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图2-19表明,在默认情况下该数据包请求的服务为(13),使用的源端口号为(14), IP头长度为(15)字节。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以太网V2的数据字段就是LLC子层交下来的LLC帧,其长度是可变的,但最长为()字节。
第5题:
每个传输码流数据包的长度定义为()字节长。
第6题:
以太网V2的数据字段就是LLC子层交下来的LLC帧,其长度是可变的,但最短为53字节,最长为1500字节。
第7题:
对IP包头的合法性验证包括接收的链路层帧长度必须足够大,以容纳最小的合法IP数据包(20字节);();IP包头长度必须足够大,以容纳最小的合法IP数据包(20字节);IP数据包总长度必须足够大,以容纳IP数据包头。
第8题:
IP多播和其它传输模式之间的区别何在?()
第9题:
在EPON中根据IEEE802.3以太网协议传送的是可变长度的数据包最长可为()个字节。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5字节
10字节
20字节
40字节
第12题:
1519
1518
1024
1516
第13题:
A.5字节
B.10字节
C.20字节
D.40字节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IP数据报总长度以字节为单位指示数据报的长度,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为65536字节。
第17题:
一个IP包由头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头部的前一部分长度是固定的24个字节,后面部分的长度则是可变的。
第18题:
在一个IP数据包头中,若其IHL的值为5,则表示该IP包的头长为()。
第19题:
IP数据报的首部的前一部分是固定长度,共()字节,是所有IP数据报必须具有的。
第20题:
在EPON中根据IEEE802.3以太网协议传送的是可变长度的数据包最长可为1518个字节。
第21题:
ATM信元结构是()。
第22题:
第23题:
固定
可变
任意
数据包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