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①氧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液氮;④空气中0.03%的稀有气体;⑤二氧化碳;⑥洁净的空气。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请选出一种混合物并说明其中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

下列物质:①氧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液氮;④空气中0.03%的稀有气体;

⑤二氧化碳;⑥洁净的空气。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请选出一种

混合物并说明其中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物质:①氧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液氮;④空气中0.03%的稀有气体;⑤二氧化碳;⑥洁净 ”相关问题
  • 第1题:

    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所占的比例最大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正确答案:B
    B [解析]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它主要由78%的氮气、21%氧气、还有许多稀有气体和杂质组成的混合物。空气的成分不是固定的,随着高度的改变、气压的改变,空气的组成比例也会改变。所以体积分数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氮气,本题选B。

  • 第2题:

    下列物质的含量会影响空气质量指数的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臭氧
    D.稀有气体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参与空气质量指数日报、实时报数据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2.5、PM10、臭氧、一氧化碳等。臭氧属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指标之一。国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提出,人在一个小时内可接受臭氧的极限浓度是260μg/m3。在320μg/m3臭氧环境中活动1小时就会引起咳嗽、呼吸困难及肺功能下降。臭氧还能参与生物体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氨基及其他蛋白质反应,使长时间直接接触高浓度臭氧的人出现疲乏、咳嗽、胸闷胸痛、皮肤起皱、恶心头痛、脉搏加速、记忆力衰退、视力下降等症状。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 第3题:

    土壤中的气体状态物质是()

    A土壤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还原性气体


    A

  • 第4题:

    选择题

    (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汽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汽水                C.液态氮                   D.水泥砂浆


    B C

  • 第5题:

    材料:
    在学习心肺复苏实验前.教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小测验,其中的3道判断题如下:
    1.人体呼吸时吸入肺的气体是氧气,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在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氧气高。
    3.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氧气的含量低。
    这3道题的答对率依次为:29%、19%、92%。
    问题:
    (1)上述测验结果说明学生存在哪些主要错误概念?
    (2)分析学生对相关概念有哪些理解偏差会导致如上错误概念。


    答案:
    解析:
    (1)上述测验结果中前两道题目的正确率明显低于第3道题目。说明学生对于前两道题目涉及的概念存在错误理解。 第一个错误理解是呼吸时吸人的气体成分、呼出的气体成分:
    第二个错误理解是在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大小关系:
    第三个是与空气相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大小关系。
    (2)对于第1题,应判定为错误,而大部分学生认为呼吸时吸入的气体只有氧气.呼出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吸入的气体是空气,呼出的气体也是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的混合气体。
    对于第2题,应判定为错误,而大部分学生认为在人体呼出气体时,呼出的二氧化碳含量比氧气高。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主要利用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但吸入的空气中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含量在1%以下,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仍占l6%左右,二氧化碳约占4%,含量比氧气低。
    对于第3题,应判定为正确,而少数学生认为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低,氧气含量高.对于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多少、呼出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多少不清楚。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呼出的氧气含量比空气中氧气含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