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在抗震设防7度区,桩径大于600mm的钻孔灌注桩,其配筋长度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构造钢筋的长度不宜小于桩长的适当数值,下列哪一个数值是合适的?()
第2题:
在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做法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
第3题:
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为四类,当为乙类建筑II类场地时,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
第4题:
下列可不进行抗震设计的地区是()。
第5题:
建筑抗震设防的依据是()。
第6题:
对受地震作用的桩,桩身配筋长度穿过可液化土层
承台和地下室侧墙周围回填料应松散,地震时可消能
桩身通长配筋
加大桩径,提高桩的水平承载力
第7题:
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第8题:
1/3桩长
1/2桩长
2/3桩长
3/5桩长
第9题: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的地区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地区
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地区
抗震设防烈度为11度的地区
第10题:
抗震设防烈度为5~9度
抗震设防烈度为5~8度
抗震设防烈度为5~10度
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
第11题:
8;9
9;9
9;8
8;8
第12题: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虺度计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
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和采取抗震措施
不必采取提高设防烈度的抗震措施
第13题:
按照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位于()抗震设防烈度地区内的建筑物应考虑抗震设防。
第14题:
下列()项措施对提高建筑桩基抗震性能无效。()
第15题:
适用于()地区新建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
第16题:
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分为四类。当为乙类建筑II类场地时,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
第17题:
有关变电站各类建构筑物抗震设防烈度描述,正确的是()
第18题:
对受地震作用的桩,桩身配筋长度穿过可液化土层
承台和地下室侧墙周围回填料应松散,地震时可消能
桩身通长配筋
加大桩径,提高桩的水平承载力
第19题: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计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
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和采取抗震措施
不必采取提高设防烈度的抗震措施
第20题:
位于坡地、岸边的基桩应沿桩身等截面或变截面通长配筋
摩擦型灌注桩配筋长度不应小于2/3桩长
抗拔桩应沿桩身等截面或变截面通长配筋
端承型桩应沿桩身等截面或变截面通长配筋
第21题:
对受地震作用的桩,桩身配筋长度穿过可液化土层
承台和地下室侧墙周围回填料应松散,地震时可消能
桩身通长配筋
加大桩径,提高桩的水平承载力
第22题:
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均应计算地震作用
6度设防时,Ⅰ~Ⅲ类场地上得建筑不必计算,Ⅳ类场地上得较高建筑及7~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6度不必计算,7~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6度设防时对Ⅰ、Ⅱ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Ⅲ类和Ⅳ类场地上建筑及7~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第23题:
抗震设防烈度为5度的地区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的地区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地区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