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中国古代文论的思维方式有哪些特征?
第一,物我同一的整体性思维
第二,直寻妙悟的直觉式思维。
略
第2题:
认识《文心雕龙》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贡献。
第3题:
把文学作品的形式本质讲得最突出的是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
第4题:
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和批评的艺术原则,“风雅”和“比兴”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它们对古代诗歌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5题: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滋味”说、“物感”说等属于()。
第6题: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教化说的典型代表是()
第7题: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虚静”,“神思”都具有丰富的心理学内涵()
第8题:
试述中国古代文论中意境的三重涵义?
第9题:
第10题:
马克思主义文论
形式本体论
完形心理学
表现主义文论
第11题:
《诗品》
《文赋》
《文心雕龙》
《诗话》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试述“神思”“神与物流”“虚静”等美学命题
“神思”反映的就是艺术创作中的想象和构思,“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指明文学创作不能拘泥现实,专构目前所见,从事刻板摹拟,而应容许虚构的存在。
“思理为妙,神与物流”是想象论的重要纲领
①想象必须扎根现实
②作者的思维活动是与具体物象结合在一起的。
“虚静”艺术构思思路开通的问题。“陶钧文思,贵在虚境,疏瀹五脏,澡雪精神”。
略
第14题:
试谈谈你对中国古典文论当中“虚静”理论的认识?
第15题:
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专门讨论文学风格的是()
第16题:
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第17题:
刘勰在()中提出“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的文论观。
第18题:
中国古代文论中,早在()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的命题。
第19题:
中国古代文论中与西方的再现说相似的是“()”说。
第20题:
文学哲学
文学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符号学
第21题:
神思篇
情采篇
比兴篇
体性篇
第22题:
感动
虚静
神思
心手相应
迷狂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