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再现论最强调文学艺术的()特征。
第2题:
远离文学党派性与商业性的“京派”小说,偏重表现乡土中国的“常”与“变”,追求纯正的艺术趣味,这一派的领衔作家是()
第3题:
“京派”的基本特征是()。
第4题:
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独立品格,文艺思想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具有上述特征的文学流派是()
第5题:
()的基本特征是主题的严肃或崇高,创作上讲求个体性、真实性和独特性,在形态上具有摆脱束缚的潜能、启蒙的潜能和批判的潜能,在意向上没有世俗的目的。
第6题:
从文学批评的取向来说,文学批评可以分为审美批评和非审美批评,前者强调文学作品的美,后者关注文学与社会人生,历史文化和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关系,强调文学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及文化意义。
第7题:
关注人生,积极参与现实政治斗争(京派不积极)
远离人生,远离政治
远离现实人生,强调艺术的独立品格
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高蹈于现实功利之上
第8题:
强调文学是诗人的情感的表现。
强调文学是对现实的逼真反映。
强调文学是心灵的表现。
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幻想和理想追求的表现。
第9题:
流派内部的作家总有着相同或相近的文学观念和审美理想。
有类似的文学风格和美学趣味。
流派内部的作家生活在一个地域。
流派内部的作家生活在一个时代。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高雅文学
通俗文学
主流文学
费主流文学
第13题:
艺术批评的双重品格是()。
第14题:
文艺思想倾向和文学研究会接近的社团、流派有()、()、()、()。
第15题:
现代文学史上,热心提倡“为人生”的艺术,强调文学表现人生、批评人生的社会职能的文学社团是()
第16题:
文学流派特点是()
第17题:
在西方文学史上,有两种关于文学的隐喻“在选择、阐释、整理和评估艺术事实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一种隐喻则把文学说成是照亮人生启迪心智的“灯”,这是()
第18题:
从文学的审美趣味和精神品格着眼可将文学区分为()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论语派
新月派
京派
现代派
第21题:
第22题:
文学研究会
创造社
太阳社
语丝社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