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太祖常劝以读书 以:用,拿
B.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而:表假设,如果
C.及小白立为桓公 及:等到
D.鲍叔遂进管仲 遂:于是,就
第1题:
下列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①乃召绰,告之以事,绰即为量定
②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才 ③以海内未平
④遂留绰至夜,问以政道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第2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与文中画线句“愿以十金易焉”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必以分人
C.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D.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第3题: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2分)
(1)仓鹰击于殿上
(2)徒以有先生也
第4题:
【古文阅读】
(甲)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选自《宋史?赵普传》)
(乙)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普少习吏事 习:
(2)每归私第 第:
(3)家人发箧视之 发:
(4)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游: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下列关于国学管理的智慧表述错误的是()
第8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用本义的是()
第9题:
狄人归其[元],面如生。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
故不能推车而[及]。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第10题:
以道法自然为相,以五伦五常为体,以和谐共赢为用
经世治用之学,惠利群生之教,内圣外王之道
外儒内法,外圆内方
上善若水,和光同尘,无为而治,不争而胜
第11题: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传:chuán,流传
作《师说》以贻之 贻:dài,赠送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读:dòu,句中的停顿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谀:yú,阿谀,奉承
第12题:
以认识世界为己任
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科学性
重视实践、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第13题:
下列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①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②黑子以览等为亲已,而反努允日
③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 ④黑子以不实对,竟为世祖所疏,终获罪戮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第14题: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怀怒未发 野芳发而幽香
B.天下缟素 吴广素爱人
C.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君臣吏民能面刺寡之之过者
D.以大易小 扶苏以数谏故
第15题:
⒙下列句中加点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父没,或劝之仕
B.卒供役而还
C.故患有所不辟也
D.万钟则下辩礼义而受之
第16题: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意动用法的是( )
A.左右皆笑之,以告。
B.冯谖客孟尝君。
C.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D.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下列句子中的虚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第20题:
教师职业荣誉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第21题:
赵普在陈桥驿和太宗(晋王)及诸将一起拥戴宋太祖做了皇帝,因辅佐有功被任命为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等官职。
赵普为臣十分谨慎,退朝后在家时,也不敢穿便服,害怕皇上一旦到自己家来而失礼,而宋太祖对他们夫妇也很亲近随便。
在是否先攻打太原一事上,显示了赵普的思虑深远,但从多次谈论太祖做皇帝前二人交往的一些不足之事来看,又显得不够豁达。
赵普性格沉稳有城府,虽说爱嫉妒别人,但能以天下为己任。这从他关门读《论语》,临朝断案、抗颜迁官等事中就可以看出。
第22题:
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以:連詞
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之:連詞
夫徒處而致利,安坐而廣地。夫:語氣詞
迷於言,惑於語:被各種言論迷惑。於,介詞
第23题: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而吾以捕蛇独存
杀之以应陈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