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294-2014)第9.2.6条规定,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砌体,应按()构造柱混凝土的顺序施工。A、先砌墙后浇筑B、先砌墙后抹平C、先抹平后浇筑D、先抹平后砌墙

题目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294-2014)第9.2.6条规定,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砌体,应按()构造柱混凝土的顺序施工。

A、先砌墙后浇筑

B、先砌墙后抹平

C、先抹平后浇筑

D、先抹平后砌墙


相似考题
更多“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294-2014)第9.2.6条规定,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砌体,应按()构造柱混凝土的顺序施工。 ”相关问题
  • 第1题:

    加强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抵抗地震能力的构造措施有()。

    A、提高砌体材料的强度
    B、增大楼面结构厚度
    C、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D、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
    E、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并与构造柱连接起来

    答案:C,D,E
    解析:
    多层砌体房屋结构材料脆性大,抗拉、抗剪能力低,抵抗地震的能力差。可采取的抗震措施为:
    (1)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减少墙身的破坏,并改善其抗震性能,提高延性。
    (2)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连接起来,增强了房屋的整体性,改善了房屋的抗震性能,提高了抗震能力。
    (3)加强墙体的连接,楼板和梁应有足够的支承长度和可靠连接。
    (4)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等。

  • 第2题:

    加强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抵抗地震能力的构造措施有( )。
    A.提高砌体材料的强度 B.增大楼面结构厚度
    C.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D.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
    E.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并与构造柱连接起来


    答案:C,D,E
    解析: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采取如下措施:(1)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减少墙身的破坏,并改善其抗震性能,提高延性。(2)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连接起来增强了房屋的整体性,改善了房屋的抗震性能,提高了抗震能力。(3)加强墙体的连接,楼板和梁应有足够的支承长度和可靠连接。(4)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等。

  • 第3题:

    在砌体结构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后,砌体受到约束,抗震性能的到改善。()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加强房屋的整体性,提高砌体的受剪承载力(10%-30%),对砌体有约束作用,提高砌体的变形能力,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设置圈梁的作用:增加纵横墙体的连接,加强整个房屋的整体性;圈梁可箍住楼盖,增强其整体刚度;减小墙体的自由长度,增强墙体的稳定性;可提高房屋的抗剪强度,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减小构造柱计算长度。

  • 第4题:

    加强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抵抗地震力的构造措施有()。

    A.提高砌体材料强度
    B.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连接起来
    C.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D.加强楼梯间整体性
    E.设置必要的防震缝

    答案:B,C,D,E
    解析:
    多层砌体房屋的破坏部位主要是墙身,楼盖本身破坏较轻。采取如下抗震措施:
    (1)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减少墙身的破坏,并改善其抗震性能,提高延性。
    (2)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连接起来,增强了房屋的整体性。
    (3)加强墙体的连接,楼板和梁应有足够的支撑长度和可靠连接。
    (4)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
    (5)不论什么结构形式,均可设置防震缝以有利于抗震。

  • 第5题:

    加强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抵抗地震能力的构造措施有()。2012年

    A、提高砌体材料的强度
    B、增大楼面结构厚度
    C、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D、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
    E、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并与构造柱连接起来

    答案:C,D,E
    解析:
    多层砌体房屋是我们目前的主要结构类型之一。但是这种结构材料脆性大,抗拉、抗剪能力低,抵抗地震的能力差。震害表明,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多层砌体房屋的破坏部位主要是墙:陪,楼盖本身的破坏较轻。因此,采取如下措施: (1)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减少墙身的破坏,并改善其抗震性能,提高延性; (2)设置钢筋混凝士圈梁与构造柱连接起来,增强了房屋的整体性,改善了房屋的抗震倒能,提高了抗震能力; (3)加强墙体的连接,楼板和梁应有足够的支承长度和可靠连接; (4)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