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5题共用题干)患儿,女,14岁。1年来面色逐渐苍白,半年来月经量增多。1周来反复发热。查体:贫血貌,胸部皮肤有少数出血点,肝、脾不大。血象:Hb60g/L,WBC3×109/L,血小板30×109/L。骨髓象:粒:红=100:1,未见巨核细胞。最可能的诊断是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急性白血病C.再生障碍性贫血D.急性粒细胞减少症E.败血症

题目

(34~35题共用题干)

患儿,女,14岁。1年来面色逐渐苍白,半年来月经量增多。1周来反复发热。查体:贫血貌,胸部皮肤有少数出血点,肝、脾不大。血象:Hb60g/L,WBC3×109/L,血小板30×109/L。骨髓象:粒:红=100:1,未见巨核细胞。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急性白血病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急性粒细胞减少症

E.败血症


相似考题
更多“(34~35题共用题干)患儿,女,14岁。1年来面色逐渐苍白,半年来月经量增多。1周来反复发热。查体:贫血貌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共用题干
    女性,一32岁,3年来月经量多,乏力、心悸。检查面色较苍白。血红蛋白80g/L,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7*109/L,血小板120*109/L,血清铁300μg/L

    治疗首选
    A:输血
    B:维生素B12肌内注射
    C:硫酸亚铁口服
    D:右旋糖酐铁肌注
    E:骨髓移植

    答案:C
    解析:
    答案分别为[A、C、D],本组题考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治疗药物及注意事项。(1)该患者为青年女性,有铁丢失增多的原因,表现为乏力、困倦,且Hb<110g/L(女性),且呈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血清铁下降,符合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2)治疗原则:查明病因,对因治疗是最基本和重要的治疗。对于中重度贫血(Hb在90~120g/L为轻度贫血,60~90g/L为中度,小于60g/L为重度)同时需要补铁治疗。(3)正常人维持体内铁平衡需要每天从食物摄铁1~1.5mg,孕、乳妇2~4mg;尽管空腹服用亚铁盐吸收最好,但其胃肠反应(胃灼热感、恶心、上腹不适和腹泻等)较大,使患者不能耐受,因此,建议在餐后服用,可有较好的耐受性;牛奶、蛋类、钙剂、磷酸盐、草酸盐等可抑制铁剂吸收(减少40%~50%);碳酸氢钠可与亚铁生成难溶的碳酸铁,影响铁剂的吸收;铁剂在胃肠道的吸收有黏膜自限现象,表现为铁的吸收与体内储存量有关,正常人的吸收率为10%,缺铁性贫血者为30%。

  • 第2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37岁,4年来每月月经来时经量多,有困倦、乏力的症状,面色较苍白。检查可见:血红蛋白80g/L,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7*109/L,血小板120*109/L,血清铁为300μg/L。

    根据临床表现,该患者可诊断为()。
    A、溶血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E、白血病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要点是“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中,乏力、困倦、活动耐力减退是最早和最常见症状。本患者为青年女性,有铁丢失增多的原因,有乏力、困倦的表现,面色较苍白。符合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且该患者的Hb<110g/L(女性),并呈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血清铁下降,符合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本题考查要点是“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查明病因,对因治疗是最基本和重要的治疗。对于中重度贫血(Hb在90~120g/L为轻度贫血,60~90g/L为中度,小于60g/L为重度)同时需要补铁治疗。口服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首选方法,应根据血红蛋白水平估计补铁治疗剂量。口服铁剂剂型较多,宜选用二价铁。硫酸亚铁是口服铁剂中的标准制剂,最大缺点是胃肠道不良反应明显。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本题考查要点是“缺铁性贫血的用药注意事项”。正常人维持体内铁平衡需要每天从食物摄铁1~1.5mg,孕、乳妇需要2~4mg;尽管空腹服用亚铁盐吸收最好,但其胃肠反应(胃灼热感、恶心、上腹不适和腹泻等)较大,使患者不能耐受,因此,建议在餐后服用,可有较好的耐受性;牛奶、蛋类、钙剂、磷酸盐、草酸盐等可抑制铁剂吸收(减少40%~50%);碳酸氢钠可与亚铁生成难溶的碳酸铁,影响铁剂的吸收;铁剂在胃肠道的吸收有黏膜自限现象,表现为铁的吸收与体内储存量有关,正常人的吸收率为10%,缺铁性贫血者为30%。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E。

  • 第3题:

    女,35岁。面色苍白,情绪低落,月经不规律,经量增多1年,现停经2个月,突然阴道流血3天,无腹痛。体查:贫血貌,子宫大小正常,双附件(-)。尿HCG(-)。 问:为明确诊断还需做哪些检查?护理诊断有哪些?如何护理?


    (1)该患者存在功血,结合其临床表现,最可能的是无排卵性功血。 (2)进一步明确诊断需要行诊断性刮宫术,取子宫内膜组织行活检,明确病理变化,排除肿瘤可能;其他检查项目还包括超声、宫颈黏液结晶检查、激素测定等。 (3)该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包括:焦虑;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有感染的危险;疲乏;舒适改变;知识缺乏等。

  • 第4题:

    女,13岁,1年来面色逐渐苍白,半年来月经量增多。1周来反复发热。查体:贫血貌,胸部皮肤有少数出血点,肝脾不大。血象:Hb60g/L,WBC3×10{图}/L,血小板30×10{图1}/L。骨髓象:粒比红=100:1,未见巨核细胞。

    估计住院后需用哪项治疗( )
    A.雄激素
    B.免疫抑制剂
    C.大剂量免疫球蛋
    D.糖皮质激素
    E.大剂量抗生素

    答案:A
    解析:

  • 第5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25岁。因面色苍白、头晕、乏力1年余,近1个月伴心慌就诊。结婚半年,月经初潮14岁,7天/27天,末次月经半月前,近2年月经量多,半年来更明显。贫血貌,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不黄染,口唇苍白,舌乳头正常,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化验:Hb64g/L,RBC3.0*1012/L,MCV70fl,MCH25pg,MCHC30%,WBC6.5*109/L,分类:中性分叶70%,淋巴27%,单核3%,PLT260*109/L,网织红细胞1.5%,尿蛋白(-),镜检(-),大便潜血(-),血清铁6.0μmol/L。

    该患者的贫血程度为
    A:轻度贫血
    B:中度贫血
    C:重度贫血
    D:极重度贫血
    E:增生不良性贫血

    答案:B
    解析:
    该患者化验结果显示:Hb下降,RBC下降,MCV、MCH、MCHC均明显低于参考值下限,呈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中度贫血。
    基本符合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中的第一条以及第二条至第八条中的两条:①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女性Hb<110g/L;MCV<80fl,MCH<26pg,MCHC<0.31;②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如月经过多、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口唇苍白、贫血貌等;③血清铁<10.7μmol/L。故该患者最可能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慢性渐进性缺铁的发展结果。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是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之一,也是贮存,铁缺乏的诊断标准之一,还是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的诊断标准之一。故该患者做骨髓铁染色较之其他检查确诊缺铁性贫血更有意义。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中有: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红细胞原卟啉>0.9μmol/L;血清铁蛋白<12μg/L。缺铁性贫血为增生性贫血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常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主要以红系增生为主,粒红比值降低。增生的红系细胞以中、晚幼红为主,表现为“核老质幼”的核质发育不平衡改变。
    该患者网织红细胞计数大致正常,服用铁剂后可迅速增高,常于1周左右达高峰(6%~8%)。此指标较其他指标更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