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黎格曼在一项研究中让参加实验的工人用力拉绳子并测拉力,实验包括三种情境一个工人单独拉。人一组一起拉,八人一组一起拉。结果发现一个工人单独拉时,人均拉力为63千克三人一起拉时,人均拉力为53千克;八人一起拉时,人均拉力只有31千克,还不到一个人单独拉时的一半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可以采取的方法有A.控制团体规模B.向员工提供更多的技术手段C.单独衡量团体中每个人的贡献D.让团体成员感觉到自己工作对团体的重要性

题目
心理学家黎格曼在一项研究中让参加实验的工人用力拉绳子并测拉力,实验包括三种情境一个工人单独拉。人一组一起拉,八人一组一起拉。结果发现一个工人单独拉时,人均拉力为63千克三人一起拉时,人均拉力为53千克;八人一起拉时,人均拉力只有31千克,还不到一个人单独拉时的一半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A.控制团体规模

B.向员工提供更多的技术手段

C.单独衡量团体中每个人的贡献

D.让团体成员感觉到自己工作对团体的重要性

相似考题
更多“心理学家黎格曼在一项研究中让参加实验的工人用力拉绳子并测拉力,实验包括三种情境一个工人单独拉。人一组一起拉,八人一组一起拉。结果发现一个工人单独拉时,人均拉力为63千克三人一起拉时,人均拉力为53千克;八人一起拉时,人均拉力只有31千克,还不到一个人单独拉时的一半 ”相关问题
  • 第1题:

    心理学家黎格曼在一项研究中让参加实验的工人用力拉绳子并测拉力,实验包括三种情境一个工人单独拉。人一组一起拉,八人一组一起拉。结果发现一个工人单独拉时,人均拉力为63千克三人一起拉时,人均拉力为53千克;八人一起拉时,人均拉力只有31千克,还不到一个人单独拉时的一半
    黎格曼实验中发现的这种现象称为()


    A.社会信念

    B.社会促进

    C.社会懈怠

    D.社会顺从

    答案:C
    解析:
    个体在团体中工作不如单独工作那样努力,团体的规模越大,每个人付出的努力相对越小,这种个体在组织中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叫作社会懈怠

  • 第2题:

    心理学家黎格曼在一项研究中让参加实验的工人用力拉绳子并测拉力,实验包括三种情境一个工人单独拉。人一组一起拉,八人一组一起拉。结果发现一个工人单独拉时,人均拉力为63千克三人一起拉时,人均拉力为53千克;八人一起拉时,人均拉力只有31千克,还不到一个人单独拉时的一半
    这种现象造成的后果包括()


    A.导致员工降低努力程度,从而使得工作效率下降

    B.导致团体成员之间产生矛盾

    C.导致本来工作很努力的成员也降低努力程度

    D.导致个别成员承担更多的工作

    答案:A,C
    解析:
    在组织中,社会懈怠会导致员工降低努力程度,从而使得工作效率下降。更严 重的是,社会懈怠可以传染,个别成员的懈怠将导致本来工作很努力的成员觉得吃亏,从而也降低努力程度。

  • 第3题:


    A.①杆受拉,拉力1/2
    B.
    C.①杆受拉,拉力为1
    D.②杆受压,压力为1/2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拉弯机拉弯时,导致拉弯件圆弧半径超差的主要因素是()等。

    • A、拉弯机预拉力
    • B、模具的高度
    • C、拉弯机拉弯力
    • D、模具回弹角

    正确答案:A,C,D

  • 第5题:

    关于点支承玻璃幕墙张拉杆、拉索体系施工,符合技术要求的有()。

    • A、拉杆与端杆应采用焊接连接
    • B、拉杆、拉索实际施加的预拉力应考虑施工温度的影响
    • C、施加预拉力应以张拉力的150%为控制量
    • D、拉索下料前应进行调直预张拉,张拉力取破断拉力的50%
    • E、拉索不应采用焊接,可采用冷挤压锚具连接

    正确答案:B,D,E

  • 第6题:

    对钢丝绳做拉伸实验时,把钢丝绳拉断的拉力称为钢丝绳的()。

    • A、破断拉力
    • B、拉应力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张拉控制应力是指张拉钢筋时,总张拉力除以()得出的应力值。


    正确答案: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

  • 第8题:

    点支式玻璃幕墙拉杆和拉索体系预拉力的控制、预拉力损失、预拉力张拉的要求。


    正确答案:拉索(杆)桁架的架设必须首先安装支座结构,把已经按标准长度准备好的索桁架就位,调到规定的初始位置并安上锚具初步固定,然后按规定的顺序进行预应力张拉,张拉过程要随时监测索系列的位置变化,必要时在征得设计人员同意后做适当调整,使整个拉索(杆)点驳接玻璃幕墙完成时达到预定位置。为使预应力均匀分布,双层索(承重索、稳定索)要同时张拉,最理想方案全部预应力分三个循环。第一个循环完成预应力的50%,第二=三个循环各完成25%,三个循环张拉完成达到100%的预应力,为使钢爪支座标高的变化控制在尽量小的范围,这种轮番张拉使张拉完成后,索的形状基本不变。

  • 第9题:

    判断题
    平皮带需要预拉时,预拉力一般应为工作拉力的1.5-2倍,预拉持续时间应约为24小时。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Dashiell发现,当人们一起拉绳子时,平均的拉力比一个人单独拉的时候要小,这反应()心理学现象。
    A

    从众

    B

    社会促进

    C

    顺从

    D

    社会惰化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张拉控制应力是指张拉钢筋时,总张拉力除以()得出的应力值。

    正确答案: 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点支式玻璃幕墙拉杆和拉索体系预拉力的控制、预拉力损失、预拉力张拉的要求。

    正确答案: 拉索(杆)桁架的架设必须首先安装支座结构,把已经按标准长度准备好的索桁架就位,调到规定的初始位置并安上锚具初步固定,然后按规定的顺序进行预应力张拉,张拉过程要随时监测索系列的位置变化,必要时在征得设计人员同意后做适当调整,使整个拉索(杆)点驳接玻璃幕墙完成时达到预定位置。为使预应力均匀分布,双层索(承重索、稳定索)要同时张拉,最理想方案全部预应力分三个循环。第一个循环完成预应力的50%,第二=三个循环各完成25%,三个循环张拉完成达到100%的预应力,为使钢爪支座标高的变化控制在尽量小的范围,这种轮番张拉使张拉完成后,索的形状基本不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心理学家黎格曼在一项研究中让参加实验的工人用力拉绳子并测拉力,实验包括三种情境一个工人单独拉。人一组一起拉,八人一组一起拉。结果发现一个工人单独拉时,人均拉力为63千克三人一起拉时,人均拉力为53千克;八人一起拉时,人均拉力只有31千克,还不到一个人单独拉时的一半
    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现象的发生和团体规模有关

    B.在我围改革开放以前,这种现象在组织中普遍存在

    C.这种现象发生时,个体的成绩通常是被单独计算的

    D.团体中的责任分担是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之

    答案:A,B,D
    解析:
    错误的是选项C,团体工作导致“责任分散”,团体成员认为自己的努力是不重要的,不是必不可少的,自己的努力与团队的绩效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

  • 第14题:


    A.①杆受拉,拉力为1/2
    B.②杆受压,压力为l
    C.①杆受拉,拉力为l
    D.②杆受压,压力为1/2

    答案:C
    解析:
    用节点的平衡条件得出。

  • 第15题:

    拉弯工艺参数()等,直接影响到拉弯件成形质量。

    • A、拉弯力
    • B、工件的变形量
    • C、预拉力
    • D、补拉力

    正确答案:A,B,C,D

  • 第16题:

    小偏心受拉构件破坏时全截面受拉,拉力仅有()承受。


    正确答案:钢筋

  • 第17题:

    简述点支式玻璃幕墙拉杆和拉索体系预拉力的控制、预拉力损失、预拉力张拉的要求。


    正确答案:拉索(杆)桁架的架设必须首先安装支座结构,把已经按标准长度准备好的索桁架就位,调到规定的初始位置并安上锚具初步固定,然后按规定的顺序进行预应力张拉,张拉过程要随时监测索系列的位置变化,必要时在征得设计人员同意后做适当调整,使整个拉索(杆)点驳接玻璃幕墙完成时达到预定位置。为使预应力均匀分布,双层索(承重索、稳定索)要同时张拉,最理想方案全部预应力分三个循环。第一个循环完成预应力的50%,第二、三个循环各完成25%,三个循环张拉完成达到100%的预应力,为使钢爪支座标高的变化控制在尽量小的范围,这种轮番张拉使张拉完成后,索的形状基本不变。

  • 第18题:

    Dashiell发现,当人们一起拉绳子时,平均的拉力比一个人单独拉的时候要小,这反应()心理学现象。

    • A、从众
    • B、社会促进
    • C、顺从
    • D、社会惰化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平皮带需要预拉时,预拉力一般应为工作拉力的1.5-2倍,预拉持续时间应约为24小时。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单选题
    对于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2016年真题]
    A

    如果ξ>ξb,说明是小偏心受拉破坏

    B

    小偏心受拉构件破坏时,构件拉力全部由受拉钢筋承担

    C

    大偏心受拉构件存在局部受压区

    D

    大小偏心受拉构件的判断依据是构件拉力的作用位置


    正确答案: D
    解析:
    当ξ≤ξb时,属受拉破坏,即大偏心受压构件(取等号时为界限破坏);当ξ>ξb时,属受压破坏,即小偏心受压构件。大偏心构件是指当轴力的偏心距较大时,试件受力后截面部分受拉、部分受压的情况。大偏心构件破坏是以受拉钢筋先屈服为特征的,破坏时受拉钢筋应力首先达到受拉屈服强度,随着变形的继续发展,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而被压碎,构件发生破坏,此时受压钢筋应力一般也达到受压屈服强度。小偏心构件是指当偏心距很小时,构件整个截面都受压但应力不均匀,靠近轴力一侧的压应力大,混凝土先被压碎,同侧的受压钢筋应力也达到受压屈服强度,而远离轴力一侧的混凝土可能没有压碎,同侧的钢筋一般情况未屈服。小偏心构件破坏时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受拉钢筋应力未达到受拉屈服强度,构件拉力全部由受拉钢筋承担。大小偏心受拉构件的判断依据是构件拉力的作用位置,与截面相对受压区计算高度无关。

  • 第21题:

    填空题
    小偏心受拉构件破坏时全截面受拉,拉力仅有()承受。

    正确答案: 钢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为消除分批张拉预应力钢筋造成的预应力损失,可采用的措施有()
    A

    采用同一张拉值,逐根复位补足;

    B

    采用同一张拉值,在设计中扣除弹性压缩平均值;

    C

    统一提高张拉力,即在张拉力中增加弹性压缩最大值;

    D

    对重要构件,采用分阶段建立张拉力;

    E

    分批在张拉控制应力基础上增加后批张拉时在已张拉钢筋处产生的应力损失值。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点支式玻璃幕墙拉杆和拉索体系预拉力的控制、预拉力损失、预拉力张拉的要求。

    正确答案: 拉索(杆)桁架的架设必须首先安装支座结构,把已经按标准长度准备好的索桁架就位,调到规定的初始位置并安上锚具初步固定,然后按规定的顺序进行预应力张拉,张拉过程要随时监测索系列的位置变化,必要时在征得设计人员同意后做适当调整,使整个拉索(杆)点驳接玻璃幕墙完成时达到预定位置。为使预应力均匀分布,双层索(承重索、稳定索)要同时张拉,最理想方案全部预应力分三个循环。第一个循环完成预应力的50%,第二、三个循环各完成25%,三个循环张拉完成达到100%的预应力,为使钢爪支座标高的变化控制在尽量小的范围,这种轮番张拉使张拉完成后,索的形状基本不变。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