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海拔不超过1OOOm地区的送电线路,通常可不验算电晕的导线最小外径为: 200kV线路是()。 A.17.5mm;B.19mm;C.21.6mm; D.21mm。”相关问题
  • 第1题:

    海拔不超过1OOOm地区的送电线路,通常可不验算电晕的导线最小外径为:
    500kV线路是()。
    A.2X33.6mm;B.3X23.94mm;C.4X19mm; D.4X21.6mm。


    答案:D
    解析:
    根据《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表7.0.1的相关规定。

  • 第2题:

    当送电线路、变电所因海拔高度引起气象条件变化而异于标准状态时,可按照相关规定校正。海拔髙度1OOOm及以下地区,按海拔高度()条件校正。
    A.0m; B.1OOm; C.500m; D.1OOOm。


    答案:D
    解析:

  • 第3题:

    线路较易引起舞动的原因是()。

    A导线截面大(直径超过40mm)

    B分裂导线的根数较多

    C导线距地面较高

    D电晕严重的线路


    A,B,C,D

  • 第4题:

    送电线路是否产生电晕主要取决于线路的额定电压,因此设计110kV及以上线路,不管具体条件如何,都必须验算电晕。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当选用现行国家标准《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GB/T1179中的钢芯铝绞线时,海拔不超过1000m的110kV电压等级可不验算电晕的导线最小外径为()mm。

    • A、21.60
    • B、33.60
    • C、17.10
    • D、9.60

    正确答案:D

  • 第6题:

    电晕是怎样发生的?怎样避免送电线路上发生电晕?


    正确答案: 电晕是一种放电现象,导线上的强电场使周围自由电子加速运行,碰撞原子,从而撞出电子,产生了新的自由电子和正负离子,正离子被负离子吸引,负离子被电极排斥,飞向远方,这样就形成了电晕。
    电晕与电极表面状况、气象条件、海拔高度有关。
    避免电晕的措施是加大导线直径,使用分裂导线或表面光洁的导线。

  • 第7题:

    怎样避免送电线路上产生电晕?


    正确答案: 电晕与电极表面场强、表面状况、气象条件、海拔高度有关。
    避免电晕的措施是:加大导线直径、使用分裂导线、光洁导线表面。

  • 第8题:

    架空线路采用分裂导线可以()。

    • A、减小线路电晕
    • B、增加导线截面
    • C、减小线路阻抗
    • D、减小导线电阻

    正确答案:A,C

  • 第9题:

    采用分裂导线的目的是()。

    • A、减少导线重量
    • B、增大导线应力
    • C、增大线路电容
    • D、减少电晕损耗和线路电抗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线路设计时,送电线路的导线截面,除根据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外,还要按()等条件进行校验。

    • A、电晕
    • B、电场
    • C、无线电干扰
    • D、通信干扰

    正确答案:A,C

  • 第11题:

    判断题
    送电线路是否产生电晕主要取决于线路的额定电压,因此设计110kV及以上线路,不管具体条件如何,都必须验算电晕。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高压、超高压送电线路采用分裂导线的目的是:()。
    A

    增加导线截面;

    B

    减小线路阻抗;

    C

    减小电晕;

    D

    减少线路电能损耗。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海拔1OOOm以下的110kV送电线路,在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工作电压的风偏条件下,带电部分对杆塔的最小间隙(m)为()。
    A.1.0/0.7/0.25;B.1.1/0.8/0.3;C.1.2/0.9/0.35;D.1.3/1.0/0.4。


    答案:A
    解析:

  • 第14题:

    导线截面选择考虑的主要问题是()等。

    A要保证导线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B要使线路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不产生电晕

    C要尽可能降低线路投资,选取经济的导线截面

    D要把线路电压损耗限制在允许范围内

    E导线在运行中的温度不超过允许温度


    A,B,C,D,E

  • 第15题:

    在超高压输电线路上使用分裂导线的原因有()。

    A减少电晕

    B增大电晕

    C减少电能损耗

    D提高线路输送电能容量

    E降低线路输送电能容量


    A,C,D

  • 第16题:

    高海拔地区的超高压线路的导线截面选择,()则是主要的。

    • A、电晕条件的要求
    • B、线路电压损耗
    • C、经济电流密度
    • D、导线在运行中的温度不超过允许温度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在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地区的220kV送电线路,通常不验算电晕的导线最小外径为()

    • A、17.5mm
    • B、19mm
    • C、21.6mm
    • D、21mm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对于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为减小线路的电晕损耗及线路电抗,采用分裂导线。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由于换流站设备和线路导线的起晕电压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同样条件下低海拔地区能抑制电晕发生的屏蔽环和导线,需要()才能满足高海拔地区限制电晕的要求。

    • A、减小其表面曲率半径
    • B、减小导线的半径
    • C、增大导线的半径
    • D、增大其表面曲率半径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高压、超高压送电线路采用分裂导线的目的是:()。

    • A、增加导线截面;
    • B、减小线路阻抗;
    • C、减小电晕;
    • D、减少线路电能损耗。

    正确答案:B,C

  • 第21题:

    某500KV架空送电线路,三相导线水平排列,间距12,采用4×LGJ-400/50导线,子导线直径27.63,分裂间距为45,导线的表面系数取0.82,请计算导线的电晕临界电场强度最接近下列哪项数值?(不计海拔高度的影响)()

    • A、3.05MV/m
    • B、3.51MV/m
    • C、3.119MV/m
    • D、2.75MV/m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在输电线路中,为减小电晕以降低损耗及其对无线电等的干扰,以及为减小电抗以提高线路输送电能的能力,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导线需采用()。

    • A、扩径导线
    • B、空心导线
    • C、椭圆型导线
    • D、分裂导线

    正确答案:A,D

  • 第23题:

    单选题
    设计《规范》给出了海拔不超过1000m地区可不验算电晕的导线最小直径。下列哪项是不符合规范的?()
    A

    110kV,导线外径为1×9.6mm

    B

    220kV,导线外径为1×21.6mm

    C

    330kV,导线外径为1×33.6mm

    D

    500kV,导线外径为1×36.24mm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GB50545-2010《规范》5.0.2条表5.0.2,应选D。对500kV,应为2×36.2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