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其边际成本变低
B其边际可变成本变低
C其平均总成本变低
D以上全对
第1题:
治理污染的一个政策选择是对企业购买污染治理设备的开支提供补贴,但这样做的缺点在于:( )
A.惩罚了治理污染最成功的企业
B.减少了污染税税收收入
C.纳税人负担了治理污染的成本
D.生产者承担了治理污染的成本
第2题:
经济学中的利润是指经济利润(π),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当π为正值时,表示厂商不仅获得正常利润,而且还获得超额利润
B.当π为负值时,表示厂商出现亏损,投入的生产要素不能全部获得补偿
C.当π为零时,表示收支相抵,厂商不赔不赚
D.π对产量Q的一阶导数为零,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外在不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生产规模扩大以后使个别厂商的产量减少和成本增加,引起外在不经济的主要原因包括()。
第7题:
当厂商的生产污染了环境,而又不负担其成本时:()。
第8题:
当存在负外部性时,厂商的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
第9题:
实行()原则,不但明确了治理环境污染的主体,而且还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加快了治理环境污染的速度。
第10题:
下列关于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表述不正确的是()。
第11题:
其边际成本变低
其平均可变成本变低
其平均总成本变低
以上全对
第12题:
厂商的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
厂商的边际成本大于社会边际成本
厂商决策所生产的产量不可能使得厂商获得最大利润
社会从厂商的生产中得到最大福利
第13题:
下列选项中,( )是单个厂商的供给因素的影响。
A.厂商打算出售的商品的价格
B.为生产该商品厂商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成本
C.厂商的技术状况
D.污染物的处理
E.厂商对于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
第14题:
下列( )是单个厂商的供给因素的影响。
A.污染物的处理
B.厂商的技术状况
C.厂商打算出售的商品价格
D.厂商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
E.为生产该商品厂商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成本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当厂商的生产污染了环境,而又不负担其成本时()
第18题:
与需求弹性不同,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包括()。
第19题:
假如一个钢铁厂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却没有支付相关的费用,那么()。
第20题: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当产品的市场价格下降到等于()的时候,厂商生产或者不生产的亏损额相同。
第21题:
在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均为完全竞争时,当厂商使用多种要素生产,其最佳要素组合是()
第22题:
厂商有足够的时间改变其投入的全部生产要素
厂商没有足够的时间改变其投入的全部生产要素
厂商可以靠使用一些不同数量的可变要素来改变其产出
一部分生产要素可以改变,如固定成本或者可变成本
所有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没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
第23题:
其边际成本变低
其边际可变成本变低
其平均总成本变低
以上全对
第24题:
厂商打算出售商品的价格
为生产该商品厂商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成本
厂商的周边环境
厂商对于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
其他商品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