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强夯法振动影响安全距离()。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强夯法施工要点中,正确的是( )。

    A.降水联合低能级强夯法处理地基时必须设置合理的降排水体系,包括降水系统和排水系统
    B.低能级强夯应采用“少击多遍,先轻后重”的原则进行施工,施工时据临近建筑物由近向远夯击
    C.当地下水位距地表3m以下且表层为非饱和土时,可直接进行夯击
    D.抽真空设备一套设备有效控制面积一般为600~800m㎡
    E.强夯振动的安全距离一般为10~15m,强夯置换施工按由内向外、隔行跳打的原则完成全部夯点得施工

    答案:A,B,E
    解析:
    降水联合低能级强夯法处理地基时必须设置合理的降排水体系,包括降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低能级强夯应采用“少击多遍,先轻后重”的原则进行施工。当地下水位距地表2m以下且表层为非饱和土时,可直接进行夯击。强夯振动的安全距离一般为10~15m。强夯置换施工按由内向外、隔行跳打的原则完成全部夯点得施工。施工时据临近建筑物由近向远夯击。

  • 第2题:

    对于湿陷性黄土的处理方法有()等。

    A、灰土垫层法
    B、强夯法
    C、灰土挤密法
    D、预浸法
    E、振动压实法

    答案:A,B,C,D
    解析: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除采用防止地表水下渗的措施外,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采取换土法、强夯法、挤密法、预浸法、化学加固法等因地制宜进行处理,并采取防冲、截排、防渗等防护措施。加筋土挡土墙是湿陷性黄土地区得到迅速推广的有效防护措施。

  • 第3题:

    强夯时为减少对周围邻近构筑物的振动影响, 常采用在夯区周围采取什么措施?

    A.降水

    B.降低夯击能量

    C.挖隔振沟

    D.钻孔


    C

  • 第4题:

    关于强夯法地基处理,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为减小强夯施工对邻近房屋结构的有害影响,强夯施工场地与邻近房屋之间可设置隔振沟
    B、强夯的夯点布置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
    C、强夯法处理砂土地基时,两遍点夯之间的时间间隔必须大于7d
    D、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与加固范围内地基土的性质有关

    答案:C
    解析:
    A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条文说明第6.3.1条规定,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第6.3.10条规定,当强夯施工所引起的振动和侧向挤压对临近建构筑物产生不利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等隔振或防振措施。
    B项,根据第6.3.3条第6款规定,强夯法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深度的1/2~2/3,且不应小于3m。
    C项,根据第6.3.3条第4款规定,强夯法地基处理时,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2~3)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
    D项,根据第6.3.3条条文说明规定,实际上影响有效加固深度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夯锤重和落距以外,夯击次数、锤底单位压力、地基土性质、不同土层的厚度和埋藏顺序以及地下水位等都与加固深度有着密切关系。

  • 第5题:

    将重锤提起,从一定高度下落,对地基土施加冲击和振动能量,使地基土夯实的方法—强夯法。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