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析中通常将目的论与义务论的标准结合起来,在关心政策结果是否有效的同时,又关注政策过程是否公正。()
第1题:
政策分析中的价值分析标准有:
A、义务论标准
B、目的论标准
C、本质论标准
D、品德论
第2题:
衡量公共政策创新的标准有()
A、是否与原有的公共政策有根本性的差异
B、是否解决了特定的公共政策问题
C、是否建立了新的公共政策秩序
D、是否改变了政策的主体
第3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政策评估的价值标准。
第4题:
社会政策行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政策目标,属于社会政策评估的行动标准()
第5题:
在政策评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是评估()
第6题:
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
第7题:
评估公共政策模型的标准包括()。
第8题:
"政策是否坚持了社会公正的原则"这是本着政策评估的哪一标准()
第9题:
政治型公共政策分析人员的特征()。
第10题:
这项标准的确立是为了衡量政策所取得的成果,是在比较政策的实际结果和理想结果之后,对政策达到预期目的的程度和范围进行分析。这里的“标准”指的是哪项标准()
第11题:
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
第12题:
政策制定过程在认识论上是一个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过程
政策制定过程在认识论上是一个从“形而上’’到。彤而下”的过程
政策执行过程在认识论上是一个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过程
政策执行过程在认识论上是一个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过程
整个政策过程在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的关系上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第13题:
A.政府政策是否有效
B.政府为民办了多少实事
C.政府政策是否按时执行
D.政府决策是否民主
第14题:
第15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政策评估事实标准的是()。
第16题:
判断政策否更佳的基本标准是在同样的政策费用支出下是否收到更好的政策效果。
第17题:
政策监控主体在政策过程中,为了保证政策的权威性、合法性和政策的有效执行,为达成特定的政策目标而对政策过程尤其是执行过程的偏差的发现与纠正的行为是()。
第18题:
公共政策学的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性是指()。
第19题:
在货币领域,对内的政策目标与对外的政策目标是否存在冲突?是否能够使之统一?
第20题:
公共政策分析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的过程。通常包括()
第21题:
政策评估的前提与依据是()
第22题:
每一个作业的控制政策和程序如何
作业控制是否能有效降低已辩认出来的风险
控制的设计是否有效
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否已予以执行
控制政策和程序执行的结果如何
第23题:
政策效率
政策效益
政策影响
回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