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个分子相距较远(此时分子力可以忽略),设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在这个过程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力总是对乙分子做正功,分子势能不断减小 B.乙分子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不断增大 C.先是乙分子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大;然后分子力对乙分子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 D.先是分子力对乙分子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然后乙分子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大

题目
甲、乙两个分子相距较远(此时分子力可以忽略),设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在这个过程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力总是对乙分子做正功,分子势能不断减小
B.乙分子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不断增大
C.先是乙分子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大;然后分子力对乙分子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
D.先是分子力对乙分子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然后乙分子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大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更多“甲、乙两个分子相距较远(此时分子力可以忽略),设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在这个过程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对乙享有10万元到期债权,乙对丙也享有10万元到期债权,三方书面约定,由丙直接向甲清偿。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丙可以向甲主张其对乙享有的抗辩权
    B:丙可以向甲主张乙对甲享有的抗辩权
    C:若丙不对甲清偿,甲可以要求乙清偿
    D:若乙对甲清偿,则构成代为清偿

    答案:A,B,D
    解析:
    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故丙可以向甲主张乙对甲享有的抗辩权,所以B项正确。同时丙可以向甲主张其对乙享有的抗辩权,所以A项正确。债务承担之后,原债务人乙脱离原债权债务关系,若丙不对甲清偿,甲也不能要求乙清偿。若乙对甲清偿,则构成代为清偿。故C项错误,D项正确。

  • 第2题:

    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承揽合同,并在合同中约定,关于合同的任何纠纷在合同履行地的仲裁机构仲裁。甲公司根据事先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但是甲、乙两公司对于合同履行地在何处发生争议。此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公司可以对仲裁机构重新达成补充协议
    B:甲、乙两公司不能再对仲裁机构重新达成补充协议
    C:即使甲、乙公司不能达成补充协议,原仲裁协议仍然有效
    D: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A
    解析:
    根据《仲裁法》第18条的规定: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所以本案中甲、乙两公司可以对仲裁机构达成补充协议,否则原仲裁协议无效。

  • 第3题:

    甲欠乙10万元,后乙通知甲将该债权转让给丙。甲接到该通知时,乙欠甲5万元,并且甲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本案中乙的债权转让对甲发生效力
    B.本案中乙的债权转让不对甲发生效力
    C.甲可以向乙主张抵销
    D.甲可以向丙主张抵销

    答案:A,D
    解析:
    根据《合同法》第八十条与第八十三条的规定,结合该案情况,乙通知甲后,该债权对甲产生效力,又因甲对乙有债权且甲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因此,选项A、D正确,选项B、C错误。综上,本题答案为:A、D。

  • 第4题:

    法院终审判决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工程款及利息,甲到期没有付款,乙申请法院执行。在执行过程中,甲、乙双方达成分期付款协议,但甲没有履行该协议。下列关于执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只能向法院另行起诉
    B.乙可以申请法院恢复执行
    C.该执行已经终结
    D.乙可以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答案:B
    解析:
    2019新版教材P341页
    《民事诉讼法》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中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强制执行。@##

  • 第5题:

    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等,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 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 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正确答案:B

  • 第6题:

    甲与乙两种液体放在一起,如果甲分子能够自由地在乙分子中间游动,那么甲乙两种液体能互溶。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已知在甲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A+G)/(T+C)=m,乙DNA分子中一条单链中的(A+T)/(G+C)=n,分别求甲、乙两DNA分子中各自的另一条链中对应的碱基比例分别为()。

    • A、m、1/n
    • B、1/m、n
    • C、m、1
    • D、1、n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假定将甲、乙两个同种植物的成熟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原生质层,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原生质层。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

    • 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 B、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随后乙细胞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 C、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随后甲细胞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 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甲在乙商店购买丙厂生产的啤酒,开启时发生爆炸导致甲受伤。经查明该爆炸是因丙厂违规使用酒瓶所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只能向乙商店索赔 

    B

    甲只能向丙厂索赔 

    C

    甲可以向乙商店或丙厂索赔 

    D

    乙商店赔偿甲损害后不能向丙厂追偿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等,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

    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C

    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D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可知,当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等时,气体的体积V与气体的物质的量n成正比,又因为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而甲、乙两种气体的质量相等,故甲气体的体积小于乙气体的体积,甲的物质的量小于乙的物质的量,故B正确,A、D不正确;因为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等,所以甲、乙两气体的摩尔体积也相等,故C也不正确。

  • 第11题:

    单选题
    法院终审判决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工程款及利息,甲到期没有付款,乙申请法院执行。在执行过程中,甲、乙双方达成分期付款协议,但甲没有履行该协议。下列关于执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乙可以向法院另行起诉

    B

    乙可以申请法院恢复执行

    C

    该执行已经终结

    D

    乙可以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正确答案: B
    解析:
    在执行过程中,甲、乙双方达成的分期付款协议,属于当事人自行达成和解协议。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或者反悔的,对方当事人只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按照原生效法律文书强制执行,即申请法院恢复执行。

  • 第12题:

    单选题
    两个分子从靠近得不能再靠近起,距离逐渐增大,直到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为止,在这一过程中分子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分子间的斥力逐渐减小

    B

    分子间的引力逐渐减小

    C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逐渐减小

    D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先是减小到零,然后增大到某一最大值,又减小到零


    正确答案: A
    解析: 当分子间距rr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继续增大时,分子力先增大,到某一最大值后,又逐渐减小至零。故选C。

  • 第13题:

    共用题干

    甲乙之间的贷款合同纠纷,经过法院判决,甲应向乙偿还10万元借款。甲没有依照判决的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乙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发现甲没有财产可供执行,但是查知甲对丙有一到期债权,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乙直接起诉丙,要求丙偿还对甲的到期债务
    B:乙向法院申请,由法院通知丙向乙履行债务
    C:甲不能提出对于丙的财产进行执行的申请
    D:如果丙也无力清偿,但是丙对丁有到期债权,此时,乙可以向丁要求履行债务

    答案:B
    解析:
    依据《民事诉讼法》第224、227条的规定,可知AB项正确,依据第239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一律为二年,D项错误。和解协议达成后,可以暂时停止执行程序,但并不能终结执行程序,故C项错误。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0条的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同时,根据《民诉意见》第266条的规定,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在执行中双方自愿达成的和解协议,对方当事人申请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人民法院应当恢复执行,但和解协议已履行的部分应当扣除。和解协议已经履行完毕的,人民法院不予恢复执行。李某已经支付的第一期付款5万元应该予以扣除,赵某只能向李某请求支付15万元,所以选项D错误。
    《民事诉讼法》第231条规定,执行担保中,被执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权执行被执行人的担保财产或者担保人的财产。注意,D项中所写的是“王某的财产”而不是“王某的担保财产”,这并不影响D项的正确性,因为被执行人的一切财产,除法律另有规定外,都可作为执行财产。
    参见《执行程序解释》第25、26条。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3条的规定,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确有错误,被人民法院撤销的,对已被执行的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责令取得财产的人返还;拒不返还的,强制执行。根据《民诉意见》第275条的规定,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执行完毕后,该法律文书被有关机关依法撤销的,经当事人申请,适用《民事诉讼法》第233条的规定。可见,执行回转的案件,应当重新立案,并适用执行程序的有关规定予以强制执行,而非直接强制返还。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民事诉讼法》第224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的执行法院,包括案件的第一审法院和与第一审法院同级的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法院,选项A是正确的。《民事诉讼法》第227条规定,案外人对执行标的异议的裁定不服的,如果是对作为执行标的的原判决、裁定不服的,可以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进行救济;如果是与作为执行标的的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选择提起诉讼进行救济,选项B正确。《执行问题规定》第87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和解协议合法有效并已履行完毕的,人民法院作执行结案处理。申请执行人与被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只有当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后,执行程序才终结。在和解协议履行期间,执行程序并未终结,人民法院不应作结案处理,选项C是错误的。申请执行的期限统一为2年,不因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为自然人或法人而不同,选项D是错误的。
    《执行程序解释》第32条。D项根据第32条,被执行人自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至当前财产发生变动的,应当对该变动情况进行报告,而本案乃二年前的财产变动,可以不予报告。
    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原理,乙不能直接起诉丙,所以选项A错误。根据《民诉意见》第300条的规定,被执行人不能清偿债务,但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的,人民法院可依申请执行人的申请,通知该第三人向申请执行人履行债务。该第三人对债务没有异议但又在通知指定的期限内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执行。所以选项B正确。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申请执行人也可以提出对第三人财产执行的申请,所以选项C错误。根据《执行问题规定》第68条的规定,在对第三人作出强制执行裁定后,第三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不得就第三人对他人享有的到期债权强制执行。所以选项D错误。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53条的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本案中王某未履行的是金钱义务,所以应当支付迟延履行利息而非迟延履行金。根据《民诉意见》第293条的规定,被执行人迟延履行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或迟延履行金自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履行期间届满的次日起计算。《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是指在按银行同期贷款最高利率计付的债务利息上增加一倍。本案中,王某应加倍支付迟延履行利息,而非三倍支付。第295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非金钱给付义务的,无论是否已给申请执行人造成损失,都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已经造成损失的,双倍补偿申请执行人已经受到的损失;没有造成损失的,迟延履行金可以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决定。

  • 第14题: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应当预见但没有预见山下有人,共同推下山上一块石头砸死丙,甲、乙成立共同犯罪
    B.甲明知乙犯故意杀人罪而为乙提供隐藏处所和财物,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C.交警甲故意为乙实施保险诈骗提供虚假鉴定结论,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D.公安人员甲向犯罪分子乙通风报信帮助其逃避处罚,甲、乙成立共同犯罪

    答案:C
    解析: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过失应分别认定为过失犯罪,而不构成共同犯罪。A选项说法错误。事前无通谋的窝藏、包庇行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行为,不成立共犯。B选项说法错误。交警甲属于保险事故的鉴定人,故意为乙实施保险诈骗提供虚假鉴定结论,属于帮助行为,甲、乙构成保险诈骗罪的共犯。C选项说法正确。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二人事前无通谋不以共犯论处。D选项说法错误。

  • 第15题:

    图甲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图甲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①②③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B.图乙分子可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
    C.图甲中②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①②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
    D.将图乙平展在水面上.a部分与水面接触

    答案:B
    解析:
    图甲中①是多糖,②是蛋白质,③是磷脂双分子层;图乙表示一个磷脂分子,A是磷脂分子亲水的头部,B是磷脂分子疏水的尾部。①②③构成细胞膜,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A正确。可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而不是磷脂分子,B错误。②(载体蛋白)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①②(糖蛋白)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C正确;a是磷脂分子亲水的头部,因此将磷脂分子平展在水面上,a部分与水面接触,D正确。

  • 第16题:

    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它们的温度和密度均相同,试根据甲、乙的摩尔质量(M)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甲)>M,则气体体积:V(甲)<V
    • B、若M(甲)<M,则气体的压强:p(甲)>p
    • C、若M(甲)>M,则气体的摩尔体积:V(甲)<V
    • D、若M(甲)<M,则的分子数:N(甲)<N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在CorelDRAW中,假如既可以将甲转换为乙,也可以将乙转换为甲,那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甲是段落文本,是曲线
    • B、甲是段落文本,乙是美术字文
    • C、甲是美术字文本,乙是曲线
    • D、甲是段落文本,乙是位图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甲在乙商店购买丙厂生产的啤酒,开启时啤酒发生爆炸导致甲受伤。经查明该爆炸是因丙厂违规使用旧酒瓶所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只能向乙商店索赔
    • B、甲只能向丙厂索赔
    • C、甲既可以向乙商店索赔也可以向丙厂索赔
    • D、乙商店赔偿甲损失后不能向丙厂追偿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甲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的A+C/G+T=0.8,乙DNA分子一条链中的A+T/G+C=1.25,那么甲、乙DNA分子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例分别是()

    • A、1.25和1.25
    • B、1.25和0.8
    • C、0.8和0.8
    • D、0.2和0.8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单选题
    已知在甲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A+G)/(T+C)=m,乙DNA分子中一条单链中的(A+T)/(G+C)=n,分别求甲、乙两DNA分子中各自的另一条链中对应的碱基比例分别为()。
    A

    m、1/n

    B

    1/m、n

    C

    m、1

    D

    1、n


    正确答案: A
    解析: 在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A=互补链中的T,同理一条链中的T、G、C=互补链中的A、C、G,所以在互补链中(A+G)/(T+C)=1/m,(A+T)/(G+C)=n,B正确。

  • 第21题:

    单选题
    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它们的温度和密度均相同,试根据甲、乙的摩尔质量(M)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M(甲)>M,则气体体积:V(甲)<V

    B

    若M(甲)<M,则气体的压强:p(甲)>p

    C

    若M(甲)>M,则气体的摩尔体积:V(甲)<V

    D

    若M(甲)<M,则的分子数:N(甲)<N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等质量、等密度的甲、乙两种气体,根据ρ=m/V可知气体的体积相等,A错误;B项,若M(甲)n,由pV=nRT可知,气体的压强:p(甲)>p,B正确;C项,根据n=m/M,若M(甲)>M,则气体的物质的量:n(甲)V,故C错误;D项,根据n=m/M,若M(甲)N,故D错误;故选B。

  • 第22题:

    单选题
    甲向乙订购了200斤猪肉,约定违约金为500元,随后甲向乙交付了定金300元。但因为各种原因,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乙不能按时向甲交付猪肉,此时甲可以()。
    A

    仅能要求乙返还定金300元

    B

    仅能要求乙支付违约金500元

    C

    可以要求乙返还300元定金,并支付500元违约金

    D

    可以要求乙退还双倍定金600元,并支付500元违约金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王某是甲商业银行的信贷人员,王某的丈夫李某在乙公司任总经理,乙公司向甲银行申请贷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银行不得向乙公司发放贷款

    B

    甲银行不得向乙公司发放信用贷款

    C

    甲银行不得向乙公司发放担保贷款

    D

    甲银行可以自由向乙公司发放贷款


    正确答案: C
    解析:
    《商业银行法》第40条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前款所称关系人是指:①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信贷业务人员及其近亲属;②前项所列人员投资或者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