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比喻
B、比拟
C、夸张
D、对仗
第1题:
(一)阅读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迭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将“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第2题: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上面这段文字所驳斥的谬论是什么?
这段文字所驳斥的谬论是:由于城破是从许远所分守的地方开始的,所以就认为许远是投降了敌人。
略
第3题:
王昌龄《出塞》诗之“秦时明月汉时关”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第4题:
第5题: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概括文中的论据,说明其属于什么论据。
这里运用了两个比喻论据:一是人之将死必有某脏腑先受病,二是引绳而绝必有处。这两个论据都是日常事理论据。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