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主要石门巷道的施工,该石门穿过的岩层主要是不稳定的泥岩、中等稳定的砂页岩互层和部分稳定的砂岩层,局部可能会遇到含水的断层破碎带。 设计单位所提供的支护参数为锚喷网支护,锚杆长度2.0m,间排距1.0m,锚固力不 低于80kN,直径8mm钢筋网,网格尺寸200mmX 200mm,外喷混凝土 100mm,强 度 C15。 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采取了少打眼、多装药的方法,并通过喷射 混凝土控制巷道表面平整度。另外根据巷道围岩的条件,及时变更支护参数,工作面先打 锚杆进行临时支护

题目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主要石门巷道的施工,该石门穿过的岩层主要是不稳定的泥岩、中等稳定的砂页岩互层和部分稳定的砂岩层,局部可能会遇到含水的断层破碎带。 设计单位所提供的支护参数为锚喷网支护,锚杆长度2.0m,间排距1.0m,锚固力不 低于80kN,直径8mm钢筋网,网格尺寸200mmX 200mm,外喷混凝土 100mm,强 度 C15。
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采取了少打眼、多装药的方法,并通过喷射 混凝土控制巷道表面平整度。另外根据巷道围岩的条件,及时变更支护参数,工作面先打 锚杆进行临时支护,挂网、喷混凝土在距离工作面后方50m处进行,以保证掘进与支护 的平行作业,确保施工速度。
问题
(1)该石门巷道支护参数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
(2)施工单位应如何变更支护参数?
(3)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存在哪些不正确的做法?
(4)石门巷道通过断层含水破碎带的措施是什么?


相似考题
更多“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主要石门巷道的施工,该石门穿过的岩层主要是不稳定的泥岩、中等稳定的砂页岩互层和部分稳定的砂岩层,局部可能会遇到含水的断层破碎带。 设计单位所提供的支护参数为锚喷网支护,锚杆长度2.0m,间排距1.0m,锚固力不 低于80kN,直径8mm钢筋网,网格尺寸200mmX 200mm,外喷混凝土 100mm,强 度 C15。 ”相关问题
  • 第1题:

    背景资料:
    某单位承包施工一运输大巷工程。巷道长2000m,断面为宽3600mm的半圆拱形;地质资料显示,巷道顶板为砂质泥岩与泥岩互层,6m以上是砂岩,属含水层;两帮和底板主要是软弱泥岩,遇水易泥化;进入巷道820m处有一断层。整条巷道全部采用锚喷支护,其中锚杆抗拔力为120kN。喷混凝土采用C15,喷厚为15cm。图纸会审时施工单位仅向设计提出了锚杆支护参数的意见,并认为岩性条件差,根据施工单位的经验难以实现设计的抗拔力值,要求改为80kN。设计单位最终确认了巷道围岩属软岩,确定锚杆布置确定为每断面13根,长2m,但是锚杆抗拔力仍维持原设计的120kN值。
    施工单位按照组织设计进行了两掘一喷的巷道施工,掘进循环进尺为2.2m。某月施工进尺122m,中间验收时,监理工程师查看了施工单位循环验收的记录,其中抽查的巷道净断面检查记录的情况是:基岩掘进、锚杆支护、喷混凝土支护施工时各15份,基本按巷道的均等长度分布选择。有关的记录内容如下:
    基岩掘进后的检查:在4个连续检查点中均有2个对称的岩帮测点的半侧面最小尺寸为-25~-28mm,故其巷道宽度小于设计尺寸,其余测点均为+180~+120mm,且对应点的巷道宽(高)度不小于设计值。锚杆施工后的检查:在6个连续检查点中均有3个测点的半侧面最大尺寸超过+150mm,其余测点均在+10~+120mm之间。喷混凝土施工后的检查:所有检查点均合格。
    施工到812m处时,发现巷道围岩破碎情况严重,渗水也越来越大;在业主的同意下施工单位立即进行了探水。最后探水资料显示破碎带较长且可能的涌水量较大,于是,施工单位决定采用注浆的措施,达到堵水和围岩加固的目的,最终巷道顺利通过破碎带。
    问题:
    1.施工单位应怎样解决设计单位关于维持锚杆抗拔力设计值的问题说明具体做法。在图纸会审会议上施工单位还应向业主或设计单位提出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2.分析基岩掘进、锚杆支护及喷混凝土支护三项施工中关于净断面的循环质量检查记录的合格情况,并说明理由。
    3.施工单位采取探水工作有什么缺陷根据背景的地质和水文条件,怎样做好探水钻孔的设计工作
    4.哪些参数是结束注浆工作的标准要求注浆段的掘进漏水量是多少


    答案:
    解析:
    1、对于锚杆抗拔力的问题,施工单位应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包括采用树脂药卷固结、增加锚固长度(2~3节药卷)、甚至全长锚固,在正式施工前现场进行试验或模拟试验。
    施工单位至少还应向业主或设计单位提出关于断层的详细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包括断层性质、角度、落差、与含水层关系以及通过断层带的支护设计变更情况。
    2、基岩掘进施工时,巷道净断面尺寸合格。理由:属于软岩巷道的合格要求是在考虑允许偏差下不得小于设计净断面;某4个检查点均有有2个测点不合格。考虑到本项目为主控项目,则其合格率达80%,满足75%的要求,故应评为合格,即此4个检查点均为合格检查点,该中间检查段应为合格。其余检查段无不合格情况,故该项应评为合格。锚杆支护施工,巷道净断面规格尺寸应评为合格。理由:6个检查点中每个检查点有3个测点不合格,合格率占70%,因本项目属一般项目,故6个检查点均应评为合格。三项工序检查均属于合格,故该项中间验收应列为合格。
    3、施工单位探水工作的缺陷是探水时间太迟。实际情况是已经发现巷道用水越来越大、岩层破碎情况已经非常严重时才提出探水要求。
    要做好探水工作的设计,首先要获得详细的断层资料,包括断层准确的断层线位置、性质、倾角、断距、落差等参数。根据相应的探水规程要求,探水提前距离应根据水压大小确定,至少应在10m以上,如果断层线的位置在进入巷道820m,则至少要提前到810m就开始探水。
    4、结束注浆工作的参数是注浆压力、注浆量。要求注浆段的掘进涌水量不大于5m3/h。

  • 第2题:


    (四)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斜巷工程,巷道断面20m2,倾角6,围岩为中等稳定的砂泥岩互层,无有害气体,无水。永久支护为锚喷支护,喷层厚度120mm。施工组织设计采用普通钻爆法施工,气腿凿岩机打眼,炮眼深度3.Om。施工中突然遇到断层破碎带,施工单位因无应急准备方案,仍按原方案施工,结果喷混凝土出现开裂、脱落,巷道变形等现象,且围岩破碎情况越来越严重,顶板稳定不冒落时间不足2h。施工单位经设计和监理单位同意,为安全通过破碎带采取了减少周边眼装药量,增加锚杆和喷浆紧跟迎头的支护方法,但仍发生了掘进工作面后锚杆与顶板同时冒落的冒顶事故。


    【问题】


    1.分析施工单位通过断层破碎带所采取措施的合理性及存在的不足。


    2.为安全通过断层破碎带,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和施工方法?


    3.施工单位针对冒顶事故提出索赔要求,需要准备哪些重要的索赔证据?



    答案:
    解析:

    (四)


    1.施工单位通过断层破碎带所采取措施的合理性:采用普通钻爆法施工。存在的不足:断层破碎带采用锚喷支护、气腿凿岩机打眼。


    2.为安全通过断层破碎带,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和施工方法:(1)做好人员撤离和设备的防护工作;(2)安排好避灾路线;(3)准备好排水设备;(4)加强工作面的支护;(5)进行防水设施(水闸门或水闸墙)的施工等。


    3.施工单位针对冒顶事故提出的索赔要求,需要准备的重要索赔证据包括:


    (1)双方法律关系的证明材料(招标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投标书、合同书);


    (2)索赔事由的证明;


    (3)索赔事情经过的证明;


    (4)索赔要求所相关的依据和文件;


    (5)其他类似情况的处理过程和结论。

  • 第3题: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矿井的运输石门施工任务,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主要为泥岩和煤 层,岩层遇水后易膨胀,稳定性较差,岩层倾角为20°。石门设计采用锚喷网支护,临时 支护为打锚杆,必要时喷混凝土,支护紧跟工作面。
    该施工队为加快进度,在未经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将工作面锚杆临时支护改为矿 用工字钢支架支撑,锚喷永久支护在工作面后方20m处一次完成。施工中,该施工队在 工作面无涌水时,进度正常;在部分围岩稳定地段,施工单位掘进队队长在放炮通风后直 接安排凿岩工进行打眼,以节约循环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在通过一个小断层时,由于有 水的影响,工作面发生了冒顶事故,所架设的12m临时支护全部倾倒,造成2人重伤、5 人轻伤,部分设备损坏,影响工期20天。
    问题
    (1)该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哪些做法存在安全隐患?
    (2)针对该石门巷道的施工条件,如何预防巷道冒顶事故的发生?
    (3)根据工程所出现的事故,施工单位能否向建设单位进行索赔?


    答案:
    解析:
    (1)由于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条件较差,围岩不稳定,作为施工单位,对支护方式 的修改应征得业主的同意。施工中,放炮通风后不进行安全检测,没有进行“敲帮问 顶”,直接进行钻眼作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通过断层时,由于有水的影响,围 岩很不稳定,应当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冒顶事故,而仍按正常条件施工也是隐患之一。
    (2)针对该石门巷道的施工条件,要预防巷道顶板事故,必须掌握巷道围岩的稳定状 态。放炮后首先应进行“敲帮问顶”,检査危石,同时实施临时支护,当围岩稳定性较差 时,应采用超前支护和加强支护,保证工作面的临时支护强度,这样才能保证安全施工。 如果工作面涌水会对围岩稳定性产生影响,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注浆封水、超前导水或 引水等方法。对已架设的支架要进行稳定性处理,防止倾覆。
    (3)根据工程所出现的事故,由于巷道围岩稳定性较差,施工前已经明确,遇到断层 并非不可预见,主要还是施工单位对安全重视不够而发生的冒顶事故。施工单位修改支护 参数,且未经建设单位同意。因此,该责任应当由施工单位承担,所以,施工单位不能向 任何单位进行索赔。

  • 第4题:

    背景资料来源:神州考试网某施工单位的两个施工队分别施工石门两侧东、西大巷,工程进度要求基本一致。两大巷地质条件相仿,地压情况基本相同,均采用相同设计的锚喷网支护。施工4个月后对比抽查两巷道质量检验记录发现,两巷道施工的锚杆数量、锚固力、间排距、布置方向以及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等检查内容均合格。但直观检查发现,西大巷有严重变形,喷射混凝土离层剥落,锚杆托板松动约—半(部分在工作面附近位置),且喷层普遍不平整等现象。用1m靠尺测量,最大凹凸量达320mm。现怀疑锚杆锚固力不足,各抽查检验了20根锚杆锚固力,测得结果如下:

    计算两队锚固力施工的工序能力指标。

    答案:
    解析:
    (本小题2分) ,西大巷Cp=1,东大巷Cp=33(2分)

  • 第5题:

    1.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担一矿井主要运输大巷的施工任务。运输大巷总长度1500m,直墙半圆拱形断面,净宽4.6m,净高4.2m;主要穿过的岩层为中等稳定的砂页岩互层,涌水量较小;局部要通过2个小断层,断层含水情况不明。巷道设计采用锚喷支护,螺纹钢树脂锚杆,直径18mm,描杆长度1.8m,间排距1.0m,每米巷道布置锚杆11根;喷射混凝土强度为C20,厚度100mm。计划工期15个月。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根据巷道施工的实际条件,明确了加快施工进度的若干措施:
    (1)巷道掘进钻眼爆破工作中,炮眼深度2.0m,炮眼平均间距1.0m,周边眼间距0.8m,抵抗线0.6m,周边眼装药量400g/m,实施光面爆破。(2)巷道临时支护安排在工作面爆破后的岩渣堆上进行,仅拱部打锚杆,采用普通扳手拧紧锚固。永久锚喷支护安排在工作面后方50m处进行,且与工作面出渣平行作业。(3)工作面出渣和岩渣的装运,采用侧卸式装岩机---胶带转载机---电机车加矿车机械化作业线。
    巷道掘进接近断层位置2m处停止掘进,采用小管棚注浆加固法通过断层带。
    巷道锚喷支护锚杆抗拔力及混凝土喷层强度每月检查一次,其中锚杆抗拔力每次抽查10根;喷射混凝土强度采用喷大板试验法,每次制作试件2组进行强度试验。
    在工程结束验收时,发现局部地段巷道净宽偏差达到200mm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在60mm以上,锚杆抗拔力现场实测值为设计值的80%;多数喷混凝土厚度达到了120mm。
    2.问题
    (1)巷道掘进的爆破参数能否保证实施光面爆破?说明理由
    (2)巷道支护工作安排存在哪些不合理之处?说明理由
    (3)巷道掘进通过断层带的施工方法存在哪些问题?
    (4)巷道锚喷支护的检查存在哪些问题?说明正确的做法。
    (5)该巷道施工质量是否合格?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不能保证实施光面爆破理由:①炮眼间距过大;②抵抗线偏大;③周边眼装药量偏大。
    (2)巷道支护工作安排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及理由如下:①采用普通板手拧紧锚固不合理,无法保证满足锚杆预紧力的要求。②永久支护安排在工作面后方50m处不合理。根据规程规定,应小于40m。
    (3)巷道掘进通过断层带的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如下:
    ①接近断层位置2m处才停止掘进,不安全;
    ②没有采取探水技术措施;
    ③没有根据探水结果确定堵水和过断层的技术措施。
    (4)锚杆及喷射混凝土检查数量不符合要求。正确的做法是:①锚杆每20-30m至少检查一组(且不超过300根),每组不得少于3根;②喷混土每30-50m检查不少于一组,每组试件3块。
    (5)不合格
    因为:巷道净宽差超过150m,表面平整度大于50m,锚杆抗拔力不足设计值的90%。

  • 第6题:

    对节理裂隙中等发育的中等稳定或稳定性较好的岩层,巷道跨度小于5m时,一般宜采用()

    • A、锚杆支护
    • B、单一喷射混凝土支护
    • C、锚杆喷浆联合支护
    • D、锚杆加金属网联合支护

    正确答案:B

  • 第7题:

    ()统称为喷锚支护。

    • A、喷射混凝土支护
    • B、锚杆支护
    • C、喷射混凝土与锚杆支护
    • D、钢筋混凝土支护
    • E、钢筋混凝土网喷混凝土支护

    正确答案:A,B,C,E

  • 第8题:

    问答题
    背景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矿井的运输石门施工任务,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主要为泥岩和煤层,岩层遇水后易膨胀,稳定性较差,岩层倾角为20°。石门设计采用锚喷网支护,临时支护为打锚杆,必要时喷混凝土,支护紧跟工作面。该施工队为加快进度,在未经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将工作面锚杆临时支护改为矿用工字钢支架支撑,锚喷永久支护在工作面后方20m处一次完成。施工中,该施工队在工作面无涌水时,进度正常;在部分围岩稳定地段,施工单位掘进队队长在放炮通风后直接安排凿岩工进行打眼,以节约循环时间,加快施工进度;掘进中利用凿岩机接长钎杆进行探水;在通过一个小断层时,由于有水的影响,工作面发生了冒顶事故,伴有小股突水,所架设的12m临时支护全部倾倒,造成2人重伤、5人轻伤,部分设备损坏,部分巷道淹没,造成损失,影响工程进度。问题(1)该施工单位在掘进、支护施工中哪些做法存在安全隐患?(2)针对该石门巷道的施工条件,如何预防巷道冒顶事故的发生?(3)防治水存在哪些不妥?正确做法应该如何操作?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矿井的运输石门施工任务,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主要为泥岩和煤层,岩层遇水后易膨胀,稳定性较差,岩层倾角为20°。石门设计采用锚喷网支护,临时支护为打锚杆,必要时喷混凝土,支护紧跟工作面。 该施工队为加快进度,在未经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将工作面锚杆临时支护改为矿用工字钢支架支撑,锚喷永久支护在工作面后方20m处一次完成。施工中,该施工队在工作面无涌水时,进度正常;在部分围岩稳定地段,施工单位掘进队队长在放炮通风后直接安排凿岩工进行打眼,以节约循环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在通过一个小断层时,由于有水的影响,工作面发生了冒顶事故,所架设的12m临时支护全部倾倒,造成2人重伤、5人轻伤,部分设备损坏,影响工期20天,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 根据工程所出现的事故,施工单位能否向建设单位进行索赔?为什么?

    正确答案: 解析: 施工单位不能进行索赔。因为由于巷道围岩稳定性较差,施工前已经明确,遇到断层并非不可预见,主要还是施工单位对安全重视不够而发生的冒顶事故,施工单位修改支护参数,且未经建设单位同意,因此,该责任应当由施工单位承担,所以,施工单位不能向任何单位进行索赔。
    解析: 解析: 施工单位不能进行索赔。因为由于巷道围岩稳定性较差,施工前已经明确,遇到断层并非不可预见,主要还是施工单位对安全重视不够而发生的冒顶事故,施工单位修改支护参数,且未经建设单位同意,因此,该责任应当由施工单位承担,所以,施工单位不能向任何单位进行索赔。

  • 第10题:

    问答题
    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矿井的运输石门施工任务,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主要为泥岩和煤层,岩层遇水后易膨胀,稳定性较差,岩层倾角为20°。石门设计采用锚喷网支护,临时支护为打锚杆,必要时喷混凝土,支护紧跟工作面。 该施工队为加快进度,在未经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将工作面锚杆临时支护改为矿用工字钢支架支撑,锚喷永久支护在工作面后方20m处一次完成。施工中,该施工队在工作面无涌水时,进度正常;在部分围岩稳定地段,施工单位掘进队队长在放炮通风后直接安排凿岩工进行打眼,以节约循环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在通过一个小断层时,由于有水的影响,工作面发生了冒顶事故,所架设的12m临时支护全部倾倒,造成2人重伤、5人轻伤,部分设备损坏,影响工期20天,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 该石门巷道的施工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正确答案: 解析: 放炮后首先应进行“敲帮问顶”;检查危石,同时实施临时支护;当围岩稳定性较差时,应采用超前支护和加强支护,保证工作面的临时支护强度;如果工作面涌水会对围岩稳定性产生影响,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注浆封水、超前导水或引水等方法;对已架设的支架要进行稳定性处理,防止倾覆。
    解析: 解析: 放炮后首先应进行“敲帮问顶”;检查危石,同时实施临时支护;当围岩稳定性较差时,应采用超前支护和加强支护,保证工作面的临时支护强度;如果工作面涌水会对围岩稳定性产生影响,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注浆封水、超前导水或引水等方法;对已架设的支架要进行稳定性处理,防止倾覆。

  • 第11题:

    问答题
    背景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巷道工程,巷道断面20m2,倾角6°,围岩为中等稳定的砂泥岩互层,无有害气体,无水。永久支护为锚喷支护,喷层厚度120mm。施工组织设计采用普通钻爆法施工,气腿凿岩机打眼,炮眼深度3.0m。施工中突然遇到断层破碎带,施工单位因无应急准备方案,仍按原方案施工,结果喷混凝土出现开裂、脱落,巷道变形等现象,且围岩破碎情况越来越严重,顶板稳定不冒落时间不足2h。为安全通过破碎带,施工单位经设计和监理单位同意,采取了减少周边眼装药量,增加锚杆和喷浆紧跟迎头的支护方法,但仍发生了掘进工作面后锚杆与顶板同时冒落的冒顶事故。问题1.分析施工单位通过断层破碎带所采取措施的合理性及存在的不足。2.为安全通过断层破碎带,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施工方法?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矿井的运输石门施工任务,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主要为泥岩和煤层,岩层遇水后易膨胀,稳定性较差,岩层倾角为20°。石门设计采用锚喷网支护,临时支护为打锚杆,必要时喷混凝土,支护紧跟工作面。该施工队为加快进度,在未经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将工作面锚杆临时支护改为矿用工字钢支架支撑,锚喷永久支护在工作面后方20m处一次完成。施工中,该施工队在工作面无涌水时,进度正常;在部分围岩稳定地段,施工单位掘进队队长在放炮通风后直接安排凿岩工进行打眼,以节约循环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在通过一个小断层时,由于有水的影响,工作面发生了冒顶事故,所架设的12m临时支护全部倾倒,造成2人重伤、5人轻伤,部分设备损坏,影响工期20天,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问题:1、该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哪些做法存在安全隐患?2、该石门巷道的施工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3、根据工程所出现的事故,施工单位能否向建设单位进行索赔?为什么?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关于巷道锚喷支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A、锚杆长度不得小于2m,锚固力不得低于100kN
    B、喷射混凝土支护厚度不低于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5
    C、在松软破碎的岩层中可采用超前锚杆进行预先护顶
    D、在动压巷道中,宜采用锚喷网联合支护

    答案:A
    解析:
    【考点】巷道锚喷支护的相关规定【解析】锚喷支护是锚杆支护和喷射混凝土支护,必要时还加设金属网进行联合支护的合称。根据《锚杆喷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喷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对于竖井及重要隧洞和斜井工程,喷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喷混凝土的1d期龄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5MPa。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其抗拉强度不应低于2MPa。喷射混凝土的支护厚度,最小不应低于50mm,最大不应超过200mm。答案A不符合巷道喷锚支护的要求,其余选项均符合要求。

  • 第14题:

    1.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矿井的运输石门施工任务,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主要为泥岩和煤层,岩层遇水后易膨胀,稳定性较差,岩层倾角为20°。石门设计采用锚喷网支护,临时支护为打锚杆,必要时喷混凝土,支护紧跟工作面。
    该施工队为加快进度,在未经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将工作面锚杆临时支护改为矿用工字钢支架支撑,锚喷永久支护在工作面后方20m处一次完成。施工中,该施工队在工作面无涌水时,进度正常;在部分围岩稳定地段,施工单位掘进队队长在放炮通风后直接安排凿岩工进行打眼,以节约循环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在通过一个小断层时,由于有水的影响,工作面发生了冒顶事故,所架设的12m临时支护全部倾倒,造成2人重伤、5人轻伤,部分设备损坏,影响工期20天。
    2.问题
    (1)该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哪些做法存在安全隐患?
    (2)针对该石门巷道的施工条件,如何预防巷道冒顶事故的发生?
    (3)根据工程所出现的事故,施工单位能否向建设单位进行索赔?


    答案:
    解析:
    P275-276
    (1)由于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条件较差,围岩不稳定,作为施工单位,对支护方式的修改应征得业主的同意。施工中,放炮通风后不进行安全检测,没有进行“敲帮问顶”,直接进行钻眼作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通过断层时,由于有水的影响,围岩很不稳定,应当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冒顶事故,而仍按正常条件施工也是隐患之一。(2)针对该石门巷道的施工条件,要预防巷道顶板事故,必须掌握巷道围岩的稳定状态。放炮后首先应进行“敲帮问顶”,检查危石,同时实施临时支护,当围岩稳定性较差时,应采用超前支护和加强支护,保证工作面的临时支护强度,这样才能保证安全施工。如果工作面涌水会对围岩稳定性产生影响,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注浆封水、超前导水或引水等方法。对已架设的支架要进行稳定性处理,防止倾覆。
    (3)根据工程所出现的事故,由于巷道围岩稳定性较差,施工前已经明确,遇到断层并非不可预见,主要还是施工单位对安全重视不够而发生的冒顶事故。施工单位修改支护参数,且未经建设单位同意。因此,该责任应当由施工单位承担,所以,施工单位不能向任何单位进行索赔。

  • 第15题:

    地下洞室的锚固方法不包括()

    A、喷混凝土支护
    B、锚杆支护
    C、喷混凝土锚杆钢筋网支护
    D、喷砂浆支护

    答案:D
    解析:
    锚喷支护是应用锚杆(索)与喷射混凝土形成复合体加固岩体的措施,是喷混凝土支护、锚杆支护、喷混凝土锚杆支护、喷混凝土锚杆钢筋网支护和喷混凝土锚杆钢拱架支护等不同支护形式的统称

  • 第16题:

    背景资料来源:神州考试网某施工单位的两个施工队分别施工石门两侧东、西大巷,工程进度要求基本一致。两大巷地质条件相仿,地压情况基本相同,均采用相同设计的锚喷网支护。施工4个月后对比抽查两巷道质量检验记录发现,两巷道施工的锚杆数量、锚固力、间排距、布置方向以及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等检查内容均合格。但直观检查发现,西大巷有严重变形,喷射混凝土离层剥落,锚杆托板松动约—半(部分在工作面附近位置),且喷层普遍不平整等现象。用1m靠尺测量,最大凹凸量达320mm。现怀疑锚杆锚固力不足,各抽查检验了20根锚杆锚固力,测得结果如下:

    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东、西两大巷锚杆锚固力试验结果的直方图。

    答案:
    解析:
    (本小题2分)(分组序号可对应写成锚固力分组)

  • 第17题:

    背景资料来源:神州考试网某施工单位的两个施工队分别施工石门两侧东、西大巷,工程进度要求基本一致。两大巷地质条件相仿,地压情况基本相同,均采用相同设计的锚喷网支护。施工4个月后对比抽查两巷道质量检验记录发现,两巷道施工的锚杆数量、锚固力、间排距、布置方向以及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等检查内容均合格。但直观检查发现,西大巷有严重变形,喷射混凝土离层剥落,锚杆托板松动约—半(部分在工作面附近位置),且喷层普遍不平整等现象。用1m靠尺测量,最大凹凸量达320mm。现怀疑锚杆锚固力不足,各抽查检验了20根锚杆锚固力,测得结果如下:

    根据直方图或工序能力指标,比较两施工队施工能力的差异,说明西大巷施工队锚杆施工技术能力存在的问题(至少两项)。

    答案:
    解析:
    (本小题6分)西大巷锚固力施工的工序能力指数低于东大巷(或答西大巷的标准差、极差大于东大巷),因此东大巷工序能力强于西大巷(2分)。 工序能力低说明该队施工操作技术水平不稳定(2分),操作水平差异大(2分),操作不规范(2分)(上述三项最多计两项,共4分)。

  • 第18题:

    锚固按结构形式分为()、()、()及()四类;其中()是喷混凝土支护、锚杆支护、喷混凝土与锚杆支护、钢筋网的统称。


    正确答案:抗滑桩;锚洞;喷锚支护;预应力锚固;喷锚支护

  • 第19题:

    常用的锚喷支护类型有:喷射混凝土支护、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支护、锚杆喷混凝土支护、锚杆钢筋网喷混凝土联合支护、锚喷加设钢拱架式设置仰拱。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填空题
    锚固按结构形式分为()、()、()及()四类;其中()是喷混凝土支护、锚杆支护、喷混凝土与锚杆支护、钢筋网的统称。

    正确答案: 抗滑桩,锚洞,喷锚支护,预应力锚固,喷锚支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矿井的运输石门施工任务,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主要为泥岩和煤层,岩层遇水后易膨胀,稳定性较差,岩层倾角为20°。石门设计采用锚喷网支护,临时支护为打锚杆,必要时喷混凝土,支护紧跟工作面。 该施工队为加快进度,在未经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将工作面锚杆临时支护改为矿用工字钢支架支撑,锚喷永久支护在工作面后方20m处一次完成。施工中,该施工队在工作面无涌水时,进度正常;在部分围岩稳定地段,施工单位掘进队队长在放炮通风后直接安排凿岩工进行打眼,以节约循环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在通过一个小断层时,由于有水的影响,工作面发生了冒顶事故,所架设的12m临时支护全部倾倒,造成2人重伤、5人轻伤,部分设备损坏,影响工期20天,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 该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哪些做法存在安全隐患?

    正确答案: 解析:由于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条件较差,围岩不稳定,作为施工单位,对支护方式的修改应征得业主的同意。施工中,放炮通风后不进行安全检测,没有进行“敲帮问顶”,直接进行钻眼作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通过断层时,由于有水的影响,围岩很不稳定,应当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冒顶事故。
    解析: 解析:由于该石门所穿过的岩层条件较差,围岩不稳定,作为施工单位,对支护方式的修改应征得业主的同意。施工中,放炮通风后不进行安全检测,没有进行“敲帮问顶”,直接进行钻眼作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通过断层时,由于有水的影响,围岩很不稳定,应当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冒顶事故。

  • 第22题:

    单选题
    井巷工程中,锚注支护主要应用于( )。
    A

    不稳定岩层,或者松软破碎岩层中的巷道 

    B

    稳定岩层 

    C

    稳定巷道 

    D

    采区巷道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煤矿所穿过的岩层比较复杂,设计石门支护结构主要采用锚杆和喷射素混凝土支护;对于巷道支护,喷射素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

    Cl0

    B

    C15

    C

    C20

    D

    C25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