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对
解析:
更多“网络层的功能包括:逻辑编址,即IP地址;路由选择。()”相关问题
  • 第1题:

    D类地址用于在IP网络中的()功能,部分路由协议利用这个功能交换路由信息。


    答案:组播

  • 第2题:

    在网络层采用的分层编址方案的好处是__(18)__。

    A.减少了路由表的长度

    B.自动协商数据速率

    C.更有效地使用MAC地址

    D.可以采用更复杂的路由选择算法


    正确答案:A
    网络层采用的分层编址方案也就是下层网络可以在上层路由器上实现网络汇聚,从而减少了路由表的条目。通常在运营商的核心路由器上保存的更多是下层路由汇聚后的路由条目,减少路由表长度,起到节约硬件资源、提高设备处理效率的作用。

  • 第3题:

    按照网络分层设计模型,通常把局域网设计为3层,即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以下关于分层网络功能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核心层设备负责数据包过滤、策略路由等功能B.汇聚层完成路由汇总和协议转换功能 C.接入层应提供一部分管理功能,例如MAC地址认证、计费管理等D.接入层要负责收集用户信息,例如用户IP地址、MAC地址、访问日志等


    正确答案:A

  • 第4题:

    IP地址为每个主机和路由器接口提供了32位2进制逻辑地址,其中包括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跨网络逻辑寻址、路由选择、拥塞控制等属于()功能

    • A、会话层
    • B、数据链路层
    • C、网络层
    • D、传输层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关于无分类编址CIDR,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IDR使用各种长度的“网络前缀”来代替分类地址中的网络号和子网号。
    • B、CIDR将网络前缀都相同的连续的IP地址组成“CIDR”地址块。
    • C、网络前缀越短,其地址块所包含的地址数就越少。
    • D、使用CIDR,查找路由表时可能会得到多个匹配结果,应当从匹配结果中选择具有最长网络前缀的路由。因为网络前缀越长,路由就越具体。

    正确答案:C

  • 第7题:

    ip地址分类编址方式中,有5类地址,分别是()、()、()、()、()。


    正确答案:A类地址;B类地址;C类地址;D类地址;E类地址

  • 第8题:

    路由器网络层的基本功能是()。

    • A、配置IP地址
    • B、寻找路由和转发报文
    • C、将MAC地址解释成IP地址

    正确答案:B

  • 第9题:

    传输层的功能是(5),该层的服务访问点是(6)。 空白处(6)应选择()

    • A、IP地址
    • B、端口
    • C、逻辑地址
    • D、物理地址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单选题
    跨网络逻辑寻址、路由选择、拥塞控制等属于()功能
    A

    会话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ip地址分类编址方式中,有5类地址,分别是()、()、()、()、()。

    正确答案: A类地址,B类地址,C类地址,D类地址,E类地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IP地址为每个主机和路由器接口提供了(),其中包括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
    A

    32位8进制逻辑地址

    B

    32位2进制逻辑地址

    C

    32位16进制逻辑地址

    D

    32位10进制逻辑地址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选项中,使用子网编址的网络中,路由表要包含的信息是( )。

    A.子网屏蔽码

    B.源主机的IP地址

    C.数据报已经经过的历史路由器IP地址

    D.到目的网络路径上的所有路由器的IP地址


    正确答案:A
    解析:在使用子网编址的网络中,子网屏蔽码需要扩充入路由表,因为只有子网屏蔽码同目的IP地址进行逻辑“与”操作,才能得到目的子网的网络地址。

  • 第14题:

    关于无分类编址CIDR,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IDR将网络前缀都相同的连续的IP地址组成“CIDR”地址块。

    B.网络前缀越短,其地址块所包含的地址数就越少。

    C.CIDR使用各种长度的“网络前缀”来代替分类地址中的网络号和子网号。

    D.使用CIDR,查找路由表时可能会得到多个匹配结果,应当从匹配结果中选择具有最长网络前缀的路由。因为网络前缀越长,路由就越具体。


    答案B

  • 第15题:

    按照网络分层设计模型,通常把局域网设计为3层,即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以下关于 分层网络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核心层设备负责数据包过滤、策略路由等功 能
    B. 汇聚层完成路由汇总和协议转换功能
    C. 接入层应提供一部分管理功能,例如MA.C.地 址认证、计费管理等
    D. 接入层要负责收集用户信息,例如用户IP地 址、MA.C.地址、访问日志等

    答案:A
    解析:

  • 第16题:

    由于使用PAT可以将所有内部源地址转换为公网地址,因此一些工程师在内部网络编址时并没有使用RFC1918规定的私有地址。对于这种IP编址方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种编址方式可能产生的问题是,如果互联网中某一个服务的IP地址与内部某IP地址冲突,则内部主机将无法访问该互联网服务。
    • B、这种编址方式可能产生的问题是,由于内部使用了公网IP地址,如果地址和某一个互联网服务IP地址冲突,可能出现外网的其他用户无法访问此服务的情况。
    • C、可以使用这种编址方式,因为在出口设备进行了地址转换,内部用户访问互联网服务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 D、可以使用这种编址方式,因为互联网中的路由设备中不会存在到达用户内网的路由,及时内部IP与互联网某服务的IP冲突,也不会影响外网用户访问该互联网服务。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IP地址的组成包括()。

    • A、用户地址
    • B、网络地址
    • C、主机地址
    • D、逻辑地址

    正确答案:B,C

  • 第18题:

    路由器用于2个或多个计算机网络的互连,有关路由器IP地址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网络中的路由器不需要IP地址
    • B、网络中的路由器必须人工设置IP地址
    • C、网络中的路由器具有两个以上的IP地址
    • D、网络中的路由器只能设置一个IP地址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IP地址为每个主机和路由器接口提供了(),其中包括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

    • A、32位8进制逻辑地址
    • B、32位2进制逻辑地址
    • C、32位16进制逻辑地址
    • D、32位10进制逻辑地址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在OSI模型中,()是用来为路由器选择路径的逻辑地址。

    • A、物理层
    • B、数据链路层
    • C、网络层
    • D、传输层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IP地址编址方法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正确答案:分类的IP地址;子网的划分;构成超网

  • 第22题:

    判断题
    IP地址为每个主机和路由器接口提供了32位2进制逻辑地址,其中包括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在OSI模型中,()是用来为路由器选择路径的逻辑地址。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