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为8.500m,要测设高程为8.350m的B点,若在A、B两点间,架设仪器后视A点的读数为1.050m,则视线高和前视B点的读数应为()。
A、9.400m;1.200m
B、9.550m;1.200m
C、9.550m;0.900m
第1题:
第2题:
已知高程+后视读数=本站仪器的()。
第3题:
已知场地内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为44.875米,测设室内地坪±0.000标高的B点,已知±0.000的标高相当于高程45.306米,已知A点上的后视读数为1.692米,则B点立的水准尺上的前视读数为()时,尺底为B点的设计高程。
第4题:
设地面上A、B两点,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点高程为66.429(19.574)m,后视读数为2.312(1.334)m,前视读数为2.628(1.785)m,计算:AB两点的高差?A点与B点哪点高?B点高程为多少?视线高程为多少?
第5题:
已知后视A点高程为Ha,A尺读数为a,前视点B尺读数为b,其视线高为Ha+a,B点高程等于Ha+a-b。
第6题:
已知点的高程+后视读数=仪器的视线高程(简称视线高)。
第7题:
已知后视A点高程为 Ha,A尺读数为 a,前视点B尺读数为b ,其视线高为 () ,B点高程等于 () 。
第8题:
水准点BMA高程为8.500m,测设道路工程路中线某B点设计高程7.880m,读取A点后视读数为1.116m,B点尺上应读前视读数为(),尺底标高为7.880m。
第9题:
hAB=-0.304m
后视点比前视点高
若A点高程HA=202.016m,则视线高程为203.140m
若A点高程HA=202.016m,则前视点高程为202.320m
第10题:
第11题:
0.280m
0.770m
1.280m
1.770m
第12题:
视线高程
仪器高度
水准点高程
观测点高程
第13题:
设A点为后视点,B点为前视点,后视读数a=1.240m前视读数b=1.428m,则()。
第14题:
测点高程=视线高程-前视或间视读数。
第15题:
已知后视A点高程为Ha,A尺读数为a,前视点B尺读数为b,其视线高为Ha+a,B点高程等于Ha+a-b。
第16题:
设地面上A、B两点,A点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点高程为18.763m,后视读数为1.523m,前视读数为1.875m。计算A、B两点的高差?A点与B点哪点高?,B点高程为多少?视线高程为多少?
第17题:
设地面上A、B两点,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点高程为18.763m,后视读数为1.523m,前视读数为1.875m,计算A、B两点的高差?A点与B点哪点高?B点高程为多少?视线高程为多少?
第18题:
视线高-前视读数=()。
第19题:
设A点为后视点,B点为前视点,后视读数a=1.124m,前视读数b=1.428m,则()
第20题:
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为8.500m,要测设高程为8.350m的B点,若在A、B两点间,架设仪器后视A点的读数为1.050m,则视线高和前视B点的读数应为();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9.400m;0.900m
9.400m;1.200m
9.550m;0.900m
9.550m;1.2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