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员在设计样本时,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包括( )。
A、审计目标和分层
B、可信赖程度、可容忍误差和预期总体误差
C、审计对象总体与抽样单位
D、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第1题:
审计人员认为抽样结果可以达到审计目的而愿意接受的审计对象总体的最大误差( )
A.标准误差
B.可容忍性误差
C.标准方差
D.预期总体误差
第2题:
审计人员依据不同的要求和方法,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若干( ),就构成了不同的( )。
A.抽样风险
B.可容忍误差
C.抽样单位
D.样本
第3题:
()与样本量呈反向变动关系。
第4题:
在以下因素中,除()外,均与样本成正向关系。
第5题:
在确定样本量时,审计人员应考虑()。
第6题:
审计人员认为抽样结果可以达到审计目的而愿意接受的审计对象总体的最大误差()
第7题:
在实施审计抽样时,()不是每次抽样都必须考虑的,而是需要根据抽样总体的变异性决定是否进行。
第8题:
确定可信赖程度
确定可接受的抽样风险
对总体进行分层
确定可容忍误差
第9题:
标准误差
可容忍性误差
标准方差
预期总体误差
第10题:
审计目标和分层
可信赖程度、可容忍误差和预期总体误差
审计对象总体与抽样单位
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第11题:
抽样风险
可容忍误差
抽样单位
样本
第12题:
预期总体误差
可信赖程度
检查风险
抽样风险
第13题:
样本量大小与()成正向关系。
A、可信赖程度
B、可容忍误差
C、预期总体误差
D、抽样风险
第14题:
第15题:
审计人员在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以形成审计结论时,具体的程序和内容包括()。
第16题:
审计人员对公司的大量的、正态分布的应收帐款文档进行检测。审计目标是检测期末余额和应收款过帐错误率。应收款过帐程序的预期总体错误率3%,若审计人员确认可容忍误差率为5%,审计人员应使用以下哪种抽样方式测试实际错误率?()
第17题:
审计人员依据不同的要求和方法,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若干(),就构成了不同的()。
第18题:
审计人员在设计样本时,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包括()。
第19题:
在审计抽样中需要确定样本规模时,()与样本规模成反方向变动。
第20题:
可靠程度和抽样风险
可容忍误差
预计总体误差
总体规模
第21题:
分析样本误差
推断总体误差
重估抽样风险
形成审计结论
撰写审计报告
第22题:
可容忍误差
总体规模
预期总体误差
可信赖程度
第23题:
可接受的抽样风险
可信赖程度
可容忍误差
预期总体误差
第24题:
审计总体
可容忍误差
可靠程度
抽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