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降低功率因数
B.稳定电网电压
C.改善用电质量
D.提高供电效率
第1题:
A.系统功率因数
B.系统频率
C.供电电压质量
D.供电可靠性
第2题:
调相机的主要用途是供给( )、改善功率因数、调整网络电压,对改善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起一定的作用。
A.有功功率;
B.无功功率;
C.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D.视在功率。
第3题:
第4题:
功率因数低有危害包括()。
A增加供电线路的电能损失,降低输电效率
B增加供电线路的电压损失,造成电压波动,影响供电质量
C降低发、供、用电设备的有效利用率
D供电企业为减少电能损失、提高电压质量而投入的投资成本加大
E功率因数低的企业会增加电费支出,加大生产成本
第5题:
线路上装设并联电抗器的作用是()。
第6题:
对用电企业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是提高电网功率因数的唯一方法。
第7题:
供用电合同中,供电质量条款对用电方的要求有()。
第8题:
同期调相机,不带任何机械负载,仅从电网上吸收少量的有功功补给本身的空载损耗。其主要用途是发出无功功率,提高电网功率因数,改善()质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第9题:
为了提高电网的(),可采用的措施是降低供电设备消耗的无功功率。
第10题:
为了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可采用的措施是()供电设备消耗的无功功率。
第11题:
高压集中补偿可降低电源侧输出线路无功功率和有功损耗;提高系统的()。
第12题:
电网;
电压;
频率;
以上都是。
第13题:
变压器并联运行的目的是( )。
A、提高电网功率因数
B、提高电网电压
C、电压比不相等
D、改善供电质量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变压器并行运行的目的是()
第17题:
降低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可提高()。
第18题:
并联电容器主要作用是()改善电压质量。
第19题:
配电自动化可以提高供电稳定性、改善供电质量、提升电网运营效率和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
第20题:
变压器并列运行的目的是()
第21题:
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可以()。
第22题:
采用降低供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可提高()。
第23题:
在用户的电费结算中,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办法》的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