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韩某政治品行恶劣,有意陷害
B.韩某违反了组织纪律
C.韩某违反了政治纪律
D.韩某违反了工作纪律
第1题:
某有限责任会司共有股东12人,股东韩某拟向王某转让出资,使王某成为公司新的股东。股东会表决时,除韩某外,6人同意,5人不同意。对该股东会议情况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股东会没有一致同意,股东韩某不能转让该出资
B.同意转让的股东未达到全休股东的2/3,股东韩某不能转让该出资
C.同意转让的股东超过全体股东的半数,股东韩某可以转让出资
D.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股东韩某拟转让的出资
本题考核股东出资额转让的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的时候,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
第2题:
A.韩某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韩某死亡有顺序先后的限制
B.韩某的父母申请宣告韩某死亡,其妻何某申请宣告失踪,通州区法院应当根据父母的申请宣告韩某死亡
C.如通州区法院宣告韩某死亡,则判决作出之日视为韩某死亡的日期
第3题:
张某帮韩某盖房子时,挖出一罐铜钱,无法得知该铜钱为何人所埋。张某与韩某为铜钱的归属发生争执。该铜钱应归( )。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韩某因公出差一个月,其妻王某出国学习半年,因此,将其放暑假的8岁女儿小韩交给邻居廖某照管。双方商定,韩某给廖某看管费用500元,小韩出了事情由廖某负责。小韩在廖某家中觉得无聊,跑到外面玩耍,将街头的健身器材砸坏,造成损失。则该损失最终应当()
第9题:
韩某,男,28岁。 王某,女,24岁。韩某的同居女友。 黄某,男,25岁。韩某的朋友。 2002年4月.王某与某公司经理胡某一见钟情,随后两人感情迅速升温,而且还发生了性关系.胡某承诺要请王某到自己的公司当翻译。韩某得知此情况后非常气忿,便威胁王某必须配合他从胡某那里弄一笔钱。商量好后,5月13日晚,王某打电话把胡某叫到了自己与韩某的住处。当王某与胡某准备发生性行为时,事先躲藏在暗楼上的韩某和黄某用相机拍下了他们的裸照。随后,韩某便和黄某一唱一合,称胡某勾引韩某的老婆,必须给予补偿,否则,便要将照片送给胡某的家人和其公司的上级部门。胡某不得已,只得将身上的2000元现金和自己轿车的钥匙交给韩某,并写下5万元的欠条后离开。 王某于14日上午向公安机关投案。14日下午,韩某前往约定地点收取胡某“欠款”时被守候的民警抓获。黄某随即也被抓获。 韩某、王某、黄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应当如何处理(处理原则)?为什么?
第10题:
韩某在向张某催要赌债无果的情况下,纠集好友把张某挟持至韩家,并给张家打电话,声称如果再不还钱,就砍掉张某一只手。韩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
第11题:
郭欠韩某的借款与韩某欠合伙企业的货款抵销后,韩某向合伙企业支付货款5万元
郭某以其从合伙企业中分取的收益用于清偿欠韩某的借款
韩某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郭某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
韩某在合伙企业中行使郭某的权利直至郭某还款
第12题:
第13题:
某有限责任会司共有股东12人,股东韩某拟向王某转让出资,使王某成为公司新的股东。股东会表决时,除韩某外,6人同意,5人不同意。对该股东会决议情况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股东会没有一致同意,股东韩某不能转让该出资
B.同意转让的股东未达到全体股东的2/3,股东韩某不能转让该出资
C.同意转让的股东超过全体股东的半数,股东韩某可以转让该出资
D.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股东韩某拟转让的出资
第14题:
韩某任某公司技术开发部副经理,2006年10月,韩某为设计新产品,连续加班两周,经过紧张的工作后终于到了实制阶段。但是,第一次实验出现了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有人认为韩某在产品设计上存在缺陷,是导致问题的关键。韩某不服气,又没日没夜进行无缺陷论证的工作。2006年11月3日,韩某在加班工作中突发疾病,经过一天一夜的抢救,最终韩某不治身亡。其家属认为韩某的死亡应该属于工伤,享受因工伤亡的待遇。公司领导拒绝承认。经抢救韩某的医院确认,导致韩某死亡的疾病确实与工作无关。请问:
(1)韩某是否应认定为工伤?
(2)本案中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享受哪些待遇?
第15题:
韩某经常同张某、李某等人玩麻将赌博,张某曾陆续输给韩某7000元,韩某在向张某催要赌债无果的情况下,纠集好友把张某挟持至他处,并给张家打电话,声称如果再不还钱,就砍掉张某一只手。韩某的行为( )。
A.构成非法拘禁罪
B.构成绑架罪
C.构成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的想象竞合犯
D.构成敲诈勒索罪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某市煤矿局副局长韩某得知张某等人任前公示的消息后心存不满,随即编造了张某花50万元买官的虚假举报材料,采用匿名方式分别寄给了省市领导。其后,韩某又打电话给其情妇王某,叫王某指使其侄在网上发帖。该贴点击浏览26800余次,回复850次,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最终,韩某被开除党籍,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21题:
2004年1月,原告杨某(男)结识了被告韩某(女)。同年8月27日,韩某用手机发短信给杨某,向他借钱应急,短信中说:“我需要5000元,刚回北京做了眼睛手术,不能出门,你汇到我的卡里。”杨某见短信后立即将钱汇给了韩某。一周后,杨某再次收到韩某的短信,又借给其6000元并汇到了韩某的账户。因都是短信来往,两次汇款杨先生都没有索要借据。借了两次钱后,韩某非但没有还钱,反而继续向杨某借钱。杨某起了疑心,要求韩还钱。但几经催要,韩某只是发短信说:“我一定还,但需要等一段时间。”可韩某还是久欠未还,杨某逐将韩某告上了法庭。并提交了银行汇款单存单两张。但韩某却称这是杨先生归还以前欠她的欠款。法院审理认为,手机短信载明的款项数额、往来时间与杨某在银行的业务凭证相符,同时短信还载明了被告承诺偿还借款的意思表示,证据间相互印证,故可以认定被告向原告借款的事实。据此,法院判令被告韩某偿还原告人民币1.1万元。 回答下列问题。 本案中的手机短信是数据电文吗?其证据力如何?
第22题:
郭某是某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其欠韩某借款10万元迟迟不能归还。与此同时韩某也欠该合伙企业货款15万元一直未能归还。以下几个解决方案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
第23题:
韩某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韩某死亡有顺序先后的限制
韩某的父母申请宣告韩某死亡,其妻何某申请宣告失踪,通州区法院应当根据父母的申请宣告韩某死亡
如通州区法院宣告韩某死亡,则判决作出之日视为韩某死亡的日期
如通州区法院宣告韩某死亡但是韩某并未死亡的,在被宣告死亡期间韩某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