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S1(O1-X-O2);RS2(O3--O4)
B、RS1(X-O1);RS2(O2)
C、RS1(O1-X1-O2);RS2(O3-X2-O4);RS3(O5-X3-O6)
D、RS1(O1-X-O2);RS2(O3--O4);RS3(X-O5);RS4(O6)
第1题:
A.层次结构模式
B.客户/服务模式
C.对称多处理模式
D.对象模式
第2题:
描述多重基线被试间设计,多重基线情景间设计以及多重基线行为间设计之间的区别?
多重基线设计:是在同一研究中A-B设计的重复。在基础的多重设计中,研究者同时对两个或更多的基础基线表现进行重复的测量,在获得一个稳定的、可预测的基线后实施干预(自变量),并记录这段时间内所得的结果,以证明干预的效果。(指在同一行为改变方案中,必须同时建立和测量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行为基线。)
(1)跨行为多重基线设计:即在相同情境中对同一个人的两个或更多的目标进行相同的处理
(2)跨情境多重基线设计:即在两种或更多的情境下对目标行为进行相同的干预
(3)跨被试多重基线设计:即在相同情境下对两个或更多个体的目标行为进行相同的干预。
略
第3题:
赖利夫妇的模式揭示了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
第4题:
第5题:
多重基线设计
所谓多重基线设计,就是指在同一行为改变方案中,必须同时建立和测量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行为基线。这些行为基线可以针对不同的患者,也可以针对不同的目标行为,或者针对不同的实验条件。由于针对性的不同,故多重基线设计可依此又分为多重对象设计、多重行为设计和多重条件设计等三种不同的实验设计模式。
略
第6题:
Android采取界面和逻辑分开处理的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