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分治,大体以洞庭湖为界,北为湖北布政使司,定为湖北省,省会( )。A.武汉 B.武昌 C.汉口 D.汉阳

题目
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分治,大体以洞庭湖为界,北为湖北布政使司,定为湖北省,省会( )。

A.武汉
B.武昌
C.汉口
D.汉阳

相似考题
更多“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分治,大体以洞庭湖为界,北为湖北布政使司,定为湖北省,省会(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明朝,将御史台改为了( )

    A.都察院
    B.通政使司
    C.布政使司
    D.按察使司

    答案:A
    解析:
    明朝建立了空前庞大的监察机构。中央监察机关都察院由御史台改名而来,长官为左都御史,右都御史辅助之。

  • 第2题:

    明清时期的“三法司”指()。

    • A、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
    • B、刑部、都察院、大理寺
    • C、通政使司、大理寺、刑部
    • D、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正确答案:B

  • 第3题:

    布政使司


    正确答案: 中国明代直辖地区的省级行政机构和区划。为加强中央集权,明政府改元之行省行政机构为承宣布政使司,置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仅主管民政。明代仍称布政使司为省。除京师、南京以外,计有13个布政使司,京师又称北直隶,南京又称南直隶,此即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俗称为十五省,为明代直辖地区的行政区划。明代的布政使司是元代行省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清代以来内地省级行政区划的基础。布政使司下辖府、州、县和土府州县及部分土司。明布政使司虽为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但自中叶以后,各地遍设总督、巡抚,布政使司受其节制,地位下降。

  • 第4题:

    明代地方最高监察机构为(),与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并称地方“三司”。

    • A、御史中丞
    • B、按察司
    • C、巡抚
    • D、总督

    正确答案:B

  • 第5题:

    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分别位于()

    • A、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
    • B、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
    • C、湖南省、江西省、湖北省
    • D、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

    正确答案:D

  • 第6题:

    明朝地方三司为()。

    • A、按察司
    • B、布政使司
    • C、都指挥使
    • D、监察御史

    正确答案:A,B,C

  • 第7题:

    设布政使司始于()代。


    正确答案:

  • 第8题:

    多选题
    明朝地方三司为()。
    A

    按察司

    B

    布政使司

    C

    都指挥使

    D

    监察御史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名词解释题
    布政使司

    正确答案: 中国明代直辖地区的省级行政机构和区划。为加强中央集权,明政府改元之行省行政机构为承宣布政使司,置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仅主管民政。明代仍称布政使司为省。除京师、南京以外,计有13个布政使司,京师又称北直隶,南京又称南直隶,此即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俗称为十五省,为明代直辖地区的行政区划。明代的布政使司是元代行省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清代以来内地省级行政区划的基础。布政使司下辖府、州、县和土府州县及部分土司。明布政使司虽为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但自中叶以后,各地遍设总督、巡抚,布政使司受其节制,地位下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康熙六年七月十二日(1667年8月30日),康熙批准了由吏部汇奏并经御前会议讨论通过的全国性地方行政区划和官制政革意见,其中,江南省正式分为()两省,改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使安徽省三司健全,因此,康熙六年(1667)一般认为是安徽建省标志。

    正确答案: 江苏、安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明宣德三年(1428)以后,全国分为两京和十三布政使司,其中“湖广布政使司”是指今()。
    A

    湖南、湖北

    B

    湖北、广东

    C

    湖南、广东

    D

    湖南、江西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分别位于()
    A

    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

    B

    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

    C

    湖南省、江西省、湖北省

    D

    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湖北省简称鄂,省会是南昌。

    A

    B



  • 第14题:

    明朝时,掌管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机构分别是()。

    • A、户部、转运使
    • B、户部、布政司
    • C、工部、布政司
    • D、吏部、按察司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元明清三代基本实行“()”。元代初年,以()为中央政府,直辖京师附近地区,如山西、河北等地,然后将其他地区分为十个行中书省,即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简称“()”。行省之下,设置()。明朝改称“行中书省”为“()”,并将元代的军政合一改为只管民政。明代直辖北京和(),有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十三布政使司。


    正确答案:行省制;中书省;行省;道、路、州(府)、县;承宣布政使司;南京;

  • 第16题:

    湖北省简称鄂,省会是南昌。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康熙六年七月十二日(1667年8月30日),康熙批准了由吏部汇奏并经御前会议讨论通过的全国性地方行政区划和官制政革意见,其中,江南省正式分为()两省,改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使安徽省三司健全,因此,康熙六年(1667)一般认为是安徽建省标志。


    正确答案:江苏、安徽

  • 第18题:

    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分治,大体以洞庭湖为界,北为湖北布政使司,定为湖北省,省会()。

    • A、武汉
    • B、武昌
    • C、汉口
    • D、汉阳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单选题
    明代地方最高监察机构为(),与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并称地方“三司”。
    A

    御史中丞

    B

    按察司

    C

    巡抚

    D

    总督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明朝时,掌管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机构分别是()。
    A

    户部、转运使

    B

    户部、布政司

    C

    工部、布政司

    D

    吏部、按察司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清康熙( )年,分湖广省为左右布政使司。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安徽建省大致经历了元末明初的行政区域统一;顺治十八年(1661年)左、右布政使划片分治;康熙四年(1665年)调整左、右布政使辖区,使苏、皖两省分省分治奠定基础,确定疆界;康熙六年七月甲寅,正式批准建省;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己亥,正式将省会定于()。因此,一般把公元1667年8月30日作为安徽省诞生纪念日。

    正确答案: 安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分治,大体以洞庭湖为界,北为湖北布政使司,定为湖北省,省会()。
    A

    武汉

    B

    武昌

    C

    汉口

    D

    汉阳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