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
A.夏
B.商代
C.西周
D.东周
A、商代
B、夏朝
C、春秋
D、西周
西周金文与商代甲骨文比较,具有如下特点()。
A、直观表意的象形、象意结构形态减弱,便于书写的符号形态增强。
B、趋向定型化,但异体依然不少。
C、形声字大量增加。
D、在书写形式上,越来越注意字形与铭文整体的协调、美观。
《毛公鼎》为西周宣王时期的金文,()行,()字,为目前所见的西周金文中铭文最长的作品。
摘要:北京市西城区2019年高三二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019.512.在甲骨文中,“德”字左边是表示路口或行动的符号,右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上有条垂直线,意为行动要正,目不斜视。下图西周铭文的“德”字多了一个心字底,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易经》中“君子进德修业”的“德”指道德、品行。德字的嬗变可用于研究A.绘画艺术的起源B.官府垄断教育的状况C.儒家思想的渊源D.秦朝统一文字的原因13.程颢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官后曾作《秋日偶成》一诗,其中写道:“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被后人评价为“言穷理精深”。此诗作的特点是A.句式灵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B.表现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气度C.在“格物”中,贯通明“理”D.叙事抒情相结合,针砭时弊14.16世纪早期,葡萄牙人开辟了澳门到里斯本、日本长崎、菲律宾马尼拉等地的贸易航线。1567年,明朝政府准许百姓从事对外贸易。此后西班牙人也开辟了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之间的贸易。通过全球贸易渠道,大部分白银最终流入中国。此材料反映出A.澳门成为明清经营外贸的唯一港口B.明朝政府坚持一贯的对外贸易政策C.作为流通货币的白银主要产自西欧D.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15.1905年筹建同盟会时,众人对“平均地权”有疑义,为此孙中山做了解释,并最终成为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学者评价:“(民生主义)在百年之后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由此可见,孙中山的思想具有A.前瞻性B.民族性C.彻底性第1页(共9页)D.空想性16.下图是一组漫画,第一幅借“靠天吃饭”一词批评时人“不能自立”;
人民币的简写符号“¥”来源于:()
根据汉字的造字法来判断,“见(見)”是会意字,在“人”的头上加上大眼睛,突出眼睛的作用,表示“看到、看见”。()
“德”字左边的“彳”形符号表示()。
《毛公鼎》为西周宣王时期的金文,()行,()字,为目前所见的西周金文中铭文最长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