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荷塘月色①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②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③,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④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 路上只我一个

题目
二荷塘月色①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②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③,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④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⑤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⑥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⑦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⑧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⑨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⑩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⑩,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 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 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 ,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

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①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②的季节。梁元帝③《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④;鹢首徐回,兼传羽杯⑤;擢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⑥。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⑦;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⑧。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⑨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⑩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辨析下列词的含义。


相似考题
更多“二荷塘月色①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析《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和结构特点。


    正确答案:本文以出门至荷塘小径,“背着手踱步”享受无边的荷香月色复又归家为行文线索,从空间顺序中表露内在的思绪。
    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篇的文眼,是深夜到荷塘的原因。
    二、三段先略写荷塘小径四周,着重写摆脱现实烦恼、追求刹那宁静的心境。
    四、五、六段写景,景由情定,“刹那安宁”的情绪,使笔下的荷塘景色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一种似诗如画的境界;景中寓情,反映的是摆脱了现实烦恼引起的“不宁静心情”而获得刹那安宁的心境。但是,“不宁静”心情又复而出现。
    第七段起,由蛙声的联想引发历史的联想。
    结构特点宁静而又不宁静,从空间顺序中表现内在的思绪,情景交融,正是本文行文线索和段落安排的特点,并使文章结构缜密细致。

  • 第2题:

    语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录入朱自清的散文并保存为Word文档,下列哪个选项符合老师的要求()。

    • A、背影.doc
    • B、荷塘月色.zip
    • C、背影.htm
    • D、荷塘月色.txt

    正确答案:A

  • 第3题:

    《荷塘月色》的作者是()。

    • A、郁达夫
    • B、朱自清
    • C、鲁迅
    • D、郭沫若

    正确答案:B

  • 第4题:

    《荷塘月色》的作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


    正确答案:朱自清

  • 第5题:

    单选题
    语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录入朱自清的散文并保存为Word文档,下列哪个选项符合老师的要求()。
    A

    背影.doc

    B

    荷塘月色.zip

    C

    背影.htm

    D

    荷塘月色.txt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荷塘月色》赏析。

    正确答案: 《荷塘月色》是作者写景文的代表作。它以空间的位移为线索,在由远及今、由近及远的写景中,水到渠成地表露情绪的变化。其意境之美,甚于诗画,取象之佳,堪称楷范,匠心所指,满篇生辉。全篇以我为中心,从“荷塘四周”写起,接着选取两组中心物象展开细致的描写,一个是荷叶、荷花,一个是月亮及月光。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像刚出浴的美人。”月亮是“满月”,月光则“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写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就在这如歌似画的情景中,“这几天心里”的“颇不宁静”似乎也得到了抚慰,一个人“独处的妙处”也尽在不言之中了,人生中大大小小的曲折、烦恼,也似乎被这“光与影”所组成的“和谐的旋律”冲淡了,消失了。作者就在自己精心构造的意境中,浓墨重彩地显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用各种新奇、绝妙的比喻、拟人、通感手法,尽情展现了自然的美,人情的善,生活的真意,真趣。然而,作者并没有一味驻足于荷塘及四周的景色,仅仅陶醉于眼前的景况之中,而是展开想象的翅膀,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飞向“江南”,回到古代,进一步将人生的意境拓展。
    在回忆江南“采莲”的旧俗中,品尝人生的“风流”与欢乐。这时,形形色色的景象不仅因灌注了人生的意识而形态鲜活,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而且因与作者心中的“不宁静”和“惦着江南”的意向相结合,在外在地表明人生快乐的同时,又内在地反衬出了现实生活的黑暗。所以,作者将眼前之景和“采莲”之俗写得越事情美超俗,将“独处的妙处”揭示得越是具体、充分,人生的意韵也就是越深沉,越旷远,越有力度。这既是这篇写景散文的艺术魅力之所在,也是朱自清散文的人生魅力之所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荷塘月色》赏析。


    正确答案: 《荷塘月色》是作者写景文的代表作。它以空间的位移为线索,在由远及今、由近及远的写景中,水到渠成地表露情绪的变化。其意境之美,甚于诗画,取象之佳,堪称楷范,匠心所指,满篇生辉。全篇以我为中心,从“荷塘四周”写起,接着选取两组中心物象展开细致的描写,一个是荷叶、荷花,一个是月亮及月光。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像刚出浴的美人。”月亮是“满月”,月光则“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写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就在这如歌似画的情景中,“这几天心里”的“颇不宁静”似乎也得到了抚慰,一个人“独处的妙处”也尽在不言之中了,人生中大大小小的曲折、烦恼,也似乎被这“光与影”所组成的“和谐的旋律”冲淡了,消失了。作者就在自己精心构造的意境中,浓墨重彩地显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用各种新奇、绝妙的比喻、拟人、通感手法,尽情展现了自然的美,人情的善,生活的真意,真趣。然而,作者并没有一味驻足于荷塘及四周的景色,仅仅陶醉于眼前的景况之中,而是展开想象的翅膀,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飞向“江南”,回到古代,进一步将人生的意境拓展。
    在回忆江南“采莲”的旧俗中,品尝人生的“风流”与欢乐。这时,形形色色的景象不仅因灌注了人生的意识而形态鲜活,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而且因与作者心中的“不宁静”和“惦着江南”的意向相结合,在外在地表明人生快乐的同时,又内在地反衬出了现实生活的黑暗。所以,作者将眼前之景和“采莲”之俗写得越事情美超俗,将“独处的妙处”揭示得越是具体、充分,人生的意韵也就是越深沉,越旷远,越有力度。这既是这篇写景散文的艺术魅力之所在,也是朱自清散文的人生魅力之所在。

  • 第8题:

    某位教师需要选取一段《荷塘月色》的背景音乐来辅助教学,以下哪些属于音频资源()

    • A、 荷塘月色.wav
    • B、 荷塘月色.mp3
    • C、 荷塘月色.wmf
    • D、 荷塘月色.wma

    正确答案:A,B,D

  • 第9题:

    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使用了()的修辞手段。

    • A、比喻
    • B、联想
    • C、排比
    • D、拟人

    正确答案:A,B,C,D

  • 第10题:

    试述朱自清《荷塘月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心情。


    正确答案:《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
    背景其时,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已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国共合作在北伐大革命大好局面被葬送,黑暗代替了光明。
    心情作者是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并受到社会主义影响的进步知识分子,目睹这种混乱黑暗局面,中国的前途渺茫难测,个人的理想前途渺茫,心情十分苦闷。他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投身革命,就退守精神家园以求解脱。而《荷塘月色》反映的恰是他为了摆脱现实烦恼,追求刹那安宁的心境。

  • 第11题:

    问答题
    以《背影》、《荷塘月色》为例,分析朱自清散文的风格特色。

    正确答案: 1.朱自清散文的最大特色是给人一种难以忘怀的亲切感。这种亲切感首先来自于作者的“立诚”意识。散文和诗歌一样可以言志载道、抒情述怀,但由于它摆脱了音韵格律之类的束缚,使得在直抒胸臆上更贴近真实的心境。朱自清的《背影》既没有深奥的哲理,更没有华赡的文词,却那么动人,却能使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原因在于作者是以最诚挚的态度抒写人生中平凡的一幕!“依我看这就是全部因为写的是真情、至情,是父子情深这样一个文学话题。
    通过洁净的文笔以绘态传神,揭示主旨,这是朱自清散文艺术的典型手法。作者写父亲的对话都很简短,只有四次,但话短情深。四句都集中在送别时,这些话可谓语语平常,再简朴不过了,但其中却是蕴含着千情万绪。
    2.自清散文的第二大特色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荷塘月色》是他抒情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作品中的景,重点自然是“荷塘月色”。作者以缜密细致的笔触,把“荷塘”和“月光”表现得出神入化。而作者的感情则完全融会在景物之中,手法高明,方式多样,有时甚至不着一点痕迹。这种不同于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是需要我们潜心观察,悉心体会的。
    3.朱自清散文的第三大特色便是文质并茂、富有情致。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长,构思更见匠心,《背影》的出奇制胜便是如此。《荷塘月色》意在写心中“颇不宁静”,一路写来却又处处见“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朱自清《荷塘月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心情。

    正确答案: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
    背景其时,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已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国共合作在北伐大革命大好局面被葬送,黑暗代替了光明。
    心情作者是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并受到社会主义影响的进步知识分子,目睹这种混乱黑暗局面,中国的前途渺茫难测,个人的理想前途渺茫,心情十分苦闷。他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投身革命,就退守精神家园以求解脱。而《荷塘月色》反映的恰是他为了摆脱现实烦恼,追求刹那安宁的心境。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