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自民党)5月11日晚宣布组成最近70年来首个____政府,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成为1974年以来首个“无多数议会”下联合政府的首相。

题目

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自民党)5月11日晚宣布组成最近70年来首个____政府,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成为1974年以来首个“无多数议会”下联合政府的首相。


相似考题
更多“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自民党)5月11日晚宣布组成最近70年来首个____政府,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成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保守党的描述正确的是:

    A、1933年,由托利党改名为保守党

    B、目前,保守党与工党一起成为英国的两大主要政党之一

    C、保守党的领袖由下院议员和上院议员及全国联盟执行委员会代表的联席会议选举产生

    D、保守党推行以货币主义为主的经济政策


    标准答案:B,C,D

  • 第2题:

    下列不属于体制内政党的是( )

    A.英国的保守党与工党

    B.英国的自由党

    C.日本的自民党

    D.美国的共和党


    正确答案:B

  • 第3题:

    英国保守党党魁亲自在广告中招揽年轻人。工党设有青年工党全国委员会,并在2005年修订的党章中指出,要争取年轻人对工党理念和主张的共鸣。自由民主党甚至放松年龄,连12岁的儿童都可以加入其青年组织。这也推动了政党领袖的年轻化趋势,给英国政界带来了活力:前工党首相布莱尔44岁就上任,现任首相卡梅伦39岁就当了保守党领袖。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英国鼓励青年从政的文化和环境俱佳
    B.英国的三大政党都重视吸收年轻成员
    C.英国年轻人有着较强的参政意识
    D.英国政党领袖年轻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答案:B
    解析:
    文段首先重点介绍了英国的三大政党在吸纳年轻人加入方面的举措,接着说明了这些举措产生的一种效果.即推动了英国政党领袖年轻化的趋势。首先排除明显与主旨无关的C项。A项“文化和环境俱佳”在文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迷惑性比较大,但由“这也推动了”中的“也”可看出,“政党领袖的年轻化”只是英国政党重视年轻人的一种附带的结果,文段的重点不在于“政党领袖”,而是政党整体对年轻人的重视。本题答案为B。

  • 第4题:

    2010年5月11日晚,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自民党)宣布组成最近70年来首个联合政府,保守党领袖( )成为1974年以来首个“多多数议会”下联合政府的首相。

    A.尼克·克莱格

    B.戈登·布朗 $_$

    C.大卫·卡梅伦

    D.约翰·伯科


    正确答案:C
    2010年5月11日晚英国保守党党首大卫·卡梅伦就任英国新首相,宣告工党13年执政的结束。43岁的卡梅伦也成为自1812年以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故选C。

  • 第5题:

    材料:
    下面是某教师讲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时的教学情形。
    教师首先展示2016年7月13日英国媒体报道中引用的新首相特雷莎·梅接受女王任命时的照片.然后设问:一个是国王,一个是首相,那么到底是谁在统治英国呢然话导入本课。
    教师在讲到责任内阁制时.呈现2015年英国媒体的报道:戴维·卡梅伦于2005年成为保守党领袖.在2015年大选中,保守党获得330个下议院议席,超过半数,成为新一届议会的第一大党.并获得独立组建新政府的权力,保守党党魁戴维·卡梅伦也成功连任首相。之后提出问题:“卡梅伦成为首相要满足哪些条件”学生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用图示演示了责任内阁制形成,又通过展示媒体关于“特雷莎·梅就任英国首相,内阁成员大换血”的报道,引导学生认识内阁对议会负责及内阁集体负责的原则。
    问题:
    (1)该教师为帮助学生理解所讲内容采取了哪些对策
    (2)在上述案例中,教师使用了三则材料,请说明其运用这类材料的理由。


    答案:
    解析:
    (1)该教师为帮助学生理解所讲内容采取了以下对策: ①情境导入。教师利用英国媒体报道的相关内容进行导入,拉近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情境实践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教师利用新闻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感知首相产生的条件和过程,通过学生间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③图示教学法。教师利用图示演示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弓l导学生掌握内阁的基本原则。
    (2)上述案例中该教师采用了三则英国媒体报道的材料,这样做的理由有:
    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到,高中的历史教学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时政新闻自身具有时代信息浓厚、传播性强的特点,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之后的授课打下了基础。
    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同时强调,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要使学生逐渐“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养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由此可见,课程改革后更加注重历史学科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用历史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所以,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加入时政新闻材料,不仅可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更能让学生学会以历史视角来观察现实的社会,解决现实问题。
    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对学生能力要求与目标培养方面强调,“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仅仅靠对历史课本知识的讲述很难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加入时政新闻,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并逐步提高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④从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说,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历史教学创设情境,化抽象为形象,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