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为防直击雷,地面二类防雷场所可采用()防雷措施。
A避雷针
B架空避雷线(网)
C避雷带
D电涌保护器
第3题:
某建筑物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高28米,屋顶长50米,宽10米,女儿墙高1米,屋顶中央架设了一根高8米的避雷针,不设避雷网、避雷带,求避雷针能否有效保护该建筑物?如果不能,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完善该建筑物的防直击雷性能?
第4题:
对建筑物屋顶易受雷击的部位主要应装设()进行直接雷防护。
第5题:
建筑物上面可装设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以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入。
第6题:
高于45m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均应采取防侧击雷措施。
第7题:
()通常是沿着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布置,如屋脊、屋檐、屋角等处装设的带形导体。
第8题:
对于民用第二类防雷建筑,其防雷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第9题:
感应雷
直击雷
侧击雷
其它
第10题:
第11题:
20
18
25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避雷带是沿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如屋脊、屋檐、屋角等处)装设的带形导体。
A对
B错
第14题: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中,属于平屋面的建筑物,当其宽度不大于()米时,可仅沿周边敷设一圈避雷带防直击雷。
第15题:
防雷装置的接闪器包括()
第16题: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筑物应有完善的防()及抑制二次感应雷的防雷装置(避雷网、避雷带和接闪器等)。
第17题:
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避雷带(网)的引下线应不少于()根、其设置间距应分为别为()、()、()。
第18题:
避雷带是沿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如屋脊、屋檐、屋角等处)装设的带形导体。
第19题:
避雷网(带)应在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网格。接闪器应相互连接,并就近连接之引下线。
第20题:
避雷针
避雷线
避雷带
避雷网
避雷器
第21题:
防直击雷;
等电位;
防雷击;
防侧击雷。
第22题:
第23题:
属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部分可能遭直接雷击时,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采取防雷措施。
属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部分可能遭直接雷击时,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采取防雷措施。
属第一类防雷建筑部分不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可不采用防直击雷措施。
属第二类防雷建筑部分不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可不采用防直击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