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齐家诚意
B.平天下
C.正心
D.治国
第1题:
《礼记 。大学》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这八个条目所代表的人生境界,实质上是三个层次道德的统一,也就是基本道德、中德、大德三者统一。这里的大德是指()
第2题:
三纲八目中的“三纲”指明德、新民、至善。“八目”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是最高境界,八目是具体实现步骤。
第3题:
朱熹在他所著的《大学章句》中,把《大学》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把“格物”、“致知”、“()”、“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称为“大学之条目”。后人称之为“三纲领八条目”,简称“三纲八目”。
第4题:
《大学》中的八条目是指()。
第5题:
“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6题: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第7题:
《大学》提出教育的基本步骤“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
第12题: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崇礼恒德居敬持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13题:
儒家经典《大学》中提出了古代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14题:
《大学》的内在结构有“三纲八目”,其中八目不包括()
第15题:
儒家推崇的修身次序正如《大学》中提到的一样,即依次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16题:
《大学》的“三纲八目”不包括()。
第17题:
“三纲八目”的内容是:三纲: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18题:
我国儒家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思想中提出的()是做事的要求。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修身
进学
为官
第21题:
《论语》
《孟子》
《礼记》
《中庸》
第22题:
第23题:
修身
立言
立德
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