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
第2题:
“子不语怪力乱神”对中国影响很大很长远,直至1913年西方的“神话”概念传入中国,才对文学研究产生一定影响。
第3题:
“比较文学”一语中的“文学”一词的含义实际上只是()的意思。
第4题:
文学阅读是文学研究的基础环节和基本层次,任何文学研究都是建立在文学阅读的基础之上的。
第5题:
()历来是中国国际客源市场中的薄弱环节。
第6题:
在印度,传统语文学研究的文化经典主要是()。
第7题:
对中国学界而言,比较文学研究最突出的重点是()。
第8题:
京派作家赓续了“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倡导的()的现实主义创作路向,承袭了()的传统而将其推向前进。
第9题:
训诂学
宗教典籍
《圣经》
音韵学
第10题:
第11题:
中国传统之内的中国
中国传统之内和之外的中国
中国传统之外的中国
中国传统之内或之外的中国
第12题:
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不具有有关性别问题的系统理论
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有过对性别问题的论述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应注重对本土理论的研究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对于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是无益的
第13题:
将神话学引入中国文学的研究,让当时的文学研究者关注到文学的外部。
第14题:
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开始得比较早,但是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在()世纪()年代。
第15题:
目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时间范围是:()
第16题:
当代中国是()
第17题:
基于语篇的英语教学,并非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增加一个语篇层次的教学,而是应该以语篇为单位设计和实施教学。
第18题: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
第19题: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
第20题:
中国的传统语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是()
第21题:
中国的朝鲜语和朝鲜的朝鲜语
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
中国的汉语和新加坡华语
中国境内的苗语和分布在美国的苗语
中国境内的傈僳语和缅甸的傈僳语
第22题:
《新青年》
《少年中国》
《新申报》
《小说月报》
第23题:
文字学
语音学
词汇学
语法学
第24题:
折衷精神
跨文化
阐发研究
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