人,属于绑架罪的结果加重犯,因此属于派生的犯罪构成中的加重的犯罪构成。C选项正确,D选项正确。另需注意:《刑法修正案(九)》将绑架罪的加重处罚情形进行了修改,将以前的“绑架致人死亡”修改为“故意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并将以前单一的“死刑”修改为“无期徒刑或死刑”。

  • 第18题:

    下列犯罪中,属于行为犯罪的是

    A.绑架罪
    B.拐卖妇女儿童罪
    C.故意杀人罪
    D.破坏交通设施罪

    答案:A,B
    解析:
    犯罪既遂的形态在理论上争议较大,建议考生以考试分析观点为准,并记住考试分析列举出的常见的类型。狭义的行为犯,是以法定行为的实施到一定程度作为既遂的标志。法硕考试中的行为犯的概念是广义的行为犯的概念,包括狭义的行为犯和举动犯。举动犯,是指行为人着手实施犯罪实行行为就是既遂的犯罪。常见的行为犯包括: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诬告陷害罪、刑讯逼供罪、煽动分裂国家罪、脱逃罪、传播性病罪、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AB选项正确。实害犯,是指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危害结果才构成犯罪。常见的实害犯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交通肇事罪、抢劫罪、抢夺罪、盗窃罪、诈骗罪等。C选项错误。危险犯,是指以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足以造成某种严重后果发生的危险的程度为犯罪的既遂。常见的危险犯有:放火罪、爆炸罪、决水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等。D选项错误。

  • 第19题:

    张某绑架李某,绑架过程中故意伤害李某致其死亡。张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犯罪()?

    • A、故意杀人罪
    • B、过失杀人罪
    • C、绑架罪
    • 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目前,我国死刑适用罪名有()。

    • A、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 B、绑架罪
    • C、拐卖妇女、儿童罪
    • D、盗窃罪
    • E、劫持航空器罪

    正确答案:A,B,C,E

  • 第21题:

    规定了绝对确定死刑的犯罪有()。

    • A、绑架罪
    • B、拐卖妇女、儿童罪
    • C、暴动越狱罪
    • D、聚众持械劫狱罪

    正确答案:A,B,C,D

  • 第22题:

    单选题
    张某绑架李某,绑架过程中故意伤害李某致其死亡。张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犯罪()?
    A

    故意杀人罪

    B

    过失杀人罪

    C

    绑架罪

    D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绑架后杀害被绑架人的,应以()。
    A

    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B

    绑架罪论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C

    故意杀人罪论处,处死刑

    D

    绑架罪论处,处无期徒刑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第239条的规定,犯绑架罪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不按数罪处理。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