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1.将三个不同的球随机地放入三个不同的盒中,则出现两个空盒的概率为______.
11.1/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清代由盛转衰的时期是( )
A.乾隆朝后期 B.道光朝后期
C.同治帝时期 D.光绪帝时期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贯穿《寡人之于国也》始终的论题是( )
A.民何以才能够加多 B.小恩小惠不是王道
C.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D.实行王道的正确态度
七年级历史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列表格里。)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的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蓝田人遗址2.下列考古发现中,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A.打制石器 B. 稻谷遗存 C. 人面鱼纹彩陶盆 D. 司母戊鼎3.礼记中所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在A.山顶洞人时期 B. 尧舜时期 C. 西周时期 D. 商朝时期4. 史记中记载:“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材料反映的史实标志A.华夏族的形成 B.中国王朝的产生 C.世袭制的确立 D.分封制的实行5.某次考古发现大量的铜器、玉器、石器,而最著名的当属大量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这次考古现场可能是在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商代殷墟6.引发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A.各国实行变法改革 B.争霸和兼并战争不断 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7.下列成语的典故出自春秋时期的是A.卧薪尝胆 B.纸上谈兵 C.围魏救赵 D.朝秦暮楚8.战国时期,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是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9. “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材料反映了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朝皇权至上,皇帝独尊C.秦朝皇帝为民,与民共享 D.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10.“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材料反映了秦巩固统一措施包括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统一文字A. B. C. D.11.下列关于右图所示事件表述正确的是A.事件爆发于公元前209年 B.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遇雨无法按期到达 C.事件的领导者是项羽、刘邦 D.该事件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12.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A.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 D. 三国西晋13.为改变西汉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的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A. 沉重的赋税 B.严酷的刑罚 C.繁重的徭役 D. 休养生息政策14.右图是汉代讲经图,当时“经”的主要内容是A.佛教经书 B.儒家经典 C.法家典籍 D. 道家学说 15. 东汉中后期,朝政出现了“跋扈将军”“十常侍乱政”等现象。这些现象印证了当时A.黄巾起义爆发 B.道教开始兴起 C.王莽夺权改制 D.外戚宦官专权16.“丝绸之路经济带”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是A.咸阳 B.长安 C.洛阳 D.成都17.为东汉以后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的是A.文字的统一 B.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C.造纸术的发明 D.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18.下列与“医圣”张仲景相关的是A.写成伤寒杂病论 B.发明“麻沸散” C.创编“五禽戏” D.能实施外科手术19.小北同学在历史课上表演司马迁,下列属于他的台词是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0.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A.涿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21.标志东汉末年以来三国分裂割据局面结束的事件是A.西晋灭吴 B.西晋灭蜀 C.西晋定都洛阳 D.八王之乱22.“王与马,共天下”描述的政权是下图示意图中选项23.历史活动中,老师列出“三国鼎立”“十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等这样一些历史资料进行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24.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A.道德经 B.史记 C.齐民要术 D.水经注25.王羲之的作品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以下评价最能体现他书法特点的是A.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B.线条优美,人物传神 C.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D.刚柔兼备,宏伟精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1分,共35分。)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A 图 一 图 二材料二 西汉建立后,举凡各级行政建制、官僚制度、军制和法律、土地和赋役制度等等,都是秦制的延续和发展。但汉武帝一方面推崇儒术,一方面又条定刑法,重用酷吏。武帝起用“布衣”公孙弘为相,打破封君为相的惯例。武帝陆续采取一些措施,进一步打击王国势力。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写出图一方框A的政权名称及建立者的名字。结合所学,该政权的建立结束了怎样的局面?(3分)(2)据材料一指出图二疆域与图一疆域的具体最大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用具体史实说明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2分)(3)据材料二概括西汉制度与秦朝制度之间的关系,并用材料二中具体事例证明。结合所学,汉武帝“打击王国势力”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时期一系列措施给西汉带来了怎样的影响。(5分)(4)综上所述,概述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特征。(2分)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时期图片探究总结史前时期图一:河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文章,采用寓言形式的有( )
A.《秋水》 B.《吃饭》 C.《蚂蚁大战》
D.《婴宁》 E.《种树郭橐驼传》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
简答题
第56-57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简述法人的成立条件。
第二节(共6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6分)
听下面6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7.At what time does the shop open on Wednesday?
A.10 a.m B.9 a.m. C.8 a.m.
简答题
第26-27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不作为犯罪之行为人的义务来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