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媵人持汤(热水)沃灌 菊之爱,陶后鲜(少)有闻
B.果如鹤唳(鸟鸣)云端 子墨子曰:“胡不见(看见)我于王?”
C.食(吃)之不能尽其材 但(但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先帝不以臣卑鄙(下流) 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
第1题: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第2题:
下面句中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诲女知之乎(女儿)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飞奔的马)
B.哥妻之美我者(认为……美) 遂用猖蹶(失败)
C.马无故亡而入胡(死亡) 卷卷有爷名(父亲)
D.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牙那样) 若为佣耕(如果)
第3题:
指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今安在(哪里)
B.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C.躬耕于南阳(身体弯曲)
D. 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第4题:
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媵人持汤沃灌 汤: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
第5题: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意动用法的是( )
A.左右皆笑之,以告。
B.冯谖客孟尝君。
C.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D.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至舍,(),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第11题:
“使秋水多,得有所休息”中对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第12题:
第13题:
(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19~23题。(15分)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请用“/”标示下列语句的句中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媵 人 持 汤 沃 灌
(2)腰 白 玉 之 环
第14题: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15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加点的字。(4分)
(1)可爱者甚蕃 蕃
(2)濯清涟而不妖 濯
(3)不蔓不枝 枝
(4)陶后鲜有闻 鲜
第15题: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
⑵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汉阴:
⑶杂然相许 许:
⑷操蛇之神闻之 操:
第16题: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援疑质理( )
②礼愈至( )
③持汤沃灌( )
④同舍生皆被绮绣( )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
第23题:
翻译: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