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四方之士掉首不敢南顾,越无人矣。
第1题:
(二)阅读下面的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上①令封德彝②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③,岂借才于异④代乎?正⑤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封德彝:人名。③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④异:其他的。⑤正:只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策之不以其道 策:
(2)正患己不能知 患:
第2题:
下列句子含有代词“之”的句子有()
A、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爱共叔段,欲立之。
D、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第3题: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题: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第5题: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2分)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第6题: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分)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2分)
第7题: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骈死于槽枥之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 策之不以其道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怅恨久之
D. 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如土石何
第8题: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第9题: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第10题:
下列句子中的“之”字是代词的有()。
第11题:
第12题: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敢问何谓也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第13题:
用现形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第14题:
下列句子中含有代词“之”字的有()。
A、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
B、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C、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D、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第15题:
请将文中红色字的句子“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第16题: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第17题:
(四)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17~19题。(共12分)
甲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
勾践宴群臣,而言吴王夫差之亡也以杀子胥故。群臣未应,大夫子余起而言曰:“臣尝之东海矣,东海之若游于青渚,介鳞之属以班见①。见夔②出,鳖延颈而笑,夔曰:’尔何笑?’鳖曰:‘吾笑尔之跷跃③,而忧尔之踣也。’夔曰:‘我之跷跃不犹尔之跛行乎?且我之用一,而尔用四,四犹不尔持也,而笑我乎?故跂④之则伤其足,曳⑤之则毁其腹,终日匍匐,所行几许。尔胡不自忧而忧我也?’今王杀大夫种⑥,而走范蠡⑦,四方之士掉首不敢南顾,越无人矣。臣恐诸侯之笑王者在后也。’王默然。
(刘基《郁离子》)
注释:①以班见:按照等级依次拜见。②夔:kúi,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似龙,一足。③跷跃:用一只脚跳跃。④跂:踮起脚尖。⑤曳:拖,牵引。⑥大夫种:越国大夫文种,功臣,助勾践灭吴。后勾践听信谗言,令其自杀。⑦走范蠡:逼走范蠡。范蠡,越国大夫,助勾践灭吴,后为避祸而隐居江湖。
解释下列短语。(4分)
(1)外见:_________________。
(2)通其意:_________________。
(3)介鳞之属:_________________。
(4)延颈而笑:_________________。
(5)所行几许:_________________。
第18题:
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13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④。”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⑤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
【注】①比:副词,接连地。②还:通“环”,环绕。③朝:早晨。
④贾:价钱。 ⑤一旦:一天。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才美不外见 见:
(2)去而顾之 顾:
第19题: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7~10题。(8分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执策而临之 ②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B.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人不知而不愠
C.①初不甚疾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①帝称善 ②京中有善口技者
第20题:
第21题:
下列例句中,不属于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第22题: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爱共叔段,欲立之。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第23题:
秉国之均,四方是维
微斯人,吾谁与归
父母唯其疾之忧
彼且奚适也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