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只要不让犬吃到带有脑多头蚴的羊、牛等动物的脑和脊髓,则此病即可得到控制。患畜的头颅、脊柱应予烧毁。患多头多头绦虫的犬必须驱虫。对野犬、豺、狼、狐狸等终末宿主应予捕杀。
更多“简述脑多头蚴的预防措施。 ”相关问题
  • 第1题:

    脑多头蚴病由多头多头绦虫中绦期幼虫()寄生在绵羊、山羊、黄牛、牦牛和骆驼等有蹄类的()内所引起。


    参考答案:脑多头蚴 脑组织或脊髓

  • 第2题:

    详述脑多头蚴的流行病学特点。


    参考答案:本病为全球性分布,我国牧区如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与新疆多发,尤以2岁以下的绵羊易感。特别在牧区,由于有牧羊犬,若在屠宰羊只时将带有脑包虫的羊头喂犬,就造成了犬感染多头多头绦虫的机会。犬排出的粪便就有可能带有病原而污染草场、饲料或饮水,造成脑多头蚴病的流行。在非牧区,只要有病原存在,有养犬的习惯,绵羊或牛亦均能感染,造成该病广泛流行。多头绦虫在犬的小肠中可以生存数年之久,所以一年四季,牲畜都有获得感染之可能。

  • 第3题:

    脑包虫病的病原是()。

    A.棘球蚴

    B.多头蚴

    C.细颈囊尾蚴

    D.牛囊尾


    正确答案:B

  • 第4题:

    详述脑多头蚴的生活史。


    参考答案:寄生在终宿主体内的成虫,其孕节脱落后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节片与虫卵散布在牧场上或饲料及饮水中,被中间宿主吞食则进入胃肠道。六钩蚴逸出,借小钩钻入肠黏膜血管内,而后随血流被带到脑脊髓中,在那里经2~3个月发育为多头蚴。如果被血流带到身体其它部分,则不能继续发育而导致死亡。六钩蚴在羔羊体内发育较快,感染后2周就能发育至粟粒大小,6周囊体直径可达2~3cm,经8~13周,直径达到3.5cm左右,并具有发育成熟的原头蚴,但仍可继续生长到7~8个月时停止,此时包囊直径可达5cm。
    犬、狼、狐狸等肉食兽吞食了含有多头蚴的脑脊髓,多头蚴在终宿主消化道中经消化液的作用,囊壁溶解,原头蚴附着在小肠壁上逐渐发育,经41~73d成熟,即可见孕节排出。

  • 第5题:

    犬可作为()的终末宿主。

    A猪囊尾蚴

    B脑多头蚴

    C牛囊尾蚴

    D细粒棘球蚴

    E细颈囊尾蚴


    参考答案:B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