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思想家是( )
A.韩非子
B.庄子
C.孟子
D.墨子
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实行改革和法治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墨子
C.苟子
D.韩非子
秦王赢政读韩非书,感叹日:“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你认为赢政此次感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
C.韩非子以为今胜于昔,“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D.韩非子提出“富国以农”,以为耕可以富,战可以贵
摘要:哈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韩非更加关注稳固社会秩序的永续。韩非和商鞅都认为,社会秩序的稳固在于加强君主专制集权。但是,商鞅对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具体措施缺少详细论述。韩非批评商鞅知法而无术,认为商鞅的种种富国强兵之举因“无术以知奸”,最终只能“资人臣而已”。由此,韩非尽力鼓吹权术,以弥补商鞅的不足。(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不过,既然有驭臣之术,就会有欺君之方。尔虞我诈,你争我斗,反而加剧了政权的不稳定性。秦始皇后期迷信权术,为了让人觉得自己威严、神圣和神秘,长期疏远大臣,这就给了赵高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弄权的机会。二世胡亥即位后,继续沿用秦始皇的做法,最终连刘邦逼近咸阳的消息都被权臣蒙在鼓里,可以说是自吞玩弄权术的苦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周苇风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是荀子的学生,因为口吃,不喜言谈。曾数次上书进谏韩王,却不被采纳。但他的文章传入秦国后大受欢迎,秦王甚至感叹“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史记》中,韩非与老子合传,同传中还有庄子和申不害。庄子和老子是道家人物,韩非和申不害为法家人物。司马迁说,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黄老学派形成于战国时期,最初流行于齐国稷下学宫。它既讲道德又主刑名,既尚无为又崇法治,既以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又强调“道生法”,要求统治者“虚静谨听,以法为符”。作为儒家学派的一员,荀子曾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思想难免受到黄老思想的影响。他清醒地认识到,礼的施行无法完全依靠“克己”来实
韩非认为,“申子未尽于术;商鞅未尽于法”。
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思想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