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强度
B.刚度(长细比)
C.整体稳定
D.局部稳定
A.钢材的塑性太低
B.钢材的弹性模量太大
C.焊接时热量分布不均匀
D.焊缝的厚度太小
A、净截面的平均应力达到钢材的抗拉强度
B、毛截面的平均应力达到钢材的抗拉强
C、净截面的平均应力达到钢材的屈服强度
D、毛截面的平均应力达到钢材的屈服强度
实腹式轴心拉杆计算的内容应为以下何项?
A、强度和刚度(长细比)
B、强度和整体稳定
C、强度和局部稳定
D、整体稳定和刚度(长细比)
设计轴心受拉构件计算的内容为( )。
A. 强度
B. 强度和整体稳定
C. 强度、局部稳定和整体稳定
D.强度、刚度(长细比)
焊接结构的疲劳强度的大小与( )关系不大。A.钢材的种类B.连接的构造细节C.残余应力大小D.应力循环次数答案:A
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与承压型高强螺栓连接的主要区别是()。A.预拉力不同B.设计计算时所取极限状态不同C.材料不同D.摩擦面处理不同答案:B
钢结构连接中所使用的焊条应与被连接构件的强度相匹配,通常在被连接构件选用Q345时,焊条选用( )A.前三种均可B.E55C.E50D.E43答案:C
设有一截面尺寸为1008的板件,在端部用两条侧面角焊缝焊在10mm厚的节点板上,两板件板面平行,焊脚尺寸为6mm。为满足最小焊缝长度的构造要求,应选用( )A.80mmB.60mmC.40mmD.100mm答案:D
为提高梁的整体稳定性,从用钢量的角度,经济的做法是( )。A.受压翼缘设侧向支承B.加高腹板C.加强受拉翼缘D.加强两个翼缘答案:A
轴心受拉构件按强度极限状态是( )A.毛截面的平均应力达到钢材的抗拉强度B.毛截面的平均应力达到钢材的屈服强度C.净截面的平均应力达到钢材的抗拉强度D.净截面的平均应力达到钢材的屈服强度答案:D
产生焊接残余应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A.钢材的弹性模量太高B.钢材的塑性太低C.焊缝的厚度太小D.焊接时热量分布不均答案:D
为提高梁的整体稳定性,在用钢量不变的前提下,应尽可能( )A.采用窄翼缘截面B.采用双轴对称截面C.加强受拉翼缘D.加强受压翼缘答案:D
在钢结构设计中,认为钢材是理想的弹塑性体,是指屈服点以前的材料为( )A.非弹性的B.弹性的C.弹塑性的D.塑性的答案:B
结构或节点的疲劳强度与( )关系不大。A.钢材的种类B.节点的制作工艺和质量C.应力集中系数D.应力循环次数答案:A
计算梁的( )时,应用净截面的几何参数。A.正应力B.整体稳定C.局部稳定D.剪应力答案:A
在由双角钢作为杆件的桁架结构中,通常角钢相并肢间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垫板,目的是( )A.杆件美观B.方便杆件的制作C.增加杆件截面面积D.双角钢组成共同截面工作答案:D
梁的最小高度是由( )控制的。A.整体稳定B.强度C.建筑要求D.刚度答案:D
钢结构一般不会因偶然超载或局部荷载而突然断裂破坏,这是由于钢材具有( )。A.良好的韧性B.良好的弹性C.良好的塑性D.均匀的内部组织答案:C
当构件为Q235钢材时,焊接连接时焊条宜采用( )。A.前三种型焊条均可B.E55型焊条C.E50型焊条D.E型焊条答案:D
用Q235号钢和16锰钢分别建造一轴心受压柱,其长细比相同,在弹性范围内屈曲时,前者的临界力( )后者的临界力。A.等于或接近B.无法比较C.小于D.大于答案:A
由于建筑用钢材多为塑性性能好的钢材,故应力集中的存在将( )A.降低静力承载能力B.钢材易发生塑性破坏C.提高静力承载能力D.对静力承载能力无影响答案:D
A.冷却速度太快
B.钢材的弹性模量太高
C.焊接时热量分布不均
D.焊缝的厚度太小
A、强度、刚度(长细比)
B、强度、整体稳定性、局部稳定性
C、强度、整体稳定性、刚度(长细比)
D、强度、整体稳定性、局部稳定性、刚度(长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