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取决于()、()、()、()和()等。

题目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取决于()、()、()、()和()等。


相似考题
更多“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取决于()、()、()、()和()等。 ”相关问题
  • 第1题:

    【填空题】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取决于____、____以及____。


    锈菌小种的变化品种抗病性环境条件

  • 第2题:

    15、小麦赤霉病可引起苗、茎腐和穗枯等症状。


    ×

  • 第3题:

    3、气候对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影响以()和()最大?

    A.温度

    B.湿度

    C.雨量

    D.风


    温度;湿度;雨量

  • 第4题:

    【填空题】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取决于____、____、____和____等。


    春季气温7℃以上,土壤含水量大于50%形成子囊壳,气温高于12℃形成子囊孢子。在降雨或空气潮湿的情况下,子囊孢子成熟并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发病。迟熟、颖壳较厚、不耐肥品种发病较重;田间病残体菌量大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粘重土壤,偏施氮肥、密度大,田间郁闭发病重。防治方法:(1)选用抗(耐)病品种,。(2)农业防治合理排灌,湿地要开沟排水。收获后要深耕灭茬,减少菌源。适时播种,避开扬花期遇雨。 药剂防治:①用增产菌拌种。每667m2用固体菌剂100~150g或液体菌剂50ml对水喷洒种子拌匀,晾干后播种。②防治重点是在小麦扬花期预防穗腐发生。在始花期喷洒,要在小麦齐穗扬花初期(扬花株率5~10%)用药。每亩可选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200毫升, 或40%戊唑·咪鲜胺水乳剂20~25毫升,或28%烯肟·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95克,对水30~45公斤细雾喷施。 [4] 此外小麦生长的中后期赤霉病、麦蚜、粘虫混发区,667m^2用40%毒死蜱30ml或10%抗蚜威10g加40%禾枯灵100g或60%防霉宝70g加磷酸二氢钾150g或尿素、丰产素等,防效优异。 [3] 在长江中下游,喷药时期往往阴雨连绵或时晴时雨,必须抢在雨前或雨停间隙露水干后抢时喷药,喷药后遇雨可隔5~7天再喷1次,以提高防治效果,喷药时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

  • 第5题:

    4、小麦赤霉病流行的关键因素是温度。小麦扬花期间气温保持15度以上,病害将大流行。


    雨日;雨量;相对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