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恩阳镇纪委调查发现某村党支部书记黎某存在骗取粮食直补款、违规操办子女升学宴等违纪问题,该镇纪委书记董某以黎某已不再作为该村党支部书记换届提名人选等为由将该案作信访了结,后导致举报人多次越级举报,造成不良影响。请问董某应属于被问责的哪种情形?()A.维护党的工作纪律不力B.作风建设流于形式C.发现问题不处置D.处置本地区发生的重大问题中出现重大失误。

题目
2017年11月,恩阳镇纪委调查发现某村党支部书记黎某存在骗取粮食直补款、违规操办子女升学宴等违纪问题,该镇纪委书记董某以黎某已不再作为该村党支部书记换届提名人选等为由将该案作信访了结,后导致举报人多次越级举报,造成不良影响。请问董某应属于被问责的哪种情形?()

A.维护党的工作纪律不力

B.作风建设流于形式

C.发现问题不处置

D.处置本地区发生的重大问题中出现重大失误。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C
更多“2017年11月,恩阳镇纪委调查发现某村党支部书记黎某存在骗取粮食直补款、违规操办子女升学宴等违纪问题,该镇纪委书记董某以黎某已不再作为该村党支部书记换届提名人选等为由将该案作信访了结,后导致举报人多次越级举报,造成不良影响。请问董某应属于被问责的哪种情形?()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镇纪委干事单某,利用在县纪委跟班学习的机会,将该镇副镇长娄某的调查情况告知当事人,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请问单某的行为属于违反工作纪律的哪种情形?()

    A.扩散纪律审查应当保密的内容

    B.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中,不正确履行职责

    C.窃取纪律审查应当保密的内容

    D.泄露纪律审查应当保密的内容


    参考答案:D

  • 第2题:

    某镇纪委书记唐某在处置县纪委转办的具有可查性的信访件过程中,未按程序和要求认真调查核实,就予以了结处理,请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某的行为属于违规处置线索

    B.唐某违反了工作纪律

    C.唐某工作不仔细,批评教育即可

    D.对唐某应予以责任追究


    参考答案:C

  • 第3题:

    被告人周某,女,46岁,工人。
    2000年10月,周某来到担任动迁员的董某办公室,询问其母亲住所地相关动迁事宜及在动迁过程中如何能多得到补偿。董表示可以为周某办理假离婚,将周及其女儿作为“引进人口”列入其母亲住所地动迁时应安置的人数范围内,从而多得到房屋拆迁安置款。数日后周某将伪造的法院离婚调解书及复印件交给董某,并要求董某在办理相关事宜时能够提供方便。后来周某利用该方法共骗取房屋拆迁安置款87 000元。事后,周某给董某1万元作为政策咨询费,董某收下。
    问:本案应当如何处理?


    答案:
    解析:
    (1)根据刑法的规定,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的,是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本案中被告人周某伪造人民法院的离婚调解书,符合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的构成要件,成立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
    (2)根据刑法的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案中被告人周某虚构离婚的事实,骗取房屋拆迁安置款87 000元,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成立诈骗罪。
    (3)根据刑法理论,所谓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即本罪),而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即他罪)的犯罪形态。本案中,被告人周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与诈骗行为之间存在手段与目的的牵连关系,成立牵连犯。根据牵连犯的处断原则应当从一重处断,即按照诈骗罪定罪处罚。
    (4)根据刑法的规定,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本案中,被告人周某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董某人民币1万元,符合行贿罪的构成要件,成立行贿罪。董某构成受贿罪。
    (5)所以,对被告人周某应当按照诈骗罪和行贿罪实行数罪并罚,对董某依受贿罪的相关规定处罚。

  • 第4题:

    2017年至2018年,某镇多个行政村发生重复申报并骗取危房改造资金的情况。请问下列哪些人属于党内问责的对象?()

    A.镇党委书记谢某

    B.村民胡某

    C.分管副镇长杨某

    D.镇纪委书记程某


    参考答案:ACD

  • 第5题:

    董某因住房紧张而申请建房,村干部批给他一处八间房的宅基地,后董某在房基上动工建房,但村委会以董某未经审批和不需要建房为由出面制止。董某以宅基地已批给自己使用和持有县政府颁发的房屋确权证为由不听劝阻。村委会报告县土地管理局并经同意,限董某于1个月内拆除已建房屋,董某不服,欲提起行政诉讼,请问谁应是行政诉讼的被告?( )

    A.村干部

    B.村委会

    C.县土地管理局

    D.县政府


    正确答案:C
    本题中除行政相对人董某外,共涉及ABCD四项中的四个主体,何者为被告的问题,其实就是何者是本案中真正有权限期董莱拆除已建房屋的问题。本案中“村委会报告县土地管理局,并经同意”作出了限期拆除的决定,这说明村委会是受县土地管理局的委托才作出处罚决定的,因此处罚决定应是以县土地管理局的名义作出的。所以,承担法律责任即作为被告的也应是县土地管理局。A项村干部属公民个人,而作为被告的行政主体必须是一个组织,首先排除;B项村委会是一个基层群众性组织,在本案中又未被授权,因而也不是行政主体,也予排除;D项县人民政府是有权确认土地使用权、颁发土地使用证书的机关,但不是有责令限期拆除权的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