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各借一本小说,约定读完后交换,这4本书的厚度和他们的阅读速度都差不多,因此4人总是同时换书,经数次交换后,4人都读完这4本书。现已知: (1)甲最后读的书是乙读的第二本书; (2)乙最后读的是丁读的第一本书; (3)丙读的第二本书是甲读的第一本书。 根据以上情况,甲第三次读的书是谁最先读的?( ) A.乙 B.丙 C.丁 D.无法确定
人生的试金石阅读答案 人生试金石 人生的试金石 有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在一次大火中被毁,人们在废墟中发觉了残存的一本书。可惜这本书没有什么学术价值,拍卖时,没有人情愿买这本书。最终,一个穷同学以3个铜币的低价购得了这本书。 这本书不但没有学术价值,内容也味同嚼蜡。那名穷同学在少有书读的状况下,还是常常把这本书拿出来翻阅。翻到后来,书被翻破了,书脊里掉出了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试金石的隐秘:试金石是能把任何金属变成纯金的一种 小鹅卵石,它看起来和其他的鹅卵石没有什么两样,静静地躺在沙滩上,然而,一般的鹅卵石较冷,只有试金石摸起来是暖和的。 穷同学获知这个隐秘后欣喜若狂,立刻赶到大海边查找试金石。穷同学满怀信念地选择鹅卵石,可是那些石头摸起来都是凉凉的。穷同学慢慢地有些失 望了,他生气地把捡来的鹅卵石朝大海深处扔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扔鹅卵石的力气越来越大,那些鹅卵石也被越扔越远。 多年后的一天,穷同学捡到一块暖和的鹅卵石。然而,他已经形成了到手就扔的习惯,当他意识到那是块暖和的鹅卵石时,那块鹅卵石已被他扔到了深海中。他懊恼地潜入海底,查找了很多天,还是找不到他扔出的那块试金石。 穷同学最终绝望了,他一无所获地回到了首都。当时,国内正在进行建国百年庆典,国王一时快乐摆擂台查找全国力气最大的人。冠军将被封为伯爵,并可获得黄金和良田的赏赐。穷同学想起这么多年来在海边扔鹅卵石的经受,觉得机会来了。穷同学随着众人去看喧闹,看来看去,觉得那些人的力气都没有自己的力气大。于是他上台去比试,结果把参赛者一个个战胜了,获得了大力士冠军,得到了国王的赏赐。 穷同学变成了富有的伯爵,他感谢那本给他带来好运的书,决定把那本书重新装订并保存起来。他拆开书脊以便重新装订,却在书脊里发觉了夹藏的另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世界上没有真正的试金石,你对人生的看法就是试金石。当你老是埋怨没有机会的时候,或许机会真的到了手边你也把握不了。 21、这篇具有很浓童话颜色的小品文,情节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下面已概括了首尾两个阶段。请依据文章内容,用短语补写出中间三个阶段的情节。(6分) 获知书中隐秘( )( )( )重新装订获真谛 22、联系上下文,说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穷同学想起这么多年来在海边扔鹅卵石的经受,觉得机会来了。_ _ 23、文中的这本书很奇,那么,它奇在哪里呢?请简要回答。(2分) 24、把文章的最终一节删改为穷同学变成了富有的伯爵,他感谢那本给他带来好运的书,便把那本书重新装订并保存起来了好不好?为什么?(2分) 25仔细阅读文章,你认为人生的试金石指的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21查找试金石扔掉试金石取得大力士冠军。(6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 22战胜全部对手,获得冠军,得到国王的赏赐。(或可以凭借多年扔鹅卵石练就的力气赢得冠军,得到赏赐。)(2分。意对即可) 23一是没有被大火烧掉,二是书脊里居然夹藏着两张催人深思的小纸条(或内容单调乏味,却隐含着人生哲理)。(2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 24不设统一答案。如持确定看法,可围绕故事情节直截了当、寓意明白等方面作答;如持否定看法,可从寓意不够深刻、没有揭示试金石的真谛、情节缺乏波澜等方面作答。(2分) 示例:犹如意,可以这样说:故事情节完整,它告诉人们,任何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就是在海边扔石头,也能成就某种大业。如不同意,可以这样说:转变结尾后,曲解了的用意,人生的试金石的真谛就揭示不出来;同时,故事情节缺乏波澜,产生不了震撼人心的力气。(2分)。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有劝说力,语言通顺,得2分;观点明确,有肯定劝说力,语言通顺,得1分;能结合材料表明观点得0.5分;只要作答,一般不判0分) 25(1)人生的机遇只是由你自己来把握,勤奋工作,努力学习,是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2)要准时抓住适合自己生存和进展的空间;(3)生活中存在很多机会,但是能够真正把握的人却少之又少。(3分,只要答到正确对待人生,把握机遇这两层意思即可得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