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砌体房屋屋面为带阁楼的坡屋面时,房屋总高度应从室外地面算到( )。A.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 B.屋面檐口的高度 C.屋面山尖处 D.屋面山尖墙的1/2高度处

题目
多层砌体房屋屋面为带阁楼的坡屋面时,房屋总高度应从室外地面算到( )。

A.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
B.屋面檐口的高度
C.屋面山尖处
D.屋面山尖墙的1/2高度处

相似考题
更多“多层砌体房屋屋面为带阁楼的坡屋面时,房屋总高度应从室外地面算到(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要求,正确的是(  )。

    A.8度地震区,房屋最大的宽高比限值为2.5
    B.半地下室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应从室外地面算起
    C.设构造柱的多层单面走廊房屋,房屋高宽比限值中,其总宽度包括走廊宽度
    D.8度区多层砌体房屋,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抗震横墙最大间距为15m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表F.1.3规定,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时,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应符合表F.1.3的要求为11m。当超过24m时,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6m、5m、4m和3m。所以8度区多层砌体房屋,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抗震横墙最大间距为15m。

  • 第2题: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时,下列说法( )是不对的。

    A.单面走廊房屋的总宽度不包括走廊宽度
    B.建筑平面接近正方形时,其高宽比限值可适当加大
    C.带阁楼的坡屋面,房屋总高度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
    D.屋的顶层,最大横墙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在计算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内框架房屋的总高度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房屋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
    B.对带阁楼的坡屋面房屋总高度应算到山尖墙的1/3高度处
    C.对带阁楼的坡屋面房屋总高度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
    D.带半地下室的房屋总高度应从半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7.1.2条表7.1.2注1规定,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

  • 第4题:

    顶层带阁楼的坡层面砌体结构房层,其房屋总高度应按下列何项计算?( )

    A.算至阁楼顶
    B.算至阁楼地面
    C.算至山尖墙的1/2高度处
    D.算至阁楼高度的1/22处

    答案:C
    解析:
    房屋的总高度是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

  • 第5题:

    顶层带阁楼的坡屋面砌体结构房屋,其房屋总高度应按()计算。

    • A、算至阁楼顶
    • B、算至阁楼地面
    • C、算至山尖端1/2高度处
    • D、算至阁楼高度的1/2处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多层砌体房屋为带阁楼的坡屋面时,房屋的总高度应从室外地面算到下面()位置。

    • A、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
    • B、屋面檐口的高度
    • C、屋面山尖处
    • D、屋面山尖墙的1/2高度处

    正确答案:D

  • 第7题:

    规范规定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较好的半地下室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嵌固条件较好一般是指什么情况?


    正确答案:嵌固条件较好一般指下面两种情况:
    (1)半地下室顶板(宜为现浇混凝土板)的标高在1.5m以下,地面以下开窗洞处均设有窗井墙,且窗井墙又为内横墙的延伸,如此形成加大的半地下室底盘,有利于结构的总体稳定,半地下室在土体中具有较好的嵌固作用。
    (2)半地下室的室内地面至室外地面的高度大于地下室净高的二分之一,无窗井,且地下室部分的纵横墙较密,具有较好的嵌固作用。
    在这两种嵌固条件较好情况下,带半地下室的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
    若半地下室层高较大,顶板距室外地面较高,或有较大的窗井而无窗井墙或窗井墙不与纵横墙连接,构不成扩大基础底盘的作用,周围的土体不能对多层砖房半地下室起约束作用,则此时半地下室应按一层考虑,并计入房屋总高度。

  • 第8题:

    当建筑物为坡屋面时,其建筑高度应按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确定。()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单选题
    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高度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
    A

    建筑最高点的高度

    B

    屋脊的高度

    C

    檐口的高度

    D

    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高度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

  • 第10题:

    单选题
    对带阁楼的坡屋面砌体结构,其总高度应算至()
    A

    坡屋面起坡处(檐口处);

    B

    坡屋顶最高处;

    C

    山尖墙1/3高度处;

    D

    山尖墙1/2高度处。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多层砌体房屋为带阁楼的坡屋面时,房屋的总高度应从室外地面算到下面()位置。
    A

    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

    B

    屋面檐口的高度

    C

    屋面山尖处

    D

    屋面山尖墙的1/2高度处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当建筑物为坡屋面时,其建筑高度应按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确定。()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顶层带楼阁的坡屋面砌体结构房屋,其房屋总高度应按( )计算。

    A.算至阁楼顶
    B.算至阁楼地面
    C.算至山尖墙的1/2高度处
    D.算至阁楼高度的1/2处

    答案:C
    解析:

  • 第14题:

    顶层带阁楼的坡屋面砌体结构房屋,其房屋总高度应按下列何项计算?( )

    A.算至阁楼顶
    B.算至阁楼地面
    C.算至山尖墙的1/2高度处
    D.算至阁楼高度的1/2处

    答案:C
    解析:
    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7.1.2注1。

  • 第15题:

    多层砌体房屋为带阁楼的坡面时,房屋的总高度应从室外地面算到下面哪一个位置?( )

    A.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
    B.屋面檐口的高度
    C.屋面山尖处
    D.屋面山尖墙的1/2高度处

    答案:D
    解析:
    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7.1.2条。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顸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

  • 第16题: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时,下列说法哪一项是不对的?( )

    A.单面走廊房屋的总宽度不包括走廊宽度
    B.建筑平面接近正方形时,其高宽比限值可适当加大
    C.对带阁楼的坡屋面,房屋总高度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
    D.房屋的顶层,最大横墙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7.1.4条规定,单面走廊房屋的总宽度不包括走廊宽度;当建筑平面接近正方形时,两个方向整体抗弯能力接近都较弱,高宽比可适当减小。第7.1.2条表7.1.2的注1规定,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第7.1.5条规定,多层砌体房屋的顶层,除木屋盖外的最大横墙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但应采取相应加强措施。

  • 第17题:

    对带阁楼的坡屋面砌体结构,其总高度应算至()

    • A、坡屋面起坡处(檐口处);
    • B、坡屋顶最高处;
    • C、山尖墙1/3高度处;
    • D、山尖墙1/2高度处。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高度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

    • A、建筑最高点的高度
    • B、屋脊的高度
    • C、檐口的高度
    • D、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带阁楼的多层砌体房屋的构造柱如何设置?


    正确答案:阁楼指为了有效利用坡屋顶的空间,在坡屋顶层设置水平楼板,在顶层楼层之上形成住人或储物的房间。结构计算时,不论是否住人,阁楼层均应做为一个质点考虑。带阁楼的确多层砌体房屋在设置构造时可根据阁楼层的屋面形式确定:当剖面形式为三角形,即檐口处无砖墙时,可按房屋实际层数安规范表7.3.1的要求设置构造柱并适当加强;剖面形式为屋屋形,即檐口处有砖墙时,按房屋实际层数增加一层后的层数对待。
    特别注意,不论是三角形或屋形,坡屋顶山尖墙部位均需要沿山尖墙顶设置卧梁、屋盖处设置圈梁和在山脊处设置构造柱。

  • 第20题:

    单选题
    顶层带阁楼的坡屋面砌体结构房屋,其房屋总高度应按()计算。
    A

    算至阁楼顶

    B

    算至阁楼地面

    C

    算至山尖端1/2高度处

    D

    算至阁楼高度的1/2处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7.1.2条。

  • 第21题:

    问答题
    带阁楼的多层砌体房屋的构造柱如何设置?

    正确答案: 阁楼指为了有效利用坡屋顶的空间,在坡屋顶层设置水平楼板,在顶层楼层之上形成住人或储物的房间。结构计算时,不论是否住人,阁楼层均应做为一个质点考虑。带阁楼的确多层砌体房屋在设置构造时可根据阁楼层的屋面形式确定:当剖面形式为三角形,即檐口处无砖墙时,可按房屋实际层数安规范表7.3.1的要求设置构造柱并适当加强;剖面形式为屋屋形,即檐口处有砖墙时,按房屋实际层数增加一层后的层数对待。
    特别注意,不论是三角形或屋形,坡屋顶山尖墙部位均需要沿山尖墙顶设置卧梁、屋盖处设置圈梁和在山脊处设置构造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规范规定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较好的半地下室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嵌固条件较好一般是指什么情况?

    正确答案: 嵌固条件较好一般指下面两种情况:
    (1)半地下室顶板(宜为现浇混凝土板)的标高在1.5m以下,地面以下开窗洞处均设有窗井墙,且窗井墙又为内横墙的延伸,如此形成加大的半地下室底盘,有利于结构的总体稳定,半地下室在土体中具有较好的嵌固作用。
    (2)半地下室的室内地面至室外地面的高度大于地下室净高的二分之一,无窗井,且地下室部分的纵横墙较密,具有较好的嵌固作用。
    在这两种嵌固条件较好情况下,带半地下室的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
    若半地下室层高较大,顶板距室外地面较高,或有较大的窗井而无窗井墙或窗井墙不与纵横墙连接,构不成扩大基础底盘的作用,周围的土体不能对多层砖房半地下室起约束作用,则此时半地下室应按一层考虑,并计入房屋总高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关于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和层高,下列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当无地下室时,砌体房屋的总高度是指室外地面到檐口的高度

    B

    当按现行规范的要求设置构造柱时,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和层数可较规定的限值有所提高

    C

    各层横墙很少的砌体房屋应比规定的总高度降低3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

    D

    砌体房屋的层高不宜超过4m


    正确答案: D
    解析: 对于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和宽度,对横墙较少的房屋总高度应比规定相应降低3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各层横墙很少的房屋应根据具体情况再适当降低总高度和减小层数。砖房的层高不宜超过4m,砌块房屋的层高不宜超过3.6m,房屋的高度在无地下室时,指室外地面到檐口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