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炎热夏天,小丽将装有0.6kg水的塑料瓶放入电冰箱冷藏室,待水降温后饮用。水由35℃降至5℃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多少?[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22.(6分)
Q放=cm(to-t)=4.2×103×O.6 ×(35—5)J=7.56×104J
已知冰的比热容为2.1×103J/(kg·℃),0.8kg的冰在吸收了8.4×103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4℃,求冰的初温度。 |
-9℃ |
质量是10 kg、初温度为20℃的冷水,吸收1.68×106J的热量,温度可以升高到多少摄氏度?[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
解:t=(Q吸/cm)+t0=。 |
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若某一人工湖湖水的质量为1.0×107kg,水温升高2℃,则湖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若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砂石吸收(已知砂石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则砂石升高的温度_______2℃。(第2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比热容4.2×103J/( kg ·℃)] |
8.4×1010;大于 |
一个等电点为7.6的蛋白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处在pH为10的溶液中,此蛋白质带正电荷
B、处在pH为10的溶液中,此蛋白质带负电荷
C、处在pH为5的溶液中,此蛋白质带负电荷
D、处在pH为5的溶液中,此蛋白质不带电荷
E、处在pH为7.6的溶液中,此蛋白质带正电荷
摘要:2017-2018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可能用到的物理常量:c水=4.2×103J/(kg·℃),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第Ⅰ卷9.扩散现象跟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实例中能说明扩散现象对人们有用的是A.利用盐水腌制咸鸭蛋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在空气中C.有人吸烟后房屋中其他人也能闻到烟味D.将两个底面干净的铅柱压紧后能够吊起重物10.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硝化棉会燃烧起来。关于该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塞压缩气体做功,筒内气体内能减小B.压缩过程中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C.筒内气体的内能增加主要是因为活塞与筒壁的摩擦造成的D.硝化棉燃烧是因为筒内气体温度升高,达到了硝化棉的燃点11.下图是四冲程内燃机某个冲程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活塞和曲轴的位置、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闭情况,可以判断该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12.下列有关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可能减少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热量D.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到内能大的物体13.金属锡的原子核带有50个大小与电子电荷相等的正电荷,关于金属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锡不能带电B.金属锡导电靠的是原子核内的正电荷-C.锡原子核外的电子总共带8×1018C的电荷D.由于锡原子核内既有正电荷,又有负电荷,所以金属锡对外总是显电性14.下列电路图中,与实物对应的是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L1、L2正常发光。若将手中
A、lkJ/(kg·℃)
B、4.2cal/(kg·℃)
C、4.2kcal/(kg·℃)
D、4.2kJ/(kg·℃)
A、抗原及抗体在一定条件下离解成为带正电或负电的电子,在电场中向同相电荷的电极移动
B、电流会阻碍抗原、抗体的运行速度,延长两者结合的时间
C、应将凝胶扩散置于交流电场中
D、电子所带净电荷量越多、颗粒越小,泳动速度越慢
E、当多种带电荷的物质电泳时,抗原决定簇不同的成分可得以区分
某品牌快速电热水壶,其铭牌上标有“220V 1500W”。在标准大气压下,将质量为1.5kg,温度为40℃的水烧开,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J。若不计热损失,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烧开这壶水的时间是 S。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