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述旋毛虫的流行病学特点。

题目

详述旋毛虫的流行病学特点。


相似考题
更多“详述旋毛虫的流行病学特点。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详述细颈囊尾蚴的流行病学特点。


    参考答案:患犬粪便中排出绦虫的节片或虫卵,随着终宿主的活动污染了牧场、饲料和饮水而使猪、羊等中间宿主遭受感染。另外,本病属疫源性寄生虫病,在远离人们生活的牧地及山林中,野生的肉食兽也可带有此病原,一旦家畜进入其流行圈内,也可感染本病。细颈囊尾蚴主要感染猪、羊,其它动物如牛、骆驼、马、兔、鸡和一些啮齿类也可感染。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各地普遍流行,凡是有犬的地方,均可发现本病。由于人们缺乏防治本病的卫生知识,每逢农村宰猪或牧区宰羊时,犬多守立于旁,凡不能食用的废弃内脏便丢弃在地,任犬吞食,这是犬易于感染泡状带绦虫的主要原因。

  • 第2题:

    详述弓形虫的流行病学特点。


    参考答案:(1)流行情况弓形虫病呈世界性分布,许多哺乳类、鸟类和爬行类动物都有自然感染。可自然感染的动物有猪、黄牛、水牛、马、山羊、绵羊、鹿、兔、猫、犬、鸡等16种动物。各种家畜中以猪的感染率较高。实验动物中以小白鼠、地鼠最敏感。
    (2)传染源病畜和带虫动物是弓形虫病的传染来源。猫是各种易感动物的主要传染源,感染的猫一天可排出1000万个卵囊,排囊可持续约10~20d。卵囊具双层囊壁,对酸、碱、消毒剂均有相当强的抵抗力。对干燥和热的抵抗力较差。弓形虫的卵囊可被某些食粪甲虫、蝇、蟑螂和蚯蚓机械性传播,但包囊在冰冻和干燥条件下不易生存。速殖子的抵抗力较差。
    (3)感染途径经口感染是弓形虫病感染的主要方式。自然条件下肉食动物一般是吃到肉中的速殖子或包囊而感染,草食兽一般是通过污染了卵囊的水草而感染,杂食兽则两种方式兼有。在自然界,猫科动物和鼠类之间的传播循环是主要的天然疫源。孕畜感染弓形虫后,可以经胎盘传给后代,使其后代发生先天性感染。速殖子可通过有损伤的皮肤、黏膜进入人、
    畜体内,而引起感染。

  • 第3题:

    详述猪蛔虫的流行病学特点。


    参考答案:(1)传染源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饮水、泥土、乳汁和含有感染性幼虫的贮藏宿主等都可以成为猪感染蛔虫的来源。
    (2)传播途径猪蛔虫主要是经口感染,猪只由于采食了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饮水、泥土或猪粪等,或是母猪的乳房沾染虫卵后,仔猪吸奶时受感染,或是感染性虫卵被蚯蚓、甲虫等贮藏宿主吃食,虫卵在其体内孵化为第二期幼虫后,保持着对猪的感染力。
    (3)易感宿主主要是猪,特别以3~6个月的仔猪最为易感。感染性的猪蛔虫卵对兔、鼠等动物以及人同样具有感染性,但在其体内多只是幼虫阶段的发育,不能发育到成虫阶段。
    (4)流行情况猪蛔虫病流行传播甚广,养猪的地方几乎都有该病的发生,主要原因是:该寄生虫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再加上雌虫产卵多,每条雌虫每日可产10~200万,而且虫卵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15%的硫酸和硝酸、2%的福尔马林均不能杀死虫卵,所以导致本病广泛流行。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营养缺乏,饲料中缺少维生素和矿物质,猪只过于拥挤等情况均可加剧猪蛔虫发病的严重程度。

  • 第4题:

    详述华枝睾吸虫的流行病学特点。


    参考答案:本病主要流行于东亚诸国,如日本、朝鲜、越南、老挝和我国等。国内分布极广,除青海、西藏和宁夏外,其余28个省、市、区均有报道。本病在我国流行的因素有:
    (1)宿主动物种类多华枝睾吸虫除主要寄生于人、犬、猫、猪外,多种野生哺乳动物,如狐、獾、貂、鼬、水獭、豹猫、小灵猫、鼠类、虎、海豹等均可感染。且常常感染率也高。
    (2)人畜粪便未经处理进入水域各地用人畜粪便直接施用于田间作肥料,有的地区在鱼塘边修建厕所,或将猪舍盖在鱼塘边,或用人、畜粪便作鱼饵,野生动物宿主四处排粪,这些都造成了虫卵入水,为中间宿主的感染创造了条件。
    (3)中间宿主种类多、分布广我国已报道的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蛳)有3科6属9种,这些螺蛳生活于静水或缓流的水田、池塘、湖泊、小溪、沟渠、河流中,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作为第二中间宿主的淡水鱼、虾,种类多,分布广,我国各地普遍养殖的鲫鱼、鲤鱼、草鱼、青鱼、鲢鱼、鱅鱼、鳊鱼和分布广、数量多的一些野杂鱼,如麦穗鱼、鰟鮍、鲦鱼、棒花鱼等都是其第二中间宿主。
    (4)人和动物食生或半生的鱼虾用生的鱼虾喂犬、猫,或犬、猫自行在水边捞食鱼虾;猪散放吃到鱼虾,或用小鱼虾及其下脚喂猪;食鱼的动物,如鼬、獾、貂、野猫、狐狸等吃生鱼虾,这都造成了动物的感染。人的感染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如食生鱼片、生鱼粥、生虾、鱼火锅或烧制鱼时未煮熟;儿童在河沟、池塘、稻田捕捉小鱼烧烤时未烧熟即食之;或捕鱼时用嘴衔鱼,或搬运、出售、捕捉鱼虾时囊蚴污染手而后送入口中。
    我国水域辽阔,养鱼事业发达,多种食用鱼和一些小杂鱼同赤豆螺、纹沼螺、长角涵螺生活在同一水域,这些地区如有感染华枝睾吸虫的人和动物,含虫卵的粪便污染了水域,人、畜吃生或半生的鱼虾,即会造成本病的流行。

  • 第5题:

    详述鸡球虫的流行病学特点。


    参考答案:鸡球虫是宿主特异性和寄生部位特异性都很强的原虫,鸡是各种鸡球虫的唯一宿主。养鸡生产中一般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为主。所有日龄和品种的鸡都有易感性。球虫病一般暴发于3~6周龄的雏鸡,2周龄以内的雏鸡很少发病,毒害艾美耳球虫常危害8~18周龄的鸡。
    病鸡排出卵囊达数月之久,因而是主要传染源。鸡通过摄入有活力的孢子化卵囊遭受感染,被粪便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土壤或器具等都有卵囊的存在,其他动物、尘埃和管理人员,都可成为球虫的机械传播者。
    卵囊对恶劣的外界环境条件和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在土壤中可存活4~9个月,在有树荫的运动场可存活15~18个月。温暖潮湿的地区有利于卵囊的发育,对低温、高温和干燥的抵抗力较弱。
    饲养管理条件不良和营养缺乏能促使本病的发生。拥挤、潮湿或卫生条件恶劣的鸡舍最易发病。本病多在温暖潮湿的季节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