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在网络层采用的分层编址方案的好处是__(18)__。
A.减少了路由表的长度
B.自动协商数据速率
C.更有效地使用MAC地址
D.可以采用更复杂的路由选择算法
第3题:
按照网络分层设计模型,通常把局域网设计为3层,即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以下关于分层网络功能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核心层设备负责数据包过滤、策略路由等功能B.汇聚层完成路由汇总和协议转换功能 C.接入层应提供一部分管理功能,例如MAC地址认证、计费管理等D.接入层要负责收集用户信息,例如用户IP地址、MAC地址、访问日志等
第4题:
IP地址为每个主机和路由器接口提供了32位2进制逻辑地址,其中包括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
第5题:
跨网络逻辑寻址、路由选择、拥塞控制等属于()功能
第6题:
关于无分类编址CIDR,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7题:
ip地址分类编址方式中,有5类地址,分别是()、()、()、()、()。
第8题:
路由器网络层的基本功能是()。
第9题:
传输层的功能是(5),该层的服务访问点是(6)。 空白处(6)应选择()
第10题:
会话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第11题:
第12题:
32位8进制逻辑地址
32位2进制逻辑地址
32位16进制逻辑地址
32位10进制逻辑地址
第13题:
下列选项中,使用子网编址的网络中,路由表要包含的信息是( )。
A.子网屏蔽码
B.源主机的IP地址
C.数据报已经经过的历史路由器IP地址
D.到目的网络路径上的所有路由器的IP地址
第14题:
关于无分类编址CIDR,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IDR将网络前缀都相同的连续的IP地址组成“CIDR”地址块。
B.网络前缀越短,其地址块所包含的地址数就越少。
C.CIDR使用各种长度的“网络前缀”来代替分类地址中的网络号和子网号。
D.使用CIDR,查找路由表时可能会得到多个匹配结果,应当从匹配结果中选择具有最长网络前缀的路由。因为网络前缀越长,路由就越具体。
第15题:
第16题:
由于使用PAT可以将所有内部源地址转换为公网地址,因此一些工程师在内部网络编址时并没有使用RFC1918规定的私有地址。对于这种IP编址方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17题:
IP地址的组成包括()。
第18题:
路由器用于2个或多个计算机网络的互连,有关路由器IP地址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19题:
IP地址为每个主机和路由器接口提供了(),其中包括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
第20题:
在OSI模型中,()是用来为路由器选择路径的逻辑地址。
第21题:
IP地址编址方法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