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质,这主要是由于( )。
A.不同的事物内部有其不同的否定方面
B.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发展规律
C.不同的事物之问存在着特殊的联系
D.不同的事物内部有其特殊的矛盾
第2题:
两个不同的事物能构成比喻关键在于二者有相似点。
A对
B错
第3题:
对一件事物的认识引起对和该事物在形态或性质上相似的另一事物的联想,指的是()
A相似联想
B对称联想
C相关联想
D类比联想
第4题:
对比联想的基础是()
第5题:
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将二者联系起来的词语叫()。
第6题:
在描述某个事物或说明某个道理时,用具有相似点的其他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的修辞手法称为()。
第7题:
比喻与比拟,()。
第8题:
在比喻中,被比方的事物和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必须是()。
第9题:
实体类比
拟体类比
喻体类比
质体类比
第10题:
相关联想
因果联想
相似联想
类比联想
第11题:
第12题:
比喻法
对比法
区别法
类比
第13题:
第14题:
“据两类事物某些相似或相同的性质,从而推出另一性质也相似或相同”的逻辑方法是()
A比喻法
B对比法
C区别法
D类比
第15题:
从给定事物想到与之相似的事物(形状、功能、性质等方面)的思维活动,指的是()。
第16题:
秘书在运用类比方法时,以该事物性质相同、发展趋势也相似的事物作为类体,去说明本体的性质的方法,属于()
第17题:
两个不同的事物能构成比喻关键在于二者有相似点。
第18题:
在描述某个事物或说明某个道理时,用具有相似点的其他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的修辞手法是()。
第19题: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普遍的,其具体表现形式是特殊的。下列各项正确反映否定之否定规律表现形式的特殊性的有()。
第20题:
性质不同的事物
性质相同的事物
性质不同的事物,但二者之间有相似之点
性质相同的事物,而且二者之间有相似之点
第21题:
都是把甲事物“喻”作乙事物
都是把甲事物“拟”作乙事物
是两种没有相似点的辞格
有某些相似点,都是两事物相比
第22题:
相似联想
对称联想
相关联想
类比联想
第23题:
事物在性质上的相似
事物在形态上的相似
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事物之间的量变质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